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入門 劉克雄教授主講 (第十九集) 2015/8/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6-181-0019
教授:同學們翻開二百五十九頁,「衛」這個字,樹師你讀一遍:
學生讀誦:衛ㄨㄟ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衛指保衛國家。甲文合「囗」及四個「」會意,「囗」表示國土,士兵四邊駐守邊疆,保衛國家,捍衛領土。金文尤其形象。小篆是從甲文、金文訛變而來。
備註:《說文》:「宿衞也。从韋帀行。行,列也。」
典籍所見:(1)保護、防守。《國語.齊語》:「築五鹿、中牟、蓋興、牡丘,以衛諸夏之地。」(2)擔任防護工作的人。《左傳.文公七年》:「文公之入也無衛。」
常用詞:守衛,防衛,保家衛國。
板書:
教授:甲文、金文有很形象。這個是在金文裡面可以看到,它這個腳印向上、向下有的不甚一樣,可以這個腳印向下,可以這個腳印向右,為什麼?在那巡守的時候,他總不是一個固定的方向。然後演變到這個金文:
板書:
就是我們書上印的有,上下還看得出是腳印,這邊它就字形演變得多一些了。看我們甲文,第一個:
板書:
這中間有的也是一樣有個囗字,外面這個代表宮廷它的街道,代表街道。從這個衛:
板書:
左邊的腳(彳),右邊的腳(亍),現在我們讀它為彳、亍,合起來「行」。彳、亍,在漢代古詩裡面用另外兩個字:
板書:躑躕
「執手野踟躕」。其實這兩個字(踟躕)就是這兩個字(彳亍),它(踟躕)就是這兩個(彳亍),左腳、右腳小步的走。上次我們說過古無舌上音,彳、亍,現在讀起來都是舌上音,捲舌,彳、亍。錢大昕說古代沒有舌上音,也就是現在凡讀舌上音的,古音一定是舌頭音;舌頭音是ㄉ、ㄊ這些音。在閩南音裡面,(彳亍)這兩個音還讀ㄊㄧˋ、ㄊㄡˊ。在台灣你會常常聽到,我們來踢投(ㄊㄧˋㄊㄡˊ),到哪去玩一玩,就這兩個字(彳亍)。上次好像我也提過,曾經有一個外省籍的朋友到台灣,看到很多人穿著木屐在街上踢踢躂躂的走,因此,他就認為ㄊㄧˋㄊㄡˊ,口頭上常常聽到的,他就說ㄊㄧˋㄊㄡˊ就是木屐在街上踢踢躂躂的聲音。不是的,它實際上很古的音,ㄊㄧˋㄊㄡˊ,彳亍。接下來看,「或」:
學生讀誦:或ㄏㄨㄛ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或指國家。合「囗」、「戈」、「一」會意,「囗」表示範圍,「一」表示土地,「戈」是兵器。執干戈以衛社稷,表示武力。後來由許多小「或」合成大國,所以在或字外面再加一個大的「囗」,成為國家的國字。
備註:《說文》:「邦也。从囗,戈以守其一。一,地也。」段註:「蓋或國在周時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
教授:注意,《段註》說什麼?「或」、「國」這兩個字在周代是古今字。它說,古文國家的「國」就是這個「或」字。好,接下來讀:
學生讀誦:典籍所見:(1)也許。《史記.封禪書》:「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2)表示選擇或列舉。《新唐書.魏徵傳》:「今之刑賞,或由喜怒,或出好惡。」(3)泛指人或事物。《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常用詞:或者,或許,不可或缺。
板書:
教授:同學們看甲文,最早囗代表土地;戈兵器。就是「執干戈以衛社稷」,保衛國家。這就是最古國家的國字。《段註》都說得很明白,周當時「或」與「國」已經是古今字。由甲文到金文,筆畫變化最多是底下加了一橫。這一橫演變到小篆,許慎《說文》怎麼說的?「从囗,戈以守其一。」又解釋:「一,地也。」根據許慎這麼說,那個「一」還不是成文的一、二、三的一,它是泛指土地。這是因為從甲文變到金文,再變化到小篆,有這種形體(一)。許慎他只見到小篆,所以就說它是從囗,從戈,又從一,又說明一是地,就指國家的國。實際我們理解這一橫(一),在甲文有嗎?沒有。這是怎麼樣訛變的?文字會有時多一筆、少一筆,我們就無可追究到底為什麼金文這裡會多一筆,為什麼上面又多一筆,這我們就不可詳究它了。了解到小篆這一橫是由於金文演變過來。因此,看到甲文()就很清楚明白,囗代表土地這個範圍,這塊土地是我的,我要派人巡守,拿著兵器。所以這就是以前最早時候國家的國字。然後,以前國不是很大的地方,可能是部落,某個部落種種因素,譬如可以武力,也可能是它的文化高於左右鄰近的部落,所以左右鄰近的部落自然的歸化、歸附於它。因為許多小的國歸附它了以後,就變成一個大的國,所以又加了一個框框:
板書:
就是我們現在用的:
板書:國
國家的國,最早只是「或」。看下一個字,「男」:
學生讀誦:男ㄋㄢˊ。(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男人。合「田」、「力」會意,表示男人在田中用力勞作。
備註:《說文》:「丈夫也。从田力。言男用力於田也。」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力」是耒耜的形狀(即犁),表示人手持耒耜,耕種於田。(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男人。《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教授:等一下,這兩句出自哪一篇?
學生:《禮運大同篇》。
教授:《大同篇》,熟讀了嗎?希望熟讀。有同學點頭,有同學搖頭。搖頭的同學下載下來,熟讀它。這是非常代表性的,代表我們儒家在《禮記》這個年代就有這種大同的政治理想。這種政治理想,哪怕拿到現在,依然是最好的政治理想。孫中山先生他最喜歡寫的四個字,哪四個?
學生:「天下為公」。
教授: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什麼?
學生:「老有所終」。
教授:需要下載下來,熟讀。這也用來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我們的文化在世界上都永遠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這種最高的政治理想,你拿到現在來,所謂民主,不是「天下為公」嗎?所謂全民大選,不是「選賢與能」嗎?所謂社會福利,不是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不是社會福利嗎?然後,又說到「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都是為公眾、為社會服務。所以這種情況,這種社會,還會有人做偷盜的事嗎?沒有。因此,說「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外戶是什麼意思?「戶」記得了,單扇的門,你出門的時候信手一帶,防的不是小偷,防的是雞狗到家裡搗亂,所以,外戶隨便扣拉一下,也不必鎖,「外戶而不閉」。還給它一個名稱,這種社會「是謂大同」。
板書:大同
以前我記得初中的時候還唱過這首歌,不曉得同學有沒有聽過?「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一起唱:
學生:「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
教授:繼續唱:
學生:「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教授:「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再來,我記不全了,哪天同學們記全譜子,寫下來,我們大家一起唱。「男有分,女有歸」。這個男字,典籍我們又引一個《左傳》:「南氏生男,則以告於君與大夫而立之。」這個字我們說過。在小篆,同學們看到小篆,上面是個田,下面是個力,《說文》說:「从田力」。在古文字裡面,有些學者就認為這個「力」字像犁田的犁,我們引備大家參考。上次我們說過男、女這兩個字,以他的工作來分別。男人,田力。女人,為什麼那樣寫?好像上一次我們講的,她坐在那裡做女紅,這是以職業來分別。接下來看,「陟」:
學生讀誦:陟ㄓ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陟指由低向高處走。合「阜」、「步」會意,「阜」指高山,「步」為行走,表示向著高山拾級而上。甲文、金文的步字,腳趾朝上,正像拾級而登。小篆與甲文、金文同。
備註:《說文》:「登也。从阜步。」段註:「謂緣而步也。有層次可尋。是謂會意。」
典籍所見:(1)登高、爬上。《詩經.卷耳》:「陟彼高岡。」(2)升遷、進用。《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教授:我們現在寫的隸書、楷書,這個「陟」,譬如「陟彼高岡」,或《出師表》裡面「陟罰臧否」,你根據註解你能知道「陟」,當登的意思、升的意思。可能我們不會太清楚,為什麼這個陟是有登、有升的意思?當我們看到小篆,進一步看到金文、甲文,你就一下子明白,左邊是「阜」,我們都認識,是高大的山丘,可以拾級而上,尤其金文,你看兩個腳印,腳趾向上,表示往上攀登。這個字跟另外一個字:
板書:
這是什麼字?
板書:降
它腳趾向下。陟,是腳趾向上;它腳趾向下,表示降下來。
板書: 陟
陟,它的腳趾向上,表示往上走,往上拾級而登。左邊的阜不變,右邊的腳趾往下,就是降的本義。看下一個字,「涉」:
學生讀誦:涉ㄕㄜ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涉指徒步涉水。甲文、金文中間像一條小溪,兩側是左右兩腳的腳印,表示徒步涉水的樣子。小篆從甲文、金文演變而來。合「水」、「步」會意,步指行走,表示徒步過小水淺河。
備註:《說文》:「徒行濿水也。从水步。」
典籍所見:(1)徒步渡水。陸游《秋郊有懷詩四首之四》:「秋山瘦益奇,秋水淺可涉。」(2)乘船渡水。《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ㄤˊ)否。」(3)經歷。《管子.兵法》:「厲士利械,則涉難而不匱。」(4)牽連、相關。《南史.劉穆之傳》:「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5)進入、陷入。《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常用詞:跋山涉水,長途跋涉。
板書:
教授:看這個涉字,在甲文,當中是淺水,兩個腳印涉水而過,我們現在寫成這個涉。金文,它在旁邊已經加了一個水:
板書:
這是金文。可以看出從甲文、金文到小篆,以及我們現在用的隸楷的變化。看下一個字,「辭」:
學生讀誦:辭ㄘˊ。(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合「」、「辛」會意。「」(ㄌㄨㄢˋ)治也,治理的意思。「辛」是有罪,表示治理訴訟案件。
備註:《說文》:「說也。从辛,辛猶理辜也。」
典籍所見:(1)辯訟的話。《周禮.秋官.鄉士》:「聽其獄訟,察其辭。」(2)敘述、說明的語言文字。通「詞」。《易經.繫辭下》:「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3)告知。《周禮.夏官.太僕》:「王不視朝,則辭於三公及孤卿。」(4)告別。《戰國策.趙策》:「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5)責備。《左傳.昭公九年》:「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使詹桓伯辭於晉。」
常用詞:義正言辭,絕妙好辭,不辭辛苦,義不容辭。
教授:同學們,《世說新語》裡面記載的「曹娥碑」,後面有幾個字,有同學們記得嗎?如果記得幫我在黑板上寫出來。
板書:黃絹 幼婦 外孫 齏臼
同學們看《世說新語》裡面有這麼一則很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曹操跟楊修:
板書:楊修
騎馬在郊外走,看到一塊碑,正面是「曹娥碑」,曹娥是孝女,背面有這幾個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曹操也是一位,除了他的武功之外,在文學上也是非常有才華的人。我們都讀過他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短歌行》,我們同學,相信都讀過,你會佩服他的才華。可是他看到曹娥碑的背後這八個字,他怎麼想也想不通是什麼意思?楊修在他旁邊,他就問楊修,「解不」,你明白嗎?楊修點頭。英文說什麼?
學生:yes。
教授:yes。曹操說:你先別說,待我想想。於是兩個人又騎馬慢慢走,曹操在馬上一直想,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最後他想出來了,他說:我想出來了,你不要說,我們兩個都寫在紙上來對一下。結果兩個人寫出來,都一樣。
板書:絕 妙 好 辭
絕妙好辭。這是寫在「曹娥碑」的背後,來讚美「曹娥碑」寫得真好,絕妙好辭。黃絹是有色的絲,色絲(絕),明白嗎?黃絹;幼婦是少女(妙);外孫是女子(好),對嗎?女的兒子叫外孫;齏臼,臼用來舂花生米的(你還記得我舂過花生米,我最後能賺到什麼?那個杵),齏是韭菜一類,臼用來舂它,叫受辛,它(齏)的味道是辛的,齏臼是受辛。「絕妙好辭」!曹操與楊修寫在紙上兩個一對,都一樣,是「絕妙好辭」。曹操嘆一口氣,他說:「沒想到,我比你要晚三十里才能想到」,他們走了三十里,騎馬。這是這個「辭」字,我們想到這個很有趣的故事,「曹娥碑」。
板書:曹娥碑
曹娥是一位孝女,同學們要知道她詳細,你可以下載「曹娥碑」。至於它如何絕妙好辭,下載下來看一看。好,我們接下來看下一個字,「分」:
學生讀誦:分ㄈㄣ。(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分指分開。合「八」、「刀」會意,表示用刀將物品分開。
備註:《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
典籍所見:(1)分開。《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2)配與、給與。《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3)辨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4)區別、不一樣之處。《荀子.不苟》:「是君子、小人之分也。」(5)職責,本分。《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常用詞:敦倫盡分,分毫不差,爭分奪秒。
教授:這個字,會「八」、「刀」會意,我們很容易明白。《說文》說:「別也。从八刀」,它底下還詳細說,「刀以分別物也。」「刀」是象形,記得吧?「八」呢?
學生:指事。
教授:指事。真好,都還記得,是一種「象分別相背之形」。所以用刀分開,這個字容易理解。典籍所見裡面,這裡我們又引到《禮運》,「男有分,女有歸。」男有分,這個分怎麼解釋?這裡當職責、本分,各有各的職務。沒有失業率,各有職業,男有分。女有歸,歸是什麼意思?女嫁曰歸。女子出嫁到夫家,那個家是她真正的家,是好像歸回去了,回到家。原來那個是她的娘家,娘家長大了需要出閣,要歸到她的夫家,女有歸。沒有曠夫怨婦,女有歸。好,接下來看下一個字,「及」:
學生讀誦:及ㄐㄧˊ。(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逮住。合「又」、「人」會意,表示後面的人,手已抓到前面的人。
備註:《說文》:「逮也,从又人。」
典籍所見:(1)到達。《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2)比得上。《論語.公冶長》:「非爾所及也。」(3)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4)與,和。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常用詞:推己及人,力所能及,望塵莫及。
板書:
教授:看甲文,這邊是人,後面另一個人的手。你們小時候玩過一種遊戲,「老鷹抓小雞」,玩過嗎?
學生:玩過。
教授:我也玩過。然後,後面的人抓到了,及。後面這個人,用手抓到前面的人了,「你別跑,抓到你了。」
板書:
由甲文演變到小篆,還是同樣的意思。
板書:
這是什麼?說出來:
學生:左。
教授:左,左手。
板書:
這是什麼?
學生:右手。
教授:右手。
板書:
這是什麼?
學生:廾。
板書:
教授:這是什麼?
學生:攀。
教授:攀。
板書:
這是什麼?
學生:友。
教授:朋友的友,兩個手。唱過一首小朋友唱的歌:「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遊。」你也會唱,我們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遊。好不好聽?
學生:好聽。
教授:想不想聽?
學生:想聽。
教授:已經唱過了。你會唱嗎?唱歌,唱這個小手拉小手。先是走:
板書:走
教授:「走,走,走走走」,唱:
學生:「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
教授:再來一次:
學生:「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遊」。
教授:再來一次:
學生:「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遊」。
教授:多麼快樂,一邊唱歌。這是及。是老鷹抓小雞,你就記得這個字是怎麼寫了。看下一個字,「名」。讀一遍:
學生讀誦:名ㄇㄧㄥˊ。(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名指姓名。合「夕」、「口」會意,表示在晚上人與人相遇,為了避免被誤認成敵人,所以用口自報姓名。
備註:《說文》:「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典籍所見:(1)事物的稱號。《管子.心術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2)表示概念的名稱。《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3)文字。《周禮.外史》:「掌達書名。」鄭玄註:「古曰名,今曰字。」
常用詞:尊姓大名,名副其實,立身揚名,名垂青史。
教授:這個「名」字,好像我們也不止講過一次,很容易理解。《說文》說得很清楚,說「自命也。从口夕。」然後它又解釋,「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下一個字,「囂」:
學生讀誦:囂ㄒㄧㄠ。(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囂指眾口喧囂。合「」、「頁」會意,「頁」是人頭,人頭四周有眾口,所以有囂鬧之意。
備註:《說文》:「聲也。从頁。頁,首也。」
典籍所見:(1)嘈雜、喧嘩。《左傳.成公十六年》:「陳不違晦,在陳而囂。」(2)放肆。柳宗元《憎王孫文.序》:「王孫之德躁以囂,勃諍號呶。」
常用詞:喧囂,叫囂。
教授:這個字也容易理解。你看金文當中是「頁」,「頁」是人頭,而人頭的四周有眾口,表示非常喧鬧,嘈雜、喧鬧。下一個字,「計」:
學生讀誦:計ㄐㄧˋ。(小篆)(隸書)(楷書)。計指計算。合「言」、「十」會意,「十」為數之具,用言語數數,故為計算。
備註:《說文》:「會也。筭也。从言十。」
典籍所見:(1)核算、籌算。《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2)設想、推測。《莊子.秋水》:「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3)大概。《史記.留侯世家》太史公曰:「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
常用詞:統計,計劃,數以萬計。
教授:計的本義,合「言」、「十」會意,用言語來數數,有計算的意思。接下來,看下一個字,「善」:
學生讀誦:善ㄕㄢˋ。(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善,吉祥。合「誩(ㄐㄧㄥˋ)」、「羊」會意,「誩」是競言,羊是吉祥,會羊、誩表示互道祥和的話。
備註:《說文》:「吉也。从誩羊。此與義美同意。」
典籍所見:(1)有德行的人、好人。《禮記.中庸》:「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2)親善、交好。《左傳.隱公六年》:「親仁善鄰,國之寶也。」(3)喜好、喜愛。《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4)愛惜。《荀子.彊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5)擅長。《禮記.學記》:「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常用詞:能歌善舞,改惡向善,止於至善。
教授:如果我們沒有看到小篆,我們現在習慣用的楷書,這個善,我們無法理解它為什麼有善這個意思。現在我們看到小篆,《說文》告訴我們,從誩羊,羊代表吉祥,也就是說互道吉祥的話。我們中國人過農曆新年,大家一碰面都怎麼樣?恭喜、恭喜。互道吉祥,所以從誩、羊。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剛才這位同學背的是「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
板書: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
一般的斷句,都像剛才這位同學背的,「故山殊可過」,斷句,「足下方溫經」。古文本來沒有標點,如果在這裡斷句(故山殊可),似乎會更好。「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這樣斷句似乎會更好。
王維在我們中國文學史上,詩我們大分為兩派:一派歌詠大自然山水田園,我們把它歸為自然詩派;另一派歌詠社會民生疾苦,我們把它歸為社會詩派。在唐詩的這些作家裡面,自然詩派像王、孟、岑、高、李太白,這都是鼎鼎著名的。社會詩派就以杜甫為代表,讀過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所以我們讀杜甫的詩,我們都能夠處處看到他這種關懷民生、憂國憂民的胸懷,我們把他歸為社會詩派。
王、孟,王維、孟浩然。王維他的詩作很多,他的作品很多,他個體詩多,作得不少,所以有人稱他為詩王。我們知道詩聖、詩仙,詩王就指王維。附帶提到還有稱詩鬼的,知道是誰嗎?
學生:李賀。
教授:很好,有同學告訴我了。
板書:李賀
李賀。為什麼稱他詩鬼知道嗎?他的詩裡面喜歡用鬼這個字,所以他贏得了這麼一個雅號,稱詩鬼。每天出門,騎著小毛驢,揹上一個背囊(現在的背包),騎著小毛驢到處去走。碰到風景好的地方,他就停下來開始作詩,有時候能作一首,有時候只能作一句或者兩句,他都記下來寫好,把它丟在他後面那個背包裡,又騎著毛驢再繼續走。這裡很漂亮,有梅花,他又停下來,又在那裡吟哦,有時候也是一、二句,寫下來,又把它丟到後面背包裡。等到晚上回家,在燈下把背包倒出來,整理他那一堆小條子,沒有完成整首的他就把它補齊,因此他一天下來就有很多作品,李賀。我不太記得他活到幾歲,同學們可以上網查。但是他年壽不高,根據記載,說他通眉,兩個眉毛通起的,據說不能長壽。你們查查看,他到底活了幾歲?李賀。
王維號稱詩王,除了他作品多,又因為他姓王,詩王。他那麼多作品裡面,我個人認為他最高的成就是他的五絕。五絕五個字一句,四個句子,總共二十個字。也許同學們初初想學作詩,認為五絕字少一點,容易作。實際上它是最難的,因為字數太少,只有四個句子,又在這二十個字裡面要照顧很多方面,第一個你先想到的是平仄,接下來你用字句要遣詞造句,你要修飾、要鍛鍊,這都是技巧上的小事。然後你要看到整個要能詩言志,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是用來寫你心胸想的事情,詩言志。
板書:詩言志
所以一首詩裡面,你第一個要照顧到平仄,接下來你要注意到遣詞用句,每一個字都要經過仔細斟酌,然後還要最重要要能表達你想說的,表達你內心想要說的。王維他學佛,所以他的詩裡面別有一番:
板書:禪境
禪境。像他的五絕,尤其他的《輞川集》。輞川,同學背過這篇,「輞水淪漣,與月上下」。這個叫什麼?《山中與裴迪秀才書》。「輞水淪漣」:
板書:輞川集
在他的詩集裡面特別有一部《輞川集》,是來寫他住的那個別墅的二十個景點。《輞川集》,都是用五絕寫的。我們說詩最重要的不光是字面上要求文字美、要求聲調美,最重要詩的境界要高。千千萬萬不可落俗,一旦落俗,不可救藥。詩如此,文如此,書法如此,畫也一樣,切切記得。
以詩來說,我們都知道打油詩。唐代盛行作詩,有個叫張打油的,姓張,他也要作詩,也作了一首詩,描寫冬天下雪的景色。「冬天下大雪」,記下來。「冬天下大雪,井上黑窟窿」,井,那個雪是填不滿的,其他井邊到處都是白的,就是井上黑窟窿,一個黑洞。「冬天下大雪,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記下來了沒?最後還有一句,「白狗身上腫。」鼓掌,好詩。我們再來朗讀一下他這首詩,「冬天下大雪,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這是後世我們稱這種詩叫打油詩,因為他叫張打油。同學們作詩千萬不要作成打油詩。但是一開始不要緊,一開始難免會像打油,但是慢慢的能脫離打油,再更進一步求文字聲調的美,再更一進步境界要高,詩的層次。
板書: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輞川集》裡面像這首,「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這是寫他輞川裡面一個景點,叫辛夷塢。四個句子,二十個字。「木末芙蓉花」,在山裡面開出它紅的花朵。「澗戶」是什麼?山澗旁邊的茅草屋;「寂無人」不是沒有一個人,有他作者自己,沒有閒雜人。「澗戶寂無人(寂靜的寂),紛紛開且落」,山裡面紅色的芙蓉花,我們如果到山裡去玩,我們也會看到,你看到木末芙蓉花,紛紛的開,你無心、你無暇看到它紛紛的開,又紛紛的落。所以清人好像是沈德潛,對這首的評語兩個字:
板書:幽極
同學們你再讀一遍,慢慢的讀,慢慢的咀嚼,慢慢的體會,「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幽極,境界。
板書:日暮四山靜,村墟傳夜舂。隔溪聞犬吠,寒月掛孤峰。
「日暮四山靜,村墟傳夜舂。隔溪聞犬吠,寒月掛孤峰。」「村墟傳夜舂」,跟王維的他那篇《山中與裴迪秀才書》裡面說的什麼:
學生:村墟夜舂
教授:「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村墟傳夜舂,隔溪聞犬吠」,鄉村裡面犬吠是很熟悉的聲音,記得《桃花源記》裡面說到「雞犬相聞」,是鄉村裡面我們最熟悉的景色,是吧?「隔溪聞犬吠」。「日暮」,一開始是日暮,日暮四山顯得特別得幽靜;聽到什麼?「村墟傳夜舂」;又聽到什麼?「隔溪」,遠遠的,不是很靠近,不然你會嚇一跳,狗大叫,隔溪遠遠的犬吠;「寒月掛孤峰」,一輪寒月在孤峰上面,「寒月掛孤峰」。
我沒有叫你們抄這首詩,它不是王維的,是我嚮往《山中與裴迪秀才書》裡面的景色,我畫的一幅畫裡面題的詩,不值得你們抄。「寒月掛孤峰」,這是說到詩的意境,不光要講文字、聲調的美,更重要意境要高。王維學佛,所以他詩富有禪意。同學們學作詩,第一個怎麼樣?可以從「黃狗身上白」開始。慢慢的脫離那個打油,再漸漸的求文字、聲調,更進一步要求,最高是什麼?詩的意境。回到我們課本,「役」這個字。
學生讀誦:役ㄧˋ。(小篆)(隸書)(楷書)。役,戍守邊疆。合「殳」、「彳」會意,「殳」為竹制的兵器,「彳」是步行,執殳步行,表示戍邊。
備註:《說文》:「戍邊也。从殳彳。」段註:「彳取巡行之意。」
典籍所見:(1)戍守邊疆。《詩經.王風》:「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2)使喚、差遣。《孟子.離婁上》:「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3)服事。《左傳.成公二年》:「五伯之霸也,勤而撫之,以役王命。」(4)士兵。《國語.吳語》:「寡人帥不腆吳國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5)指戰爭。《左傳.昭公五年》:「邲之役,楚無晉備,以敗於鄢。」
常用詞:勞役,衙役,服役,兵役。
板書:
「殳」字前面我們認識過,「伯也之殳,為王前驅」,記得嗎?「殳」是一個長的竹製的兵器,這是我們現在:
板書:殳
剛才,上一節課才說過這個字:
板書: 彳亍
彳亍,記得嗎?
學生:記得。
教授:古音應該讀ㄊㄧˋㄊㄡˊ。彳是小步,左邊的腳步;亍,右邊的腳步。小步小步的走。所以它()有走的意思,拿著兵器到邊界上戍守邊疆,「役」。再看下一個字,「寇」:
學生讀誦:寇ㄎㄡ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寇指外敵入侵。合「攴」、「完」會意,「攴」為攻擊,「完」為軍隊集結完畢。寇就是軍隊集結完畢時忽受敵人攻擊。金文和小篆是從甲文演變而來。
備註:《說文》:「暴也。从攴完。」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寇字,像人手持杖入室攻擊,小點像屋中物品狼藉的樣子。(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盜匪。杜甫《登樓詩》:「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2)侵犯、掠奪。《書經.費誓》:「無敢寇攘,踰垣牆。」
常見詞:倭寇,窮寇莫追。
教授:看到小篆,從攴完。
板書:
記得這個字嗎?同學們,在哪裡見過?
學生:牧。
教授:對了。牧牛、牧羊,手拿著小鞭,攴。它有攻擊的意思。然後,小篆我們看:
板書:
完,部隊集結完整之後,突受攻擊叫寇。在甲文裡面我們看到,一個人到了房子裡面,把東西打得亂七八糟,侵,侵擾到房子裡面。這是古文字學家他們的看法,引備參考。下一個字,「教」:
學生讀誦:教ㄐㄧㄠ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教指教育。合「」、「攴」會意,左邊像大人畫一些文字教小孩子記認,右邊是人手拿戒尺類的小木棍,記認不清就小施懲罰。小篆與甲文、金文略同。
備註:《說文》:「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段註:「上施故从攴。下效故从。」
典籍所見:(1)教育。《左傳.隱公三年》:「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按:教育孩子不可溺愛,如果縱容不管,孩子便會養成驕、奢、淫、逸四種惡習。)(2)使、讓。金昌緒《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3)禮儀、規矩。《孟子.滕文公上》:「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4)傳授。《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常用詞:教育,不吝賜教,三教九流。
板書:
教授:同學們看黑板,「教」這個字,大人畫些記號,教小孩子記認,用心記得,如果記不清楚,手拿著這根什麼?像戒尺一樣的教鞭,再記不清楚打手心。被打過沒有?好多同學都點頭。我被打過一次,到現在想想這裡還發麻,從此永遠記得。讀小學時候,有另外一個同學慫恿我,明天是端午節,應該放假。我傻傻的,是!我們一起去看划龍船。早晨揹著書包,騙著爸爸媽媽說上學去了,結果就跟那位同學去看划龍船,看了個半天根本沒見划龍船。好了,估量差不多放學的時候了,又揹著書包回家了。
第二天,級任老師點到我們兩個人的名字,他問:「昨天你為什麼沒有上學?」問我,我眼睛咕嚕咕嚕轉一轉,想要說謊,說「我媽媽派我做什麼事」;旁邊慫恿我的那個同學,他說「哪裡,他跟我一起去看划龍船」,拆穿我的謊言。老師就說好,你平時還算守規矩,第一次逃學、說謊。小學的課桌這麼大,課桌的桌面有時候換來換去,就會斷裂成一塊,大約這麼寬、這麼長、這麼厚。斷裂的桌板拿起來,他說:「手伸出來,兩個手。」我想打一下怕什麼。他說:「顧念你平常還算老實,你第一次犯錯,我只打你一下。」我心想一下不要緊,手伸出來。沒想到,啪,我的天,到現在猶有餘痛。永遠記得再不敢逃學,再也不敢說謊話,這老師那一下是很有效果。
看這個,他拿了這個,不知道是有多厚,是藤條,還是什麼。記得,教這小孩,給我記好,不記得,打手心。由甲文演變到小篆,當中過渡還有金文同樣的意思。所以,現在我們寫這個「教」,它原來是要小心,你記不清楚要打手心。後來我也一直從事教書的工作,我知道打下去很痛,所以我就從來不打學生,我真的從來沒打過一次。再看下個字,「算」:
學生讀誦:算ㄙㄨㄢˋ。(小篆)(隸書)(楷書)。算指計算的工具。合「竹」、「具」會意,是竹製的計算工具,如後世用的算盤。
備註:
典籍所見:(1)古代用來計數的器具。同「筭」。《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四年》:「吏執筆握算,入人室廬計其數。」(2)壽命。《三國志.吳書.趙達傳》:「吾算訖盡某年月日,其終矣。」
常用詞:算數,神機妙算。
教授:接下來,讀另外那個算字:
學生讀誦:筭ㄙㄨㄢˋ。(小篆)(楷書),筭指計算。合「竹」、「弄」會意,是指用算盤計算,需要熟練,才不至於錯誤。
備註:《說文》:「常弄乃不誤也。」
典籍所見:(1)謀略。陸機《弔魏武帝文》:「長筭屈於短日,遠跡頓於促路。」(2)計數。同「算」。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筭之,萬不失一。」
教授:第一個「算」字,是合「竹」、「具」會意,是用來計算的工具。第二個「筭」字,合「竹」、「弄」會意,是用來計算,這屬於動詞這一類。所以一個從具,一個從弄。看下一個字,「奠」:
學生讀誦:奠ㄉㄧㄢˋ。(甲文)(金文)(小篆)。奠設酒食祭祀亡者。合「酋」、「丌」會意,「丌」為放置物品像茶几一樣的小桌,丌上有酒,表示祭奠。
備註:《說文》:「置祭也。從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
典籍所見:(1)祭獻。袁枚《祭妹文》:「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2)置放、安置。《禮記.內則》:「奠之而後取之。」(3)定、建立。《書經.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4)祭品。韓愈《祭十二郎文》:「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常用詞:奠定,奠基,祭奠。
板書:
教授:奠是合「酋」和「丌」會意。酋代表酒,丌是放祭品像茶几一樣的小桌。在桌上放有酒,是表示祭奠。好,我們今天上到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