我们生下来从孩童到长大成人都依赖父母和师长。我们能有今日都是由于他们的抚养教育,他们对我们恩重如山。
无尽的感恩
阿姜摩诃布瓦和弟子们继续在卉晒村附近生活和修行好几年,美琪乔透过神通总是知道他们的动向,不管是离开或者到来,都能反映在她的意念之中。一九五三年雨安居结束后,阿姜摩诃布瓦在禅修中见到一个征兆,在禅相中他腾空而起,停在空中对一大群信众弘法。他往下看时见到自己年迈的母亲正在向他顶礼,然后忧郁地凝视他的眼睛,请他不要忘记她,似乎在说“你不再回来吗?”。出定之后,阿姜摩诃布瓦思维禅相的意义,领悟到这是一个明显的征兆,是时候回去度化母亲修道。深深感恩于她为他作出的牺牲,他决定回家乡剃度六十岁的老母出家为美琪,希望她有生之年能尽量修学佛法。于是他立即寄一封信给她,要她准备剃度。
阿姜摩诃布瓦要求美琪乔跟随他一起回乡,他认为在母亲修行起步的阶段,美琪乔能引导她,陪伴她,是个理想的道侣。由于阿姜摩诃布瓦引导她成就道业,美琪乔对他有大信心,一心要报答他的恩德,因此答应了要求,和另外两位女尼跟随阿姜摩诃布瓦一行人长途跋涉去邦塔村。
阿姜摩诃布瓦出生地在乌隆府,距离卉晒村几百英里。他们抵达邦塔时,他母亲已经迫不及待要过新生活了,他们马上准备她的剃度事宜。考虑到她年纪太大,不适合一起在森林里行脚,阿姜摩诃布瓦打算物色村子附近的地段建森林道场。他舅舅联合朋友提出要供养一块离村子南部一英里远,七十英亩的地时,他接受了请求。他决定在此安顿下来,开山建一座男女出家众皆可宁静修行的道场,于是指示信众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简单的大殿以及供出家人住的小茅舍。
建设道场期间,阿姜摩诃布瓦带着他的老美琪母亲、美琪乔和一群比丘前往东南部,遥远的竹尖汶府。他们歇脚的地点是海边,有许多渔民和果农。他们在这里度一九五四年的雨季,可是期间出了变故,使他们匆促离开。首先美琪乔和老美琪受不了潮湿的气候,也吃不惯当地食物,这里的食物不像东北地区乡下清淡的饭菜。不久,老美琪生病,病因不明,到雨季结束时,病情恶化成渐次性麻痹,行动严重不便。阿姜摩诃布瓦决定尽快陪伴她回老家医病。
回到邦塔时,森林地区新道场的大殿和茅舍已经建好,等着他们的归来。
美琪乔善于辨别森林里各种花草树木的疗效,精于用土方医病。一回到新道场,她马上到附近的森林寻找根茎等草药,拿回来医治老美琪。她细心调理师父的母亲,根据病情变化更换药方。经过美琪乔的草药治疗和照顾,老美琪的病情慢慢好转,开始恢复日常活动。经过长达近三年的康复期,手脚才完全痊愈。
开山最初几年,邦塔寺的生活贫困异常,各种必需品都极为匮乏。美琪乔她们把覆盖尸体之后抛弃的布拿来缝制衣服,用村民给寺院的稻秆填枕头,裁剪旧轮胎制作拖鞋。食物大多数时候只有白米饭,没什么菜肴,只够勉强凑合着过日子。每次回忆起邦塔寺草创期间这段艰苦岁月,美琪乔总是不胜唏嘘。
从一九六〇开始,外面世界给森林佛教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大规模砍伐活动使得森林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僧人活动的空间缩减,最后被迫放弃行脚山野的生活方式,从此改变了森林佛教的传统。
邦塔寺以道场的模式延续阿姜曼的法脉,让男女二众过出离、持戒精严、密集禅修的梵行生活,正好因应修行环境的改变,站在时代前沿。阿姜摩诃布瓦凭着自身的摄受力和率直的个性,成为凝聚森林僧同道的中流砥柱,使阿姜曼的宗风得以流传后世。他以圆满的智慧和精彩的文笔呈现阿姜曼的生平事迹和教法,让更多的人知晓。很快的,四方修道者云集阿姜摩诃布瓦座下,希望得到真正明师的指点,邦塔寺也逐渐声名远播,蔚为禅修重镇。
在这过程中,美琪乔掩盖在师父的盛名之下,依旧用她简单朴素的语言,默默地教导前来参学的女众。
老美琪的身体转好之后,美琪乔指导她潜心禅修,勉励她以细水长流的心态、循序渐进的方法精进用功,以此打下稳固的根基。她告诉老美琪:修行进度主要胥视过去累积的福德资粮,还有当前下多少工夫坐禅和行禅。只要不断地持戒不起恶念,心会慢慢澄净下来,对事物的了解越来越清楚。随着修行的深入,行者将领悟到一切唯心造。我们眼睛看到色相,耳朵听到声音,鼻子嗅到气味,舌头尝到味道,身体感到接触,意识感受到情绪,然而是心觉知这一切。心知道它们,思考它们,把它们当作是坚固真实的东西。透过修习任运自在的觉知和智慧,就可以看到心行的本来面目:变迁不息、没有实体,跟苦紧密相连。
没有好好专注的话,心会被烦恼牵着鼻子走,被它强大的冲动制服,在行者意识到问题之前,欲望、贪嗔痴就已经掌控大局,破坏正念。美琪乔引导老美琪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学习辨认出烦恼的动静,保护心不让它失念。
美琪乔以睿智的谈话和鼓励激发老美琪的道心,同时指引她正确的道路。几年禅修下来,老美琪打下了坚固的基础。美琪乔一九六七年离开邦塔寺时,老美琪已经在她的指导下安住在佛陀的圣道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