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5 August 2016

漢字入門 (第九集)

漢字入門  劉克雄教授主講  (第九集)  2015/8/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6-181-0009
       教授:複習一下早上我們說的,什麼是五音?五音:
       學生:宮、商、角、徵、羽。
       教授:它很簡單,就是現在的什麼東西?
       學生:Do、Re、Mi、Sol、La。
       教授:沒有Fa、Ti,沒有半音,是五音。什麼是八音?
       學生: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教授: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金是哪一種樂器?
       學生:鐘。
       教授:鐘,有編鐘、有特鐘。石是什麼樂器?
       學生:磬,石磬。
       教授:磬,用石做成的樂器。絲指的哪些樂器?
       學生:琴、瑟。
       教授:琴和瑟。竹是什麼?
       學生:洞簫。
       教授:橫的叫?
       學生:笛。
       教授:直的?
       學生:簫。
       教授:唐代直吹那個東西叫什麼?
       學生:尺八。
       教授:尺八。金、石、絲、竹、匏、土。金、石、絲、竹,匏是什麼?
       學生:笙。
       教授:笙。底下那個共鳴箱是匏瓜做的。一根一個的小管子,底下有個簧片,一吹它振動,就像口琴裡面的簧片一樣,笙。竽也是這一類。土是什麼樂器?
       學生:壎。
       教授:壎。小小的一個,是用土燒成的,外面就有孔可以按,這邊吹。早上我說過,我們在安陽還出土了一個骨做的壎,很小,骨頭做的壎,現在還能吹,骨壎。匏、土,革很簡單。木是什麼?用木做成的樂器。記得早上畫的那個像老虎的,而背上有一個個牙齒,在音樂結束的時候,拿一個竹棍子(竹棍子剖開來),從上面刷過。那個聲音是什麼樣的聲音?記得嗎?早上我是神來之音,我現在發不出來那個聲音了。從上面一刷,咯……就告訴你音樂停止了。西洋交響樂演奏結束,指揮一下,表示什麼?結束了。這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八種材料來做的樂器。這裡面我們曾經把琴說得詳細一點,琴的材料應該是什麼?
       學生:梧桐木。
       教授:桐木。桐木指的是北方的桐木,南方的桐木又不一樣。南方比北方氣候暖和,木材長得快,所以南方的桐木比較鬆、比較泡,跟北方的梧桐木就不太一樣。所以南方不能拿梧桐木來做琴,可以有一樣代替的,我說過:
       學生:杉木。
       教授:杉木,不是松木,松木有油,不可以,杉木相近於北方的梧桐。這是說琴的材料。又說到琴經過年代不停的彈奏會產生什麼?
       學生:斷紋。
       教授:斷紋,就那個原來的漆有了裂紋。大約經過百年左右,它形成的斷紋,它的間距比較寬,它有個名稱叫什麼?
       學生:蛇腹斷。
       教授:蛇腹斷,像蛇的肚皮,間距比較寬。如果繼續不停的用這張琴,再經過百年左右,它那個斷紋就愈來愈密,密得像什麼?有個名稱,我說過,牛毛斷,像牛毛一樣很密集,叫牛毛斷。所以你如果看到一張古琴,它上面的裂紋密得像牛毛,密密麻麻的,你就能斷定它有多少年代?兩百年左右。我說過如果再繼續的彈這張琴,它已經很密集了,它會怎麼樣?非常奇妙,它會形成一朵一朵像自然的梅花。我們稱它什麼?梅花斷。我沒有見過,那個是太難得了。以前我的老師有這麼一把,後來也就被糟蹋了。這是說到琴。
       再告訴各位,唐代用的琵琶,跟一般我們在電視上看的那個豎抱的琵琶不一樣,是什麼樣子?有機會同學們如果旅遊到日本,正倉院現在依然完整保存武則天皇后賞賜給日本的一套樂器,還完整掛在那裡,琵琶。如果有可能近的看,說不定你也會發現斷紋。不過因為是送給他們,他們很寶貴,把它掛在那裡,不知道有沒有人彈?所以能不能有斷紋,我不知道。我有一把琵琶有斷紋,那個斷紋斷得非常的密,是牛毛斷,那大約有幾年?
       學生:兩百年。
       教授:你們變成鑑賞專家了,有大約兩百年。琵琶這種樂器,之所以唐朝以後在我們中國變成主要的樂器,原因何在?有同學能說得出來嗎?我們最早傳統的樂器——琴瑟。琴,製作一把好琴,早上我說過,這一段木材,北方用梧桐,南方用杉木,要經過多少時間?你砍下來以後這一段木材,要經過多少時間才能拿來鑿?
       學生:三代。
       教授:父、子、孫三代。這塊木料放在屋簷下,讓它自然風乾,要經過三代,讓木頭裡面的細胞質乾透了。這是時間。琵琶呢?一樣。取下一塊能做琵琶的木材,一樣是放在屋簷外,讓它自然風乾。曾經有一位彈古箏的先生(梁先生),他看我用的琵琶是橫抱,他很好奇,他說:「劉先生,琵琶都應該直抱,你怎麼琵琶是橫抱?」這個故事我說過嗎?說過。原因他不理解,真正古代琵琶,你到敦煌去看壁畫,曲項琵琶它上面那個頸很細,正好你的手可以抓。現在直抱的琵琶,它聲音往往沒有那樣響亮。唐代工商業比以前發達,以前文士他們用來修心養性的琴,不適於在大庭廣眾演奏,為什麼?有同學們學過琴嗎?
       學生:有。
       教授:學過琴。看過琴家演奏嗎?如果不放現代的麥克風,它音量非常小。琴家在台上演奏,你坐得遠一點後面,你只看到他手在飛舞,你聽不到聲音,這是琴的音量很小。音色是我們國樂器裡面最美的一種。我們說音色,就是聲音聽起來你的感覺,我們稱它音色,最柔美。所以為什麼從周代《詩經》裡面,我們常見到的鼓琴鼓瑟,一直到現在大家還很喜歡?因為它音色很美,再加上它用來修心養性。以前我從我老師學琴的時候,他必定先燒一爐檀香,然後他默坐片刻,讓心沉靜下來,然後才開始彈奏。所以,琴讓我們心能夠靜下來,它的音色在我們彈弦樂器,我們中國樂器裡面它最美,因為它的弦是用蠶絲絞成的。千萬不要用鋼絲弦,鋼絲弦聲音固然響亮,它顯得很躁,它不淳厚。這是琴。
       琵琶也是一樣,也都是用蠶絲扭出來的。白樂天《琵琶行》:「大弦嘈嘈……」不記得了?「小弦切切……」,然後說「嘈嘈切切錯雜彈」,接下來「大珠小珠落玉盤」。唐代工商業發達,音色最美的琴,它不適合在大庭廣眾演奏。所以從高昌傳進來的琵琶,它跟琴不一樣,它音色也美,它可以響亮,音量比琴大很多,它適合在大庭廣眾來演奏。甚而如果用所謂的加上鑼鼓種種其他的樂器,彈奏琵琶的人,說不定自己被旁邊的鑼鼓喧天,你彈奏的時候聽不到自己彈的琵琶聲音,可是當你到遠處,鑼鼓聲音聽不到了,這琵琶的聲音卻是聲聲入耳。這是它的特性,適合在大庭廣眾做音樂演奏。所以從高昌傳進來以後,就漸漸的形成我們中國主要的樂器——琵琶。
       唐代是如此。傳到現在的閩南地區,泉州、廈門,閩南這一帶,泉州包括附近的南安、安溪、永春、晉江這些,所謂閩南。他們的音樂從唐代一直傳到現在,現在稱它為,有同學知道嗎?叫「南音」。鄭成功反清復明,明末的鄭成功。鄭成功是閩南人,所以他的子弟兵多半也就是閩南人。後來他退守到台灣的時候,這批子弟兵就跟著過去。這些人就是現在台灣他們說的「河洛郎」,Huo-lo,河洛。Huo-lo,就是現在台灣講閩南話的,我們稱他台灣人,他其實是閩南過去的河洛郎,河洛地區的人。另一部分,是由梅縣那些客家人到台灣的,佔的比例比較少。在台灣來說,我沒有確實的統計,大約是這樣,百分之七十左右是閩南河洛,百分之二十幾是客家,還有極少數是它的原住民,我們說高山族,住在阿里山。常常聽到一首歌,阿里山的姑娘怎麼樣?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聽過嗎?
       學生:聽過。
       教授:這就是少部分的原住民。台灣大分為這三大塊。所以因此我們現在了解到,現在說的台灣人,其實是怎麼樣?就是福建、廣東過去的。只是去的時間比較早,鄭成功什麼年代?
       學生:明末清初。
       教授:明末清初,也不過三、四百年。所以這些人帶過去的一切文化,也都跟大陸完全一樣,包括生活、風俗習慣、講的河洛話(語言)都跟閩南完全一樣,客家也是一樣。所以他根本就是比我們早一點去,他就是道道地地的中國人,對不對?弄清楚這一點。
       然後我們說這個琵琶,這些閩南的人也帶到台灣去。台灣他們叫南管,管樂器的管,南管。湳貫(Nanguan),南管。存在閩南地區的音樂叫什麼?剛才我說過:
       學生:南音。
       教授:南音。到台灣它叫南管。其實是什麼?兩者是完全一樣,南管,南音。一般人不理解的會以為南音也好、南管也好,是地方的音樂,是地方小調。而實際,它是保存中原的古樂,從唐代隨著移民到了閩南。閩南這地方山多,交通閉塞,所以把從中原帶過來的文化,也比較完整的保留,包括語言,完整保留。所以,如果同學們有志於研究我們中國以前的古樂,古代的音樂,遠古我們不敢說,唐代,還有唐以前的時候,唐和後面的宋,南音是一座未開發的寶山。記得這個事,如果將來你有志於從事於音樂的研究,或是將來你去傳播傳統文化,你的學生有志於去弘揚我們中國傳統的音樂,真正的保留古樂的寶山在哪裡?就在閩南,現在說的南音。
       本來我很擔心,沒有人去研究它,會失傳,非常可惜。要研究南音會碰到一些困難,譬如他們唱的是用閩南語來唱,如果是一個北方的朋友,他不能講閩南語,他就無法來唱,他就不喜歡它,我不跟你玩了,你這個太難了。因此我很擔心,南音會不會有朝一日被人家遺忘?那又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損失了。我跟同學們提過好幾次,孔夫子拿六種教材來教他的徒弟,《詩》《書》《禮》《易》《樂》《春秋》。《樂》,音樂,可見音樂是多麼重要。我們現在古樂的流失,是我們傳統文化裡面六分之一不見了,很可惜。當時六種教材,去掉六分之一,非常可惜。所以值得去挖掘。
       剛才我們說到,要深入去研究南音會遭遇到一些困難,就是因為它需要用閩南語、閩南音來唱。所以研究音樂史的朋友,不一定會碰到一個會講閩南話的人,所以這就碰到這個問題。但是同學們記得那是一座寶山,未發掘的寶山,你如果能夠去研究固然好,你如果不能,你的學生們你要告訴他,我們中國有一座寶山還未經挖掘。同學們會問,老師你怎麼不去挖一挖?我確曾去挖過,挖出了三個詞牌,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也發表了,我忘記在哪一個地方發表的。後來我沒有繼續挖的原因,因為我到別的地方去了,所以我就沒有繼續去做這份事。到現在為止我依然耿耿於懷,因為我認識它,我覺得它價值的可貴,而我能做,而我竟然沒有做好,耿耿於懷。所以我在這一而再的提醒各位有這麼一座音樂的寶山。
       可能同學們會問,你有什麼證據,說那是真正保存古樂?多方面。第一個,從樂器本身。唐武則天賞賜日本的那套琵琶、尺八,在南音裡面依然洞簫還叫尺八。早上我們說,尺八有很嚴格規定。這是從樂器本身,有唐代留下來的實物,你拿來跟現在閩南他們演奏的這些樂器,你拿來做對比,這是一個證據。還有,我是研究聲韻學的,我了解保存我們中原古音最多的兩個地方,一個閩南,一個客家。保留中原古音,這個證據太多了。這是語言。現在南音依然需要用保存古音最多的閩南語來唱,這又是一個證據。還有我們做學問一定要求一個真,除了這些旁證之外,還有明代:
       板書:荔鏡記 嘉靖重刊
       明代嘉靖年間重刊,重刊的一本戲文叫《荔鏡記》。現在在南音裡面最常登場演出的就是《荔鏡記》。記得重刊,可見這本書《荔鏡記》是在嘉靖以前就有,是嗎?這個清楚嗎?重刊。所以這裡面唱的詞牌、曲牌,更難得的是它現在還用琵琶、洞簫來協助這位登台演戲的人唱,中國的歌劇。這是最直接的證據,南音保留中原古樂。這方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留意,值得我們去挖掘、去弘揚。
       接下來我們回到我們課本。同學們翻開四十七頁,樹師幫我讀一遍:
       學生讀誦:(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竹ㄓㄨˊ,竹是竹子枝葉對生的象形。小篆是從甲文、金文遞變而來。
       備註:
       典籍所見:(1)簡冊。《後漢書.和熹鄧皇后紀》:「必書功於竹帛。」(2)八音之一,用竹製成的樂器。《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3)用竹製成的。《長干行.妾髮初覆額》:「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竹是部首字,凡由竹組成的字,多與竹有關,如:簡、箕、笛等。
       常用詞:胸有成竹,絲竹管弦,勢如破竹。
       教授:這裡面「箕」底下那個是竹字頭,應該是什麼?笛。再前面那個《長干行.妾髮》,應該是頭髮的「髮」,因為這是從簡體轉換成正體,就變成這個「發」,是頭髮。「妾髮初覆額」,《長干行》裡面。「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我們說「青梅竹馬」,典故出在這。看甲文、看金文的形狀像什麼?
       學生:竹葉。
       教授:竹葉,像竹子的葉子。你不能要求甲文、金文要畫得跟真正的竹葉完全一樣,那是圖畫,這是文字。翻過來,「冊」,樹師請妳讀一遍:
       學生讀誦:(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冊ㄘㄜˋ,冊是將一片一片的竹簡,用繩子編纂起來,成為簡冊的象形。古代用一片一片的竹簡來書寫,寫完一個段落,用繩子編纂起來,稱一冊或稱一編。如《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韋編三絕。」又如成語「學富五車」,是出自《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學五車。」古時的書是用竹簡寫成,竹簡每片只能寫二十來個字,五牛車、五馬車的竹簡,其實並不很多。古代書籍簡冊非常難得,讀過五車的簡冊,學識比起常人就顯很豐富了。
       備註:《說文》:「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段注:「竹簡長短相間排比之,以繩橫聯之,上下各一道。」
       典籍所見:(1)漢制約敕封侯曰冊。——《釋名.釋書契》。(2)謀略,計畫,與「策」通。《漢書.趙充國傳》:「此全師保勝安邊之冊。」
       冊是部首字,凡由冊組成的字,多與書冊或典籍有關,如:典、扁、嗣等。
       常用詞:手冊,書冊,史冊,相冊。
       板書:
       教授:一片一片的竹簡,用繩子編纂起來。竹簡的製作,我們現在才從出土看到真正的簡冊,它大約一尺左右,寬大概正好可以寫一行字。古代沒有現在這種紙,所以他書寫一般就是用冊,簡冊。這個簡冊製造是非常麻煩,先到山裡面、竹林裡面去找哪幾棵竹子它比較成熟,它材質比較結實,砍下來。同學問,砍下來那麼長,為什麼不直接剖開來寫?那很不方便,你怎麼編呢?所以大約就可能一節一節。之後還有很多製作的過程,要把竹子外面那層皮,青色的皮,它是滑的,不容易著墨、不容易寫,要把它刮去。把它刮去,讓它寫起來不至於說寫不上去,這道工序叫殺青,殺青原來是從這來的。電影現在拍攝完了叫殺青,它是從竹簡去青皮這裡轉用過來,殺青。然後再剖開,還要經過泡製,然後再晒乾,然後才能拿來寫。寫了,有時候寫錯,用刀子把它刮去,重新再寫,所以又稱刀筆,用刀子刮。這是竹簡。記得我們說過一個字:
       板書:
       教授:這是什麼字?
       學生:ㄐㄧ
       教授:ㄐㄧ,三個線條集攏在一起。
       板書:
       現在哪一個字?侖。簡冊製作很麻煩,書寫,然後再用繩子把它編。集合,編纂,千萬次序不可以弄亂,不可以顛倒,要不然你讀起來就感覺得很奇怪。所以「侖」這個字它就有什麼?你要把簡冊編好,它就有次序、有條理的意思,我們說過的是嗎?繩子編纂的簡冊,希望它牢固一點,不要翻兩下就斷、爛了,重新再編相當麻煩。所以當時古代找到最牢固的繩子,是用皮繩子做的。所謂:
       板書:韋編
       「韋」就是皮繩子,用皮繩子編的,表示這本書比較牢固。孔子晚而喜易,韋編怎麼樣?
       學生:三絕。
       板書:三絕
       教授:用皮繩子編纂的這部《易經》,孔子晚而喜易,喜歡讀,被他翻爛過三次,這是三絕。就指的非常的用功,而很熟讀這部書,叫三絕。用竹子寫完編起一個段落,我們叫它一編。它可以捲起成一卷,所以又稱:
       板書:卷
       「讀破萬卷書」的「卷」,就是這樣,卷是真正的卷。我們書上說的「學富五車」,那個車不是現在的卡車,是牛車、馬車。它裝的不是我們現在用紙印刷的課本,它是竹簡。五牛車、五馬車一捆一捆的竹簡,實際上不是太多。同學們你早就超過五車,真正的五車竹簡不是太多。附帶認識一個字,這個竹簡既是這樣的貴重,因為製作竹簡太麻煩了。
       板書:
       教授:所以把它放在小桌上,。是哪一個字?
       學生:典。
       板書:典
       教授:我們說的經典的典。表示這個書重要,放地上怕容易腐朽、斷爛,經典的典。說到這就認識了我們這「冊」,還附帶後面有一個字,看到嗎?「几」,放置物品的小几。把冊放到上面就是哪一個字?
       學生:典。
       教授:經典。複習一下這個「侖」字,上面是(集),底下是(冊),表示需要有次序,不可以紊亂。我們要深入的去明白它的讀音:
       板書:ㄌㄨㄣˊ
       ㄌㄨㄣˊ。ㄌㄨㄣˊ這個音,我們說過發音的時候,舌頭會怎麼樣?發這個ㄌ,打轉:
       板書:R
       像英文的這個字母(R)。
       板書:RR
       如果把兩個字母搞在一起,它轉得很多。西班牙文裡面稻米,它就用這個arroz,裡面轉了很多下,我們轉不好。這是說侖,為什麼用這個聲符(ㄌ)。由於用這個聲符的字,如:
       板書:淪
       「淪」漣。如:
       板書:輪
       車「輪」。如:
       板書:倫
       車輪很容易理解,圓的。淪漣,水波,一圈一圈擴大的水波,圓的。「輞水淪漣」:
       學生:「與月上下」。
       教授:真好!「與月上下」。《山中與裴迪秀才書》,還沒有下載下來的同學趕快下載,這篇東西你愈讀愈喜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多麼優美的夜景。好,這個「侖」也複習過了,沒有什麼問題吧,「侖」。剛才提到韋編三絕,使我聯想到太炎先生寫給我的太老師黃季剛先生五十生日的一幅對聯。上一聯寫:
       板書:韋編三絕今知命 黃絹初裁好著書
       黃季剛先生五十歲生日,他的老師太炎先生寫這幅對聯送給他,「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絹,古時候也用來寫,我們出土的有帛書《老子》,帛就是一種絹。這是太炎先生鼓勵他的愛徒黃季剛先生,說他是:你書已經讀得很好了,韋編三絕指黃侃,今知命,年紀不小了。知命幾歲?五十而知天命。這《論語》裡面我們看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接下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知命就指五十歲。所以這一聯的意思是說,黃侃你已經五十歲了,你書也讀得很好了,「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黃絹用來書寫的,絹、帛已經裁好了,你給我好好的著書。鼓勵他,勉勵他,策勵他,五十歲了,你書讀得很好了,該有著作傳世了。這是太炎先生給他的愛徒五十歲寫的一幅對聯。生日過後不久就碰到重九登高。重陽節哪一天?
       學生:九月初九。
       教授:重九,九月初九。季剛先生還帶著我的老師,林老師,他當時在南京,到城外登高。回來賦詩,還喝酒,重九那天,還寫了一首詩。他要寫詩的時候,老師(林老師)特別去找一張比較老舊的宣紙,「老師,這張紙很好,你寫」,他就寫了。沒有想隔二、三天,黃侃先生就過世了。所以寫的那首詩,後來林老師拿給太炎先生看,太炎先生幾乎要掉眼淚,他說這是季剛的絕筆,最後寫的。好,再看這個對聯,後來太炎先生很懊悔寫這副對聯送給黃侃。看一看,裡面有點玄機,是什麼?「絕命書」。冥冥中好像,這說不清楚。
       再我們看到簡冊,說到這個冊,它的製作相當麻煩,古人讀書很不容易,不是隨便你到新華書店花一點錢就買到一本書。古人讀書很不容易,「有福方讀書」,有福的人你才有機會讀書,一般老百姓沒有機會,看都沒看過。到這同學們有什麼疑問嗎?這都是很簡單的象形文字,簡冊,一片一片,象形畫出來。茶几,小桌子,就簡單畫個,這是象形文字。接下來翻到後面,樹師妳先幫我讀一遍,「箕」。
       學生讀誦:(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箕ㄐㄧ,箕是簸箕的象形。甲文像簸箕形,後演變到金文,下加丌,被借為語氣詞,本義為借義所奪,遂更制從竹之形聲字「箕」,以代本字。
       備註:《說文》:「所以簸者也。从竹,象形,丌其下也。」
       典籍所見:(1)簸箕。《禮記.曲禮》:「以箕自鄉而扱之。」(2)星座名。《爾雅.釋天》:「箕斗之間。」(3)屈膝坐,其形如箕。《漢書.陳餘傳》:「高祖箕踞罵詈。」
       常用詞:簸箕,箕踞。
       教授:看到甲文①或者甲文②,都是簸箕的象形。看過簸箕沒有?用過嗎?用過,我用過,簸箕就是這個樣子。它本來是簸箕的象形,後來:
       板書:
       原本是簸箕的象形,後來其下加一個聲符,這個是它的聲符,形聲字了。加了聲符以後,又被借為,我們稱它為什麼?語氣詞,其他的其。
       板書:其
       這是其他的其,被借為語氣詞。所以要用到本字簸箕的時候,怎麼樣?又加一個形符
       板書:
       我們現在寫成什麼?
       板書:箕
       認識這個字吧?又加了個⺮,它是形符,簸箕。看下一個字,「禾」。幫我讀一遍:
       學生讀誦:(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禾ㄏㄜˊ,禾是稻穀成熟時,稻穗下垂的象形。甲文、金文上象穗與葉,下象其根。小篆是從甲文、金文演變而來。
       備註:《說文》:「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段注:「上筆垂者象其穗。禾穗必下垂。」
       典籍所見:(1)穀類植物的總稱。《詩經.豳風》:「十月納禾稼。」
       禾是部首字,凡由禾組成的字,多與穀類有關,如:稻、稷、稼等。
       常用詞:嘉禾,禾苗。
       教授:看看甲文。
       板書:
       稻禾、稻穗成熟垂下來,到了我們現在寫成什麼?
       板書:禾
       禾。甲文演變到金文、到小篆,都還是很容易看出它一脈相承,到隸楷就比較不像了。下一個字,樹師讀一遍:
       學生讀誦:(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來ㄌㄞˊ,來是成熟麥子的象形。甲文上像麥穗,中像麥稈,下像麥子的根部。金文和小篆是從甲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周所受瑞麥來麰也。二麥一夆,象其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麰。」段注:「其字以∧∧象二麥,以象一芒。故云象其芒朿之形。」按:來、麥本是一字,實則麥字從夊,當是來去的本字。來本義是麥子,因被借為來去的來,其後用字之人,忘其本義為「大麥、小麥」的意思,只好借「从來从夊」的「麥」字,代表大麥、小麥。
       典籍所見:(1)至。《詩經.小雅》:「我行不來。」(2)還曰來,與往相對。《禮記.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3)未來,將來。《漢書.五行志》:「舉往以明來。」(4)還,返。《易經.雜卦》:「萃聚,而升不來也。」
       常用詞:到來,鑒往知來,寒來暑往,神來之筆。
       教授:同學們看看甲文這個「來」字。
       板書:
       它跟禾有些不同。同學們見過麥稈、麥子,稻麥的麥。也見過稻子嗎?水稻,這個比較常見。在南方,麥子比較少見。麥的稈子比稻稈子要硬,所以它沒有垂下來。()這兩個符號,像麥莢裡面兩粒麥粒,這個()。由它慢慢演變,到金文:
       板書:
       甲文、金文,到小篆又變了:
       板書:
       一個麥莢,兩個麥仁。所以《說文》怎麼說?「二麥一夆,象其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說文》說是周代麥子一個麥莢有兩個麥仁,這是很豐富的意思,是上天賞賜。所以,故借為行來,來往的來。是上天賞賜來的,所以借為行來的來。到此沒問題吧。然後看,它被借去當作什麼?
       板書:來
       來去的來。久借不還,賴皮。久借,大家一看它就是來去的來,不知道它是麥子。所以要用到麥這個意思的時候,他另造一個字:
       板書:夊
       夊。同學們翻開《說文》好嗎?看看這個部首。多少頁,先查到的同學:
       同學:二三五。
       教授:二三五頁,同學們找到嗎?許慎解釋:「行遲曳夊夊也,象人兩脛有所躧也。」所以這個夊有走的意思,對嗎?「行遲曳夊夊也」,有走。同學們看黑板這裡,這個本來是麥子,它被借為來去的來。來去的來,有走的意思。所以,後人底下加這個夊,用它來當來去的來,明白嗎?本義這是麥子,被借為來去,後人唯恐它意義不顯,加了一個夊,表示是行走、來去的意思。然後這個麥子,後人加這個夊的意思,是用來更加顯著來去的意思,更加把這個來去的意思顯著出來。不知什麼原因,有人又把它看作是大麥、小麥的麥,說這個來去的(來),說它是麥子。反過來說這個(麥子),說它是來去的來。這是這兩個字這樣的混淆、變化,來與麥。
       所以我們書本上說,在段注後面有個按語:「來、麥本是一字」,弄清楚這句話嗎?「來」和「麥」(和加夊的這個麥)本是一個字,本來都是來的意思。按語又說:「實則麥字從夊,應該是來去的本字。來本義是麥子,又被借為來去的來,其後用字的人,忘其本義為大麥、小麥,又借从來从夊的麥,代表大麥、小麥。」這是來與麥,這樣子一個情況。
       這個字到此有問題嗎?它本來是象形,像麥子的形狀,又認為是周代的時候上天賞賜的,一夆兩個麥仁是很祥瑞的。所以它這裡說的「周所受瑞麥來麰」,說它是瑞麰,很祥瑞的。這是「來」,本義是麥子,後來又假借,被借為來去的來。還有問題沒有?接下來我們進行下一個字,泉。樹師妳幫我讀一遍:
       學生讀誦: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泉ㄑㄩㄢˊ,泉是泉水從岩穴中湧出的象形。甲文、金文泉字,就是水從岩穴中流出的樣子,小篆是從甲文、金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段注:「同出而三岐。略似巛形也。」
       典籍所見:(1)泉水。《詩經.召旻》:「泉之竭矣。」(2)錢。《管子.輕重》:「今齊西之粟釜百泉。」
       常用詞:源泉,噴泉,思如泉湧。
       板書:
       教授:看我們甲文和金文相近,就是巖穴流出的泉水的一個象形文字。慢慢演變到小篆的寫法,《說文》它就說像水流出,怎麼樣?
       板畫:
       它認為這是成川形,下面這個筆畫,小篆「泉」下面這個筆畫,看著水流出成川形。而從金文、甲文,我們清楚看到它是象形,巖穴裡面涓涓的泉水,是嗎?這個沒有問題。翻過來,樹師妳讀:
       學生讀誦:甲文 金文 川小篆。川ㄔㄨㄢ,川是河流的象形。
       備註:《說文》:「貫穿通流水也。《虞書》曰:「濬ㄑ(ㄐㄩㄣˋ)巜(ㄎㄨㄞˋ),距川。」言深く巜之水會為川也。」按:「く」為小水流,「巜」為較大水流,「川」為更大的水流。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川字,兩邊為河岸,中間為水流之形。(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河流。《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或《禮記.孔子閒居》:「山川出雲。」(2)常常,表時間。《禮記.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川是部首字,凡由川組成的字,多與水和陸地有關,如:州、邕、坙等。
       常用詞:川流不息,海納百川,一馬平川。
       教授:看看甲文演變到金文,然後從金文再演變到小篆,小篆再演變到隸楷,這一系列的變化我們很清楚看出。河川在《說文》裡面,它用「貫穿通流水也」。
       板書:穿 川
       同學們把這兩個字《說文》的反切查出來,哪位同學先查到了,就請你到黑板前面把它寫下來。
       板書:穿:昌緣切,十四部。川:昌緣切,十三部。
       教授:其他同學都動手查過了嗎?
       學生:查過了。
       教授:跟黑板上的一樣嗎?
       學生:一樣。
       教授:《說文》說「川」,貫穿通流水也,用這個「穿」解釋這個「川」,這就是我們早上說過的聲訓,用字音相同或字音相近的字來解釋。
       板書:聲訓
       聲訓,訓是解釋,聲就是字音,用字音相同、相近字來解釋叫聲訓。為什麼我也說過,同學們能告訴我嗎?
       學生:聲義同源。
       教授:真好!聲義同源。
       板書:聲義同源
       很高興同學們一下都能說出是聲義同源。一個字的字義,它是源自於它的字音,聲義同源。誰說的?段玉裁,註我們這本書的段玉裁。段注,聲義同源。再回頭看「川」這個字,我們翻到《說文》,它說「貫穿通流水也」,是嗎?
       學生:是。
       教授:他用這個「穿」來解釋這個「川」。我們查它的反切,這兩個字怎麼樣到底?一個十四部,一個十三部,表示它的韻不同。它的聲紐一樣嗎?
       學生:一樣。
       教授:不必查了,因為它反切上字一樣,都用「昌」字。但是我希望你查一下,它是哪一個紐?
       學生:穿紐。
       教授:查得真快。哪一紐?
       學生:穿紐。
       教授:是穿紐,對。我還希望同學們多翻一下,找到那個表,四十一聲紐,找到嗎?
       學生:找到。
       教授:這個「穿」在四十一聲紐裡面,本身它就是聲紐,照、穿、神、審、禪,是嗎?連在一起的,前面是照,穿,看到沒有?
       學生:看到了。
       教授:照、穿、神、審、禪,「穿」本身就是聲紐。以後這個四十一聲紐表我們會常常用到。黃季剛先生他本身,當然「昌」屬於什麼紐他都已經背得爛熟。所以要求他的弟子林老師林先生也要把反切上字,這群字屬於什麼紐能夠背熟。不必像我們現在初初還要翻,還要慢慢找。一看到反切就知道屬於哪一個紐。這是我們講到這個川,又等於重複了一下早上我們說過的。早上我們講的什麼字?羊跟祥,那也是聲訓。
       再看到下一個字,這個我們常見的字,山。我們這裡窗戶打開,開窗見山。甲文、金文相近,然後再演變到小篆,再演變到我們現在隸楷。樹師妳幫我讀一遍:
       學生讀誦:(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山ㄕㄢ,山是三座山峰的象形。甲文、金文像三峰並立。小篆是從甲文、金文演變而來。
       備註:《說文》:「有石而高。象形。」
       典籍所見:(1)山嶽。《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又《禮記.孔子閒居》:「天降時雨,山川出雲。」
       山是部首字,凡由山組成的字,多與山有關,如:岱、崇、峻等。
       常用詞:氣吞山河,錦繡河山,高山流水,開門見山。
       教授:常用詞是開門見山,剛才我們說什麼?
       學生:開窗見山。
       教授:我們這個地方真好,開窗就見山,當然開門也見山。三座山峰,把《說文》的山字翻開,找到嗎?
       學生:找到了。
       教授:「宣也。謂能宣散气,生萬物也,有石而高。象形。」他用宣來解釋山。大家再把山的反切記下,然後再翻宣的反切,都找到了嗎?反切,山和宣。
       板書:山:所閒切,十四部。宣:須緣切,十四部。
       山,宣也,這也就是我們說的聲訓。怎麼知道這兩個字聲韻的關係?就是要同學們查它的反切,段玉裁的十七部裡面第幾部。這兩個字,段注裡面說都是十四部,表示是疊韻,韻相同。「所」跟「須」,這個反切的上一個字「所」屬於疏紐,莊、初、牀、疏。「宣」,反切的上一個字,須緣切,上一個字「須」,你對照四十一聲紐表,屬於精、清、從、心的心紐。一個是疏紐,一個是心紐,表示這兩個字聲怎麼樣?聲不相同,它不是雙聲,它只是疊韻。
       我們說過,這兩個字如果是同音,同音是怎麼樣?上字要同紐,下字要同部,那這兩個字就是同音。兩個字如果同音,或者像現在這兩個字是疊韻,或者是雙聲,它都可以通假,記得嗎?原因是聲義同源。說到這,同學們有問題嗎?
       學生:有。
       教授:妳說。
       學生:老師,山和宣,它的意思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教授:這是語根,語根是太炎先生說的,語言的根基叫語根。字根不一樣,字根是指的形聲字的聲符,字根。山與宣是語根,有疊韻的關係。之所以用宣來訓這個山字、來解釋這個山字,在《說文》本身,後面它繼續說什麼?「山,宣也」,接下來它繼續說什麼?山川的氣,在我們看來,好像是從山裡面宣出來的。所以《禮記》裡面說到「山川出雲」。
       所以開吉師問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山和宣,它如何有什麼關係?我們說這是相當相當的深入的問題。在聲韻學上,這方面就是要追溯它的語根。什麼叫語根?是章太炎先生說的,語言的根基,是發音的部位,要麼聲、要麼韻要有相同,語根。語根相同的字,字義必然相近,甚至相同。再對照段玉裁說聲義同源,太炎先生說語根,語言的根基,如果相同,字義必然相近,甚至相同。山與宣既然是疊韻,表示它語根在聲韻上有疊韻這層關係,所以在它的字義上必然可以相通,我們只能回答到這為止。至於要再細細追查,宣跟山好像沒什麼太大關聯,這個問題是相當的深入。我們只能解釋到剛才我說的,語言的根基相近,就是同音或者疊韻,或者雙聲,就說這兩個字語根相近、相同。語根相近、相同,段玉裁說聲義是同源,它就是字義上這兩個字,語根相同這兩個字,它就可以通假,字義相近。我們現在看來宣跟山好像沒有任何關聯,再真正追溯到最早語根的時候,它一定是必有關聯的。
       本來從字根追溯這比較容易,從語根追溯就比較麻煩。我們現在能理解的,我們人類,我們的先民,我們老祖先,在沒有語言之前,只有幾個簡單的聲音來表達他內心的意思,互相溝通。我說過,用什麼聲音表達大的意思?
       學生:大的聲音。
       教授:用什麼聲音表達小的意思?
       學生:小的聲音。
       教授:什麼是小的聲音?
       學生:齒音。
       教授:齒音。用什麼聲音表達剛才我們這裡有個字「侖」?表達圓轉的意思?那就是他嘗試了很多聲音,發現這個「ro」這個聲音,舌頭在裡面滾動,就拿來代表圓的,車輪、淪漣。那你說人倫又不是圓的。人倫的倫,由圓轉引申為有秩序、有規則,人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秩序、有規則的,是人人必須共同遵守的。這是說語根。我們先民最早,沒有語言之前,他只有幾個簡單的聲音。我們現在能理解那幾個簡單的聲音,情況如何?就不外乎我們一再的說,大的聲音代表大的意思,小的聲音代表小的意思,圓轉的聲音代表圓轉的意思,這是明確可以了解的。我們也舉過例,喉音是大的,譬如現在:
       板書:洪
       大的水。
       板書:宏
       大的房子。
       板書:弘
       大的什麼?弓箭。這些喉音,ㄏㄨㄥˊ。還有:
       板書:鴻
       都是大的意思。這個大房子,你如果叫它「細」,人家懂嗎?細是什麼?細是很細、很小。所以,用大的聲音來表達大的意思,用小的聲音來表達小的意思。我們也說明過這是喉音,聲韻學上這是喉音。小的聲音是什麼?
       學生:齒音。
       教授:齒音。
       板書:ㄐ、ㄑ、ㄒ
       注音符號裡面這幾個齒音,ㄐ、ㄑ、ㄒ。舌尖抵住兩齒,氣流出來很小,怎麼發都發不大,ㄐ、ㄑ、ㄒ。由它們所衍生的這一群字,詳、細,這都是這群字;分析的析,也都是這群字。所以,齒音代表小的意思,喉音代表大的意思,圓轉的聲音ro,代表圓轉的意思。這是我們能夠了解的,先民最早(還沒有語言之前)用幾個簡單的聲音,原則應該是這樣。你們認同嗎?
       學生:認同。
       教授:有疑問嗎?那好。由最早先民這幾個聲音,經過很長時間,進化為語言。這不是三年五年,可能三千年、三萬年,先民進化它過程非常的慢。原來只有幾個簡單的聲音,加上他的手勢、姿勢來表達他的意思。慢慢由這幾個簡單聲音發展為一系列的語族,這一族、這一群。我們現在又反過來,從這一群裡面的一個字,山和宣,要來追溯它最早,這很艱難,這不太容易,我們只能說出它的原理。這是字根相同,包括雙聲、疊韻,聲義同源,清楚嗎?好,我們今天暫時說到這,下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