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5 August 2016

漢字入門 (第二十二集)

漢字入門  劉克雄教授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15/8/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6-181-0022
       板書:
       教授:一達謂之道,所以引申為各種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嗎?道。德呢?從最早的甲骨文:
       板書:
       上面那一部分是什麼?
       學生:十。
       教授:十,甲骨文裡面這一豎代表十。
       板書:
       底下是眼睛。十目代表什麼?一再的仔細的看,《中庸》怎麼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十目,博學、審問、慎思:
       板書:
       所以後來這裡加一個「心」字,跟思想有關。博學、審問、慎思,經過慎思之後你就能明辨,明辨就可以篤行。所以德,內得於己,外得於人,明白嗎?接下來,同學們看「孫」這個字。
       學生讀誦:孫 sūn ㄙㄨㄣ。(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孫合「子」、「系」會意,系指繼續,子的兒子,是子的延續,就是孫子。
       備註:《說文》:「子之子曰孫。从子系。系,續也。」
       典籍所見:(1)指孫子。杜甫《石壕吏詩》:「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2)謙卑、恭順。《禮記.緇衣》:「民有孫心。」(3)遁逃、流亡。《春秋.莊公元年》:「夫人孫於齊。」
       常用詞:兒孫滿堂,子孫後代,孝子賢孫,子子孫孫。
       教授:甲文、金文、小篆一直到隸楷變化不大,一邊是子,一邊是系,所以《說文》說:「從子系。」它又接著解釋,系是「續也」。看下一個字,「玨」。
       學生讀誦:玨 jué ㄐㄩㄝˊ。(甲文)(小篆)(隸書)(楷書)。玨表示合在一起的兩塊玉。合兩個「玉」字會意。金文多加了人形,像在頸掛了兩串玉。
       備註:《說文》:「二玉相合為一玨。」
       板書:
       教授:看甲文,玉我們記得了,幾片的玉當中有繩子串起,這個繩子上面還可以露出絮來,這是玉。有時候三片、有時候四片不等,這是一串的玉。《說文》說:「玉石之美。」有幾德?
       學生:五德。
       教授:告訴我哪五德?
       學生: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教授:仁、義、智、勇、絜,玉有五德。古人佩玉是為什麼?
       學生:提醒自己。
       教授:真好,是用來隨時提醒自己,要學習玉這五種美德。《說文》是告訴我們剛才同學們記得的這五種美德,別的古籍裡面還有其他的幾種美德,我們暫時就不說了。玨是合兩塊玉會意。所以《說文》說,「二玉相合為一玨。」下一個字,「友」。
       學生讀誦:友 yǒu ㄧㄡˇ。(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友指朋友。合兩個「又」會意,又為手,表示朋友間手拉手,相親相愛。
       備註:《說文》:「同志為友。从二又相交。」
       典籍所見:(1)志同道合的人。《詩經.小雅.常棣》:「雖有兄弟,不如友生。」(2)兄弟間相親相愛。《書經.康誥》:「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於弟。」(3)結交。《史記.衛康叔世家》:「鄭伯弟段攻其兄,不勝,亡,而州吁求與之友。」(4)親愛。《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常用詞:朋友,兄友弟恭,良師益友,以文會友。
       教授:甲文、金文類似這樣(),左右兩手並列,到了小篆(),變成上下,意思都是《說文》說:「同志為友。从二又相交。」接下來看,「多」。
       學生讀誦:多 duō ㄉㄨㄛ。(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多指眾多。合兩個「夕」會意,時間是無窮至多的,一夕過去,一夕又來。故从重夕。
       備註:《說文》:「緟(ㄔㄨㄥˊ)也。从緟夕。夕者,相繹也。故為多。緟夕為多。緟日為曡。」段註:「相繹者,相引於無窮也。抽絲曰繹。」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多本義是物多之義。(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豐富、不少。潘岳《楊荊州誄》:「多才豐藝,強記洽聞。」(2)經常。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3)大部分。表數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諸侯多謀伐寡人者。」(4)只,只是。《論語.子張》:「多見其不知量也。」
       常用詞:多次,積少成多。
       教授:《說文》說:「从緟夕。」「緟夕」怎麼會是多的意思?「夕」記得嗎?同學們。甲文「夕」跟「月」它不分,它是指晚上的月亮。然後可以引申為月亮出來的時間,「夕」,晚上。「緟夕」怎麼有多的意思?看我們前面的說解,時間是無窮至多,一夕過去,一夕又來。所以「緟夕」引申為時間多。這是之所以「从緟夕」的原因。下個字看,「棗」。
       學生讀誦:棗 zǎo ㄗㄠˇ。(小篆)(隸書)(楷書)。棗,合兩個「朿」會意,棗木有刺而高,所以从重朿。
       備註:《說文》:「羊棗也。从重朿。」按:羊棗,是紫色的小棗。
       典籍所見:名。(1)棗樹所結的果實。《詩經.豳風》:「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常用詞:棗紅色,囫圇吞棗。
       教授:翻過來繼續讀這個字,「棘」。
       學生讀誦:棘 jí ㄐㄧˊ。(小篆)(隸書)(楷書)。棘,有刺的灌木。合兩個「朿」會意,棘低於棗,而刺尤多。
       備註:《說文》:「小棗叢生者。从並朿。」
       典籍所見:(1)武器名。通「戟」。《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
       常用詞:棘手,荊棘。
       教授:把「朿」這個字並排,是剛才讀的「棘」這個字。同學們記得「朿」這個字嗎?木而象朿。並兩個「朿」,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荊棘,長很多的小刺。那如果把它重寫(重疊),就是前面讀的那個字,「棗」。同學們見過棗樹嗎?有人點頭,有很多同學沒點頭。哪天到我家來,我院子好多,路上也好多,我院子出門的路上也好多。確實有刺,而長得就是這裡說的「羊棗」,小小的。這是棗樹多刺,所以把它重疊兩個朿。
       這裡有個問題,典籍所見,「棘」這個字,典籍所見說:武器名,通「戟」。告訴我怎麼通?你要怎麼證明?我不告訴你,你一定要告訴我。真高興,大家都趕快翻《說文》,真好。
       板書:棘,己力切,一部。戟,紀逆切,五部。見紐。
       教授:韻部,一個是一部,一個是五部。韻不相同,韻它不算疊韻。聲紐,在我們的這個反切上字表沒有()這個字,是吧?
       學生:是。
       教授:但是同學們都很聰明,這個「紀」是在見紐。這個()雖然反切上字表沒有,但是,它們兩個的關係是什麼?聲母、聲子。因此它一定,它必定也是見紐。因此,這兩個字「棘」、「戟」之所以能夠通假,同學們明白了吧?非常高興,同學們自己能查了。接下來,看下一個字,「林」。
       學生讀誦:林 lín ㄌㄧㄣˊ。(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林指樹林。合兩個「木」會意,表示樹木較多的樹林。
       備註:《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从二木。」
       典籍所見:(1)泛指同類的人或事物會聚之所。《史記.報任少卿書》:「士有此五者,然後可以託於世,而列於君子之林矣。」
       常用詞:樹林,林立,林木,茂林修竹。
       板書:
       教授:現在同學們你就當作是站在這裡,對你的學生們說,認識嗎?
       學生:木。
       板書:
       教授:認識嗎?
       學生:林。
       板書:
       學生:森。
       教授:一棵樹,兩棵樹,這不是三棵樹。段玉裁所過,凡三重其文者,皆有多、有盛的意思。
       板書:三重
       三重其文合起三個,譬如這個「森」,就是合三個木。
       板書:多 盛
       它都有多,也有盛的意思。三重其文者,有多,有盛。因此,一棵樹,一棵,可以說一棵;兩棵,這不一定是兩棵,二就開始有多了;然後,三棵樹是森林,很多的樹。這裡引到《報任少卿書》,有同學讀過嗎?《報任少卿書》讀過沒?很好,有同學讀過。沒有讀過的同學找出來熟讀。這是司馬遷寫給任安的一封信,任少卿。
       板書: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同學們一定沒見過,給朋友寫信一開始這樣寫的,先列自己的官名,我叫太史公。然後接下來,什麼叫牛馬走?我只配當老兄你的牛馬,「太史公牛馬走」。然後把自己連姓帶名「司馬遷」,然後很客氣「再拜」,拜而又拜,然後「言」,底下說事。這是一篇很有名的書信,願同學們自己找出來讀,更希望我們能熟讀。
       這封信,據說並沒有送到任少卿那裡,他只是在那發牢騷。他發什麼牢騷?司馬遷。有同學知道他有牢騷嗎?他有滿腔的牢騷。他有個好朋友叫李陵,李廣的孫子,李陵。李廣,同學們一定聽說,打匈奴非常有名的,匈奴看到那個旗子上面一個李字,他們就趕快跑,號稱他是飛將軍,大家趕快跑,李廣。他的孫子李陵也是一個很厲害的猛將,武帝時候給他五千騎兵(騎馬)深入匈奴。五千並不多,他打到最後,也沒有援兵,箭已射盡,弓箭也都用完了,這時候他有兩個選擇,一個自刎,一個投降。他想了一想,然後再想,假投降。他認為這樣輕生,好像是盡節、盡忠,但是沒有機會再為朝廷效力,因此他想假投降,表面上裝著投降匈奴,希望有朝一日從後面給匈奴狠狠打他一下,這是李陵他的想法。
       朝廷裡知道他投降了,朝廷裡其他的重臣異口同聲就罵他不忠。李陵他這種想法,好朋友司馬遷他心裡知道,所以在朝廷裡面替李陵辯護。常言說,眾口鑠金,更何況他事實擺著,你投降了。所以武帝看到司馬遷一個人在那裡辯護,他非常生氣,震怒之下宮刑。然後李陵在那邊等待機會,時間久了,後來,朝廷對他家裡的處置也傳到李陵那裡,把他祖先的墳墓也給挖了。我們中國人孝道是很重要,是非常的重要,對祖先的墳墓是多麼樣的重視。李陵知道武帝震怒之下,把他祖先的墳墓都給挖了,所以這使他痛心之餘,就沒有回來。而司馬遷為著李陵在那辯護,受到最慘重、最恥辱,所謂腐刑,所謂宮刑,閹割他,這是最恥辱的刑罰。司馬遷,照說,活得還有什麼意思,倒不如死得痛快。可是他為一件事,他忍辱偷生,為什麼事?
       學生:寫《史記》。
       教授:《史記》沒有做完,他忍辱偷生要完成他的《史記》這部著作。所以他有滿腔的怨恨。因此,你看他的《史記》,它的體例,帝王的傳,我好像上次說過,帝王的傳叫什麼?本紀,諸侯的傳叫世家,一般人的傳叫列傳。孔子為什麼稱世家?他又不是諸侯,他是個平民百姓,他也是布衣。因為司馬遷尊重孔夫子,升他一格,本來應該叫孔子列傳,升了一格,《孔子世家》。廉頗、藺相如,這種轟轟烈烈的人,他就是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項羽呢?他是漢高祖戰敗的對手,如果要替他立傳記,頂多就是項羽列傳。可是你現在打開《史記》,叫《項羽本紀》,把他連升三級,由列傳升世家,再升跟帝王一樣本紀。這意思是說,你這個姓劉的漢家,漢代姓劉,劉邦,你這個姓劉的漢家,這個天下,本來我司馬遷認為應該是項羽的,所以把項羽的傳記稱它為本紀。
       到最後,《項羽本紀》後面有一小段的贊語,項羽本紀贊,司馬遷這樣寫,「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我聽周生告訴我,舜的眼睛,一個眼睛有兩個瞳子,叫重瞳子。那麼怎麼樣?舜是誰?大聖人。「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他也是重瞳子,「羽(項羽)豈其苗裔邪」,可能就是舜的後代吧。這是什麼意思?他是大聖人舜的後代,這個天下不應該是你姓劉的,應該是項羽的。所以《項羽本紀》後面有這段贊語。「吾聞之」,他不說他自己說,「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從《史記》把項羽的傳稱本紀,他後面本紀贊裡面又這樣子說,你想《史記》這部書完成之後,他敢公諸於世嗎?他絕對不敢。所以他說,在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裡面就說到,我這個《史記》,我是要「藏諸名山,傳之其人」。要不然的話,如果這個《史記》在司馬遷在世的時候,公諸於世,那麼漢家的天子,當時還是武帝,看著這個《史記》會怎麼樣?抓來怎麼樣?打屁股?一定不止!所以他不敢把《史記》公諸於世,他忍辱偷生,為著他那部《史記》沒有完成。完成之後,他也不敢公諸於世,只有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因此從這種種跡象就看出,給任安的這封信,他一定是沒有真正送達到任少卿手裡,只是用這封信來發抒自己滿腔的憤懣、不滿,這是《報任少卿書》。他的外孫:
       板書:楊惲,報孫會宗書
       《報孫會宗書》,同學們可以把這篇找出來,跟《報任少卿書》同時讀。楊惲《報孫會宗書》,裡面也是在發牢騷。楊惲這篇《報孫會宗書》,也有他外祖父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的這種風格。所以同學們可以找出來一起看。接下來同學們看後面,「炎」這個字。
       學生讀誦:炎 yán ㄧㄢˊ。(甲文)(小篆)(隸書)(楷書)。炎,火苗升騰。合兩個「火」會意,表示較大的火。
       備註:《說文》:「火光上也。从重火。」
       典籍所見:(1)焚燒。《書經.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2)酷熱、極熱。屈原《九章.悲回風》:「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常用詞:火炎,世態炎涼。
       教授:《說文》說:「火光上也。从重火。」表示更大的火,是炎這個意思。看下一個字,「赫」。
       學生讀誦:赫 hè ㄏㄜˋ。(小篆)(隸書)(楷書)。赫指紅色。合兩個「赤」會意,紅而又紅為赫。
       備註:《說文》:「火赤皃。从二赤。」段註:「赤之盛,故从二赤。」
       典籍所見:(1)盛紅的樣子。《詩經.邶風.簡兮》:「赫如渥赭,公言錫爵。」(2)明亮。《荀子.天論》:「故日月不高,則光暉不赫。」(3)顯明、盛大。《詩經.商頌》:「於赫湯孫,穆穆厥聲。」(4)怒。《詩經.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常用詞:顯赫,赫赫有名。
       教授:《說文》:「从二赤。」赤是紅色,从二赤,所以段註說:「赤之盛」。赤之盛,有盛的意思,所以我們典籍所見第三引到《商頌》,這是盛大的意思。
       學生讀誦:从 cóng ㄘㄨㄥˊ。(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从,跟隨。合兩個「人」會意,像兩人前後相从。(按:今通行簡體的「从」字,是繁體「从」的本字。)
       備註:《說文》:「相聽也。从二人。」段註:「按从者今之從字。從行而从廢矣。」
       典籍所見:(1)跟隨。《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从我者其由與?」(2)自、由。《孟子.離婁下》:「施施从外來。」(3)舒緩悠閒的樣子。《詩經.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長民,衣服不貳,从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歸壹。」
       常用詞:服从,从此,三从四德,言聽計从。
       教授:同學們看甲文的寫法跟金文、小篆方向是相反的,但是意思是一樣。一個人跟從在另外一個人旁邊,有相從的意思。所以《說文》說:「相聽也。从二人。」段註說:「从者今之從字。」他說的「今」是什麼時候?現在嗎?
       學生:清朝。
       教授:是他那個時代,他是乾隆時代。今者之從字,又說「從行而从廢」。段玉裁可萬想不到,二、三百年之後,現在被廢的「从」又大行其道,這是簡體「从」。實際上,這是它本字的「从」,一人跟從在旁邊另一個人,「從」的本字。下一個字,竝。
       學生讀誦:竝(並) bìng ㄅㄧㄥ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竝表示兩個人並立而站。合兩個「立」會意,今寫作「並」。
       備註:《說文》:「併也。从二立。」
       典籍所見:(1)併合。東方朔《七諫》:「冰炭不可以相並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長。」(2)並排、並列。《莊子.馬蹄》:「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3)一起、同時。《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4)皆、俱。《戰國策.秦策》:「文士並飭,諸侯亂惑。」(5)相當於「連」。《漢書.代孝王劉參傳》:「徙代王於清河,是為剛王。並前在代凡立四十年薨。」
       常用詞:並且,兼並,合並。
       教授:甲文、金文、小篆看得很清楚,是兩個立並在一起。所以《說文》說:「併也。从二立。」立是什麼我們講過的,記得嗎?立。人站立。
       前面那個從,《論語》裡面,典籍所見引的第一個。夫子有一次感嘆的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从我者其由與?」由是誰?
       學生:子路。
       教授:子路。接下來說什麼?「子路聞之喜」,記得嗎?有同學不記得了,把這一則翻開來讀一讀。子路聽到老師說:「道不行,我們坐著木筏到海外去,我想跟從我的就是子路了。」子路一聽真高興,老師要帶我去旅行了,乘木筏去旅行了,子路聞之喜。夫子看出來子路聞之喜,因此他莞爾一笑說:「無所取材。」你別高興太早,我現在還找不到這種木材來做木筏。這是在《論語》裡面。由此,我們也看出子路是很可愛的人。所以,孔子才會說:「从我者其由與!」如果有同學不熟悉,你回去把《論語》這則翻開來讀一讀,好嗎?
       學生:好。
       教授:看下一個字,「戔」。
       學生讀誦:戔 jiān ㄐㄧㄢ。(小篆)(隸書)(楷書)。戔指殘害。合兩個「戈」會意,戈是兵器,二戈相向,相互爭鬥,必有傷殘,傷殘引申有小義。
       備註:《說文》:「賊也。从二戈。《周書》曰:『戔戔巧言。』」段註:「此與殘音義皆同。故殘用以會意。今則殘行而戔廢矣。」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戔字,从二戈相向,兵刃相接,是「戰」字初文。(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積聚的樣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2)微細的樣子。《聊齋志異.小官人》:「戔戔微物,想太史亦當無所用,不如即賜小人。」
       板書:戈
       教授:這是什麼字?記得嗎?不記得。
       學生:戈。
       教授:戈,是種兵器。合兩戈會意(戔),表示互相戰鬥,然後互相打鬥必有傷殘,再引申有小,這是從字義、字形來說。而實際上,我們說過從戔得聲的字都有什麼?
       學生:小。
       教授:都有小義。為什麼?大膽說!
       學生:齒音。
       教授:齒音,非常好!凡齒音都有小義。這個留到我們後面講形聲的時候舉的有這一條,從戔得聲。我們看下一個字,「北」。
       學生讀誦:北 běi ㄅㄟˇ。(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北指兩人相背。合兩個「人」相背會意,小篆與甲文、金文同。
       備註:《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段註:「韋昭注國語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為北方。」
       典籍所見:(1)方位名。《岳陽樓記》:「然則北通巫峽。」(2)逃亡的軍隊。《戰國策.燕策》:「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
       常用詞:南轅北轍,走南闖北,泰山北斗。
       教授:甲文、金文、小篆都很清楚看出是二人相背。段註引到韋昭注的國語說:「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為北方。」北方是引申意。典籍所見第二,逃亡的軍隊。《戰國策.燕策》:「燕兵獨追北」,這個北是什麼意思?逃亡跟北方有什麼關係?如果他往南方跑?
       學生:敗兵。
       教授:敗兵,是,敗兵為什麼稱北?為什麼不稱南?就跟相背的意思。本來兩軍相向,他相背跑走了。看下一個字,「芻」。
       學生讀誦:芻 chú ㄔㄨˊ。(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芻指割草。勹為包字初文,芻字从艸分為二,成為兩個「屮」,外各有勹,表示將草割下包起來。
       備註:《說文》:「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
       典籍所見:(1)割草。《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2)飼養。《周禮.地官.牛人》:「以授職人而芻之。」
       板書:
       教授:《說文》說:「刈艸也」,割草;它又說:「象包束艸之形。」同學們看小篆:
       板書:
       小篆,外面這一部分是包的初文,這一部分,包的初文,這也是,裡面是草,所以它說是「包束艸」。它先解釋是刈艸,割下草,包起來。老子說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個芻。什麼是芻狗?用草紮成動物的樣子,用來祭祀,祭祀完了以後就把它燒掉,這個東西叫芻狗。為什麼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板書: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裡說的「不仁」,意思是說天地不會偏私的對某人特別的愛,就是「天地不仁」。像日月無私照一樣的,它把萬物看成像芻狗一樣,它不會特別的為某一種人、物,特別的去偏私的偏愛,叫「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個芻的本義我們看出來就是割草,割下之後又把它束起、包起。下一個字,「卅」。
       學生讀誦:卅 sà ㄙㄚ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卅指數目三十。合三個「十」會意,表示數目三十。
       備註:《說文》:「三十並也。古文省。」
       典籍所見:(1)數名。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以卅萬之眾,守七仞之城。」
       板書:
       教授:甲文這樣寫。
       板書:
       金文中間加了點。我們說過,古文字裡,尤其甲文,這豎的線條長的話,它往往加點。在甲文裡面,這一豎代表數目多少?
       學生:十。
       教授:十。它把三個豎的十,還把它連起來,表示三十。在金文加了點。到小篆,當中這個,旁邊:
       板書:
       三十。下一個字,「晶」。
       學生讀誦:晶 jīng ㄐㄧㄥ。(甲文)(小篆)(隸書)(楷書)。晶指極其光明。合三個「日」會意。
       備註:《說文》:「精光也。从三日。」段註:「凡言物之盛。皆三其文。日可三者。所謂絫日也。」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是列星的象形。(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光輝。李適《題章敬寺詩》:「遠煙凝翠晶。」(2)清朗、明淨。《明河篇》:「八月涼風天氣晶,萬里無雲河漢明。」
       常用詞:水晶,結晶。
       教授:前面我們講過一個「莫」字:
       板書:
       被借為莫有、莫要的莫,後人想再用到本義日暮的時候,他怎麼辦?
       板書:暮
       它底下又加了一個日,我說過這個字很不合理。也許同學要問,上次老師說的,二個日不合理,怎麼還有三個日?現在這個晶:
       板書: 晶
       這不知道是另外哪一個銀河系裡面,有這麼一個三個太陽在一起的。不是的,他這裡說的什麼?形容其極為光亮。剛才我說,段註裡面凡三從其文者,都有盛、有多、有大的意思,這裡我們就看到一個「凡言物之盛。皆三其文。」所以這表示極其光明。後面還有好幾個都是三從其文的。好,我們看下面,「磊」。
       學生讀誦:磊 lěi ㄌㄟˇ。(小篆)(隸書)(楷書)。磊,眾石累積。合三個「石」會意,表示眾多的石頭堆積起來。
       備註:《說文》:「眾石也。从三石。」段註:「石三為磊,猶人三為眾。磊之言絫也。」
       典籍所見:(1)眾多石塊累積在一起。屈原《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2)高大。韓愈《記夢詩》:「隆樓傑閣磊嵬高,天風飄飄吹我過。」
       常用詞:光明磊落。
       教授:《說文》說是「眾石也。从三石。」段註說:「石三為磊,猶人三為眾。」眾也是多的意思。再看下面一個,「聶」。
       學生讀誦:聶 niè ㄋㄧㄝˋ。(小篆)(隸書)(楷書)。聶,附耳小語。合三個「耳」會意。人附耳說話時,自己兩耳在旁,對方一耳在中間,以形取意。
       備註:《說文》:「附耳私小語也。从三耳。」段註:「以口就耳則為咠(ㄑㄧˋ)。咠者己二耳在旁,彼一耳居閒則為聶。」
       典籍所見:(1)附在耳邊小聲說話。《莊子.大宗師》:「瞻明聞之聶許。」
       教授:這個字,「附耳私小語也。从三耳。」似乎跟前面段註說的「三其文」,有盛有多,這個聶似乎與段註那種說法不相符合。段註在這裡他自己解釋,「以口就耳則為咠。咠者己二耳在旁,彼一耳居閒」,就是以形取義。那同學要問,你附耳私小語,那個人也有兩個耳朵,你有兩個耳朵,不是四個耳朵嗎?段註是說,你對著對方的一個耳朵,加上你自己的兩個耳朵,所以三耳。看下一個字,「轟」。
       學生讀誦:轟 hōng ㄏㄨㄥ。(小篆)(隸書)(楷書)。轟指聲音很大。合三個「車」會意,很多馬車發出聲音,表示聲音很大。
       備註:《說文》:「羣車聲也。从三車。」
       典籍所見:(1)擊震。元稹《放言詩五首之三》:「霆轟電烻(ㄧㄢˋ)數聲頻,不奈狂夫不藉身。」
       常用詞:轟動,雷聲轟轟。
       教授:這個字容易理解。一個車聲音就很響了,這個三不止三個車,三代表什麼?很多車,很多車在一起跑的時候就轟轟響。假如造字的時候有波音七四七,如果用三個七四七,那聲音一定比這三個車要大很多,轟。後面沒有三個的了,同學們想還有嗎?
       學生:淼、鑫。
       教授:水很多,還有嗎?
       學生:鑫,三個金,三個牛。
       教授:三個什麼?
       學生:金,三個金,金銀的金。
       教授:三個金,很多金,他銀行裡面的數字,後面很多零,鑫。所以中國人父親替孩子取名字,有時候他想想這孩子大概命裡缺金,他又缺木,因此就把這小孩名字叫什麼?
       學生:森鑫,鑫森。
       教授:如果他缺金,又缺土呢?
       學生:鑫垚。
       教授:好像沒有三個土的字。
       學生:有,垚。
       教授:很多土和什麼?和金。由此類推,可以想到很多,在路上看到那些商店的招牌,有賣鋁門窗和大理石的,他那個招牌就是磊鑫。磊是什麼?石頭。鑫呢?
       學生:金。
       教授:以後你們會幫這些商店取名字,他一定很高興。好,再問你,還有三個牛的,三個牛是犇。還有什麼?三個鹿,梅花鹿的鹿,是什麼?
       學生:麤。
       教授:為什麼是麤?這個想一想,梅花鹿很漂亮,很多梅花鹿在一起為什麼是麤?因為鹿是草食、植食動物,牠天生膽小。因為有獵食者要吃牠,所以牠天生膽小,一有一點風吹草動,牠來不及看清楚,拔腿就跑,這表示粗心。一個鹿如此,一群鹿在一起呢?哪怕有一點風吹草動,牠們就跑。麤。中國的漢字,想想,我們看看,有些真是很有意思。好,同學們再看課本,「仁」。
       學生讀誦:仁 rén ㄖㄣˊ。(小篆)(隸書)(楷書)。仁,仁德。從字形上說,「仁」是二人,指的是你我二人之間相處的道理,擴而大之,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道理,分開來解釋,就是忠恕二字。《論語.里仁》中記載,孔夫子有一次與他的門徒在一起,他特別對曾參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參領悟力高,點頭說:「是的。」等夫子離開後,同學們就圍過來,「喂,老曾,我們不甚了解老師說的一以貫之,請你解釋是什麼意思呢?」曾參回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是說,老師講的所有道理,並不是支離破碎,而是用忠恕來貫穿的。
       忠,朱熹註解:盡己之謂忠。我是什麼身分,在什麼崗位上,就要盡到我的責任,盡心盡力,把自己分內的事負責做好,這就做到了「忠」。那麼何謂「恕」呢?恕,其實就是孔子自己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引申為包容、寬恕)。《說文》:「恕,仁也。从心如聲。」這裡又提到了「仁」,什麼是仁呢?《說文》:「親也,从人二。」這是說人與人相處,從二人開始。譬如你我二人,我分內的事,盡心盡力做好,不推諉給你,我做到了「忠」。人非聖賢,倘若你偶有小過失,我能原諒你、包容你,這樣我就做到了「恕」。反過來,你也能做到忠恕,我們二人之間就可以長期永遠和睦相處。由兩個人拓展到三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小團體,一直到整個社會、整個國家,以至整個世界,人人都做到「忠恕」兩個字,也就是所謂的「仁」德。
       「仁」是儒家最根本的中心思想,是人人都容易理解,也是人人都容易做到的。試想,你盡心盡力把本分事情做好,別人偶有小過失,你能包容他,這有困難嗎?能這樣做,你就做到了忠恕,做到了仁德。所以,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真高興!原來儒家最重要的中心思想,竟是這樣簡單,竟是這樣容易做到。
       忠恕仁德既是這樣簡單,那為什麼孔子不輕許某人以仁呢?《論語.公冶長》中記載「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求也何如?』子曰:『不知其仁。』」「再問:『赤也何如?』子曰:『不知其仁也。』」「又子張問道,令尹子文仁乎?子曰:『忠矣,焉得仁?』又問陳文子仁乎?子曰:『清矣,焉得仁。』」似乎忠恕仁德,又是那樣的艱深不可高攀,令人畏懼,與前面說的簡單容易,又好像是互相矛盾。其實不然,關鍵在於力行實踐。今天你認識到忠恕仁德的道理,你認可稱「是」,你今天努力實踐忠恕,你是一天的「仁」者,明天你繼續實踐,到第三天,如果間斷,你只能算是兩天的仁者。孔子為什麼稱讚顏回說:「回也,三月不違仁。」這是嘉許顏回能夠三個月持續實踐忠恕,這也說明仁德忠恕是需要持續不間斷的努力實踐。做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停止呢?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說明,一個士努力實踐忠恕仁德,不可間斷,直到死而後已。
       除了用忠恕修養自己,還要將忠恕推己及人,希望普天下的人都能明白這個做人做事的道理。倘若普天下所有的人都做到忠恕,這就實現了幾千年前儒家提出的最高政治理想——大同世界。
       備註:《說文》:「親也,从人二。」段註:「按人耦猶言爾我親密之詞。獨則無耦。耦則相親。故其字从人二。」
       典籍所見:(1)寬惠善良的德行。《論語.陽貨》:「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2)親愛。《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板書:
       教授:這個字,我們說解比較詳盡一些,剛才同學們看完,理解了沒有?好像我在課堂上不止說過一次,儒家的中心思想。現在如果你不看課本,你要對著你的學生說(解釋)儒家的中心思想,你能嗎?你一定要能,你不可以不能。太簡單了,怎麼還在猶豫?就在黑板上,我幾次提過。孔夫子有一次,「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我平常跟你們說的道理是有一個中心思想貫穿的,不是支離破碎的,吾道一以貫之。因為他特別指明說「參乎」,曾參,「吾道一以貫之」。曾參點頭說:「唯」。後來夫子離開了,同學們就圍過來問:老曾,剛才老師說的吾道一以貫之,我們不太理解,正想問,你卻點頭說唯,我們不便再問,所以現在請你解釋。曾子怎麼說?夫子之道,忠恕兩個字。平常老師教誨我們的,為人處世就這兩個字,忠、恕。盡己心力把分內的事負責做好,這所謂忠;恕,能夠包容原諒別人。忠恕。這個道理你一聽就明白,做起來難嗎?也不難。我盡心力把我分內的事我負責做好,想想這個事你能做到嗎?你一定要點頭。你分內的事,你盡自己的心力把你分內的事負責做好,你能做到嗎?
       學生:能。
       教授:你一定能,並不難。我盡心力把我該做的事做好,這本來就是應該的,這不難。朋友有小過失,我們能了解,人非聖賢,我們能夠包容他、寬恕他,所謂的恕,你能嗎?
       學生:能。
       教授:因此「忠恕」這兩個字,人人都明白,人人都能夠腳踏實地每天去做到。可是我們人有時候會忘記,今天做了,明天還能記得又繼續努力做忠做恕,隔幾天有時候忽然忘了,就間斷。孔夫子之所以特別讚美顏回,是他能夠多少天?
       學生:三月。
       教授:「三月不違仁」。天天不間斷,天天不間斷,努力實踐。所以很多次學生們問老師,某人是仁者嗎?老師搖搖頭,還不是。好像跟剛才我們說的人實行忠恕這個簡單道理,又似乎感覺到很不容易,這裡面關鍵就是要去:
       板書:踐行
       天天要去實行,天天要做。這是不可以今天做了,明天不做。你需要天天努力,都要把這個概念,仁德忠恕這個概念掛在心裡。你天天努力做。所以曾子說,除了自己以忠恕修己,還要以忠恕推己及人。因此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任重、士道遠,所以他要弘毅。然後有遠大的,要能推己及人這種遠大的抱負,還要有毅,毅是堅忍不拔,實行到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他本身忠恕修己,然後用忠恕推己及人,影響別人,大家都做到忠恕這件事,要做到「死而後已」。也正如《大學》裡面說的,止於什麼?
       學生:至善。
       教授:至善,做到至善地步。沒有到至善地步,不可以停止。因此,我們看看儒家的學術思想,它是這樣簡單,這樣不離實際的社會,這樣勉勵人天天實踐忠恕仁德。假若大家努力,由於你一個人發心,我要努力忠恕修己,我要努力,還要推己及人,你慢慢影響一小群人,這一小群人他再去影響。假如到哪一天,普天下的人,甚至其他的士,其他國家的人,也都能接受這種忠恕仁德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想像那個社會是什麼社會?
       學生:大同社會。
       教授:對,大同社會。大家都是存著這顆盡己又想利他的這種心,相信是一個非常和諧。如果全世界所有民族的人都能接受這個道理,也都認同,全世界的人都做到仁德忠恕,還會有戰爭嗎?是一個和諧安樂的地球村,大家都那樣和諧安樂,快快樂樂的生活。儒家道理就這樣簡單,就靠我們本身做。我們更希望盡我們的能力能夠推己及人。這是說,之所以幾千年來,中國學術思想,儒家成為一家重要的思想,原因就是它的學說可以做到,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只要努力,它是可以實踐、可以做得到的。
       在我們中國,原來有先秦諸子,我們說諸子百家。到漢代,印度傳來的佛家,也成為我們一個主要的思想。所以,諸子百家後來有些漸漸的被淘汰,現在我們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三家,儒、釋、道。因此,之所以這三家思想能夠一直到現在被我們接受、被我們尊敬的原因,自有它本身的價值在。那些被淘汰的,上次我說過有一個叫名家,記得嗎?《公孫龍子》,名家,說「雞有三足」,記得嗎?這種是詭辯,在邏輯上也不一定能成立的。那個能算得上能夠利己利他的學術思想嗎?那不是。真正重要的思想是能夠利己,又能夠利他。這是最後我們最重要的儒、釋、道。
       而這三家的思想,又多被我們中國讀書人把它揉和在一起。好像有一個比喻,本來是三塊顏色不同的泥土,儒家,譬如它是黃色;道家,譬如它是黑色;佛家,譬如它是綠色,這三塊不同顏色的泥巴,你把它搗碎,和了水,再把它分成三塊,你分得出來嗎?分不出來了。中國的士,讀書人,他都完全能接受這三家思想。而且真正的讀書人,他血液裡面就已經流淌著這三家的思想,佛家、道家、儒家。
       我們再舉一次上次我說過的陶淵明。他的詩人人愛讀,感覺到很親切。後來就有人在爭議,陶淵明是個我們儒家的人,你看,他雖然詩裡面有很多灑脫的詩句,不過你只要看到他給他孩子寫的一封信,「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這是他病了,他就想到你們還那麼小,他有五個孩子,你們都還那麼小,家裡又那麼窮,常常為著柴米、穿衣吃飯的問題在傷腦筋,「每役柴水之勞」。這件事,我現在病重了,我念之在心,如何可免?這是儒家負責的態度、負責的精神,對兒女還小,家貧,所以他是念之在心,何時可免?
       《歸去來辭》我相信各位同學都讀過,沒有讀過的同學舉手,我看看。《歸去來辭》找出來熟讀,還希望你背誦它。裡面提到「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乎西疇」。陶淵明他辭官回家才三十九歲,他與世俗格格不入。《歸園田居》裡面說到:「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他個性如此,他與世間那些官場逢迎是非常不能夠融合。所以忍耐再忍耐,本來還想那八十畝宮廷種的糯米成熟以後,收割了可以帶回家釀酒,可是實在是忍無可忍,因此桌子一拍,歸去來兮。歸去來兮,很像是閩南語說:「蹬來迄」。蹬來迄,歸去來兮。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他回來了,他年紀輕輕,腳不太好,不知患了什麼病,他要拄枴杖走路。《歸去來辭》裡面說到:「或植杖而耘耔」,該種田的時候,我身體再不好,我腳再怎麼不行,我要挽起褲腳,枴杖放下,老老實實種田。這也是負責的心情,對家庭負責,不能像魏晉當時那些什麼竹林七賢,光空談清高,那都不合人性,陶淵明是很合人性的。所以有儒家的負責態度,有道家、佛家的這種非常灑脫,能夠看透一切、能放下一切的思想。如果沒有道家、佛家這些思想,一般人好難得去求得一個縣官、縣太爺來做了,再怎麼樣也要脅肩諂笑去逢迎,保住他的烏紗帽。他不,就是因為他心裡面有佛家、道家,那種能放下、能看透的思想。所以一看,跟我的本性完全不同,桌子一拍,蹬來迄,回家吧!「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仁這個字,在課本上我之所以多用了一些篇幅,就是要說得清楚一些,同學們回去仔細的看,希望你將來帶領你的學生的時候,把儒家的精神重點簡單扼要的說出來,會嗎?
       學生:會。
       教授:不可以說不會。很多人,我聽過多少人演講,講仁德,講到最後我不知道他說什麼。講這個字(仁),講到最後我聽不出來,不知在講什麼。你們千萬對學生演講,不能讓人家聽不懂,一定要清清楚楚告訴他。你說這好簡單,()這個字怎麼寫?兩個人,就是你我兩個人,你和我,我們兩個人怎麼樣能夠相處得和諧,永遠沒有問題?那就要做到底下這兩個字(忠、恕),我們兩個人就能夠永遠和諧相處,不會矛盾。擴大至三個人,再擴大至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有那麼一天,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呼應這個仁德忠恕,那就是剛才我們說的,是什麼?地球村。想唱歌嗎?
       學生:想。
       教授:好,我喊一二三就唱歌,一二三:「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我們回去不要遊戲,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明朝會好朋友,明朝會好朋友,願明朝齊到校無先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