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沙门释成观撰注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
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问说。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作耶?为不作耶?为事耶?为因耶?为相耶?为所相耶?为说耶?为所说耶?为觉耶?为所觉耶?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
【注释】
“三藐三佛陀”:“三藐”,正等。“三佛陀”,正觉。合为:正等正觉,即正觉之性,在此指佛法身。
“如来自性”:如来正觉之性,亦即法身。
“恣所欲问”:“恣”,随意,任意。
“如来应供等正觉”:亦是指法身。
“为作耶?为不作耶”:为修持造作而得耶?为不修持造作而有耶?
“为事耶”:“事”,果。
“为相耶?为所相耶”:“相”,能作相。“所相”,所作相。所作相即生住异灭四相。
“为觉耶?为所觉耶”:“觉”,能觉之智。“所觉”,所觉之理。
“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异”与“不异”,即一、异,或同与别。谓如来法身,与以上所说之作及不作,乃至觉或不觉等辞句,是一还是异,同还是别?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解“说”如来“三藐三佛陀”法身之性相,令“我及”其“余”诸“菩萨摩诃萨”,能“善”了知“于如来”正觉法身之“自性”,如是“自觉”悟已,复能“觉”悟“他”,自他皆得大利。“佛告大慧:恣”汝“所欲问”者,“我当为汝随所问”而解“说”之。“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之法身,“为”修持造“作”而得“耶?为不”待修持造“作”而有“耶?为”在修行之“事”(果)“耶”?抑“为”在修“因”中“耶?为”能作“相耶”?抑“为所”作“相耶?为”能“说”之人“耶”?抑“为所说”之法“耶?为”能“觉”之智“耶?”抑“为所觉”之理“耶”?如来法身与“如是等辞句,为”与之“异”,或“为”与之“不异”?
【诠论】
涅槃是所证之法,如来是能证之人。佛在前既说明了涅槃,大慧已领其旨,故在此更进一步问能证之如来。三藐三佛陀,义为正等正觉,又称正遍知。正遍知之义为正知与遍知。正知则知于中,遍知则知于边;正知于中以自利,遍知于边以起用利他。佛既应允大慧之请,故大慧以如来之三号为问:如来、应供、正遍知。此三号即是佛之三德,圆摄三谛:如来即是法身德,摄中谛;应供即是解脱德,摄俗谛;正遍知即般若德,摄空谛。
如来之通号有十个,在此只特问此三者的原因,为此三号乃十号之要。又,此法身三德秘藏,虽为诸佛之所自证者,然而此三德,亦是一切凡圣所共有;但是凡愚我执情坚,故无法契入、证得;是故佛于诸经中说“人法空无自性”,以破其执。所谓无自性者,是指无妄我坚执之性,以显有如来法身真我之自性,令众知有所证者。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过故。
大慧,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无常故,一切事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所不欲。
若非所作者,无所得故,方便则空,同于兔角、槃大之子,以无所有故。
大慧,若无事无因者,则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则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间言说,若出四句者,则不堕四句;不堕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来句义亦如是,慧者当知。】
【注释】
“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因”:此是省辞,其义具说应为:如来应供等正觉法身之相,如是等辞句,俱非可说,以如来法身,非可说是果,亦非可说是因;非作,亦非不作;非相,亦非所相;乃至非能觉,亦非所觉。
“俱有过故”:谓以此等二边之辞句,来描述如来之性德,则俱有过失:若谓是因,则失于果;若谓是能,则失于所。
“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若言如来法身是事果者,则法身即或成为作法,或成无常性,如是如来法身应坏。
“无常故,一切事应是如来”:以如来法身既是无常,则一切事皆应是如来法身,以一切事皆无常故。
“我及诸佛,皆所不欲”:“不欲”,不乐、不许如是不正之言,以其害道也,兼且谤佛。
“无所得故,方便则空”:若言都无所得,则一切所修智慧方便,便空,落于断灭。
“槃大之子”:“槃大”,石女。
“若无事无因者,则非有非无”:此下显正说。“无事无因”,即非事非因。谓若能如实知如来法身非因亦非果,则知法身非有非无,而离于有无。
“出于四句”:“出”,超过。
“一切如来句义亦如是”:一切如来所说法句之义,亦如是,离于四句,离一切相,以一切如来皆称性而说故。“如来句义”,亦可说是如来十号之句义。
【义贯】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法身之相,“于如是等辞句”,俱非可说,以如来法身既“非”可说是“事”果,亦“非”可说是修“因”,非作亦非非作,非相亦非所相,乃至非觉亦非所觉等。“所以者何?”以此等二边之句“俱有过”失“故”。
“大慧,若”言“如来”法身“是事”果“者”,则法身即“或”成为“作”法,“或”成“无常”性;如来法身既是“无常故”,则“一切事”皆“应是如来”法身。如是不正之言,“我及”十方“诸佛,皆所不欲”不乐闻说,以其害道故。
“若”言如来法身“非所作者”,则无体性,故一无所得,以执“无所得故”,则如来无量劫所修智慧“方便则空”,落于虚妄,无量功德“同于兔角、槃大”(石女)“之子,以”皆虚妄“无所有故”,是故法身与彼等辞句非一、非异。
“大慧,若”能如实知如来之法身本“无事无因”(非果非因)“者,则”能知法身“非”可说“有”、亦“非”可说“无”,离于有无;“若非有非无,则”超“出于四句”之妄计;所言“四句者,是世间”妄想“言说,若”超“出四句者,则不堕”于凡夫“四句”之妄想;以“不堕四句”妄想“故”,则得离四句、绝百非,离妄显真,法身真我于是乎全现。是为“智者所取”;我之所说如是,十方“一切如来”十号之“句义”及其所说法“亦如是”,离于四句,离一切相,显如如法性,有“慧者当”如是“知”。
【如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当知此义。无我性是无我,一切法有自性,无他性,如牛马。大慧,譬如非牛马性,非马牛性,其实非有非无,彼非无自性。
如是大慧,一切诸法,非无自相,有自相,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无生、无自性,当如是知。】
【注释】
“无我性是无我”:“我性”,是我执之性。以诸法之中,各各无有我执之性,所以说诸法无我,并非无有诸法之自性,而称为法无我。例如色阴,并不自念言:此是我,而执为我:受阴亦不自念言:此是我,而执为我;如是乃至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法,一一诸法皆不自念言:此是我,而执为我;以诸法皆无此我执之性,故说诸法无我,并非说色阴无色阴之自性相,或受阴无受阴之自性相,但是色阴等诸法不执其自性相为我而已,故称诸法无我。
“一切法有自性,无他性,如牛马”:一切诸法皆各有其自性,而无他法之性,譬如牛马,皆各有其自性,而无其他动物之性。
“譬如非牛马性,非马牛性”:譬如牛无马之性,马亦无牛之性。
“其实非有非无,彼非无自性”:牛马之性,其实虽非有非无,离于有无,然彼牛马并非无牛马之自性;正如如来法身之性,虽离有无,非有非无,然亦非无法身之自性;而一切诸法亦如是,虽离有无,然亦非无其各自之自性。
“一切诸法,非无自相,有自相”:一切诸法亦复如是,非无自相,确有自相。然此自相,乃真如随缘,而作为一切法之真体,成就所谓诸法寂灭相之相,非妄执一切法差别之自相也。
“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然此诸法之中,真如自相,唯佛菩萨,乃能究尽,非诸邪小能知。何以故?以邪小之见,虽了无执法之我,而不知诸法之中有真实之自性,这是由于愚夫为妄想分别所蔽故。
“如是一切法空、无生、无自性”:谓我所说之“法无我”既如是,则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自性,悉亦如是。以一切法空,而如来之性不空;一切法无生,而如来之性乃生;一切法无自性,而如来有常住清净之自性。
【义贯】
“如我”昔“所说”者:“一切法无我,当”善“知此义”,以诸法中“无”有“我”执之“性,是”故说诸法“无我”,非是无有诸法自性也;“一切法”皆各“有”其“自性”,而“无他”法之“性”,譬“如牛马”,牛有牛性,马有马性,皆各有自性,无他性。“大慧,譬如”并“非牛”有“马性”,亦“非马”有“牛性”,牛马之性“其实”虽“非有、非无”,离于有无妄计,然“彼”牛马“非无”各“自”之“性”。
“如是,大慧,一切诸法”亦复如是,“非无自相”,确“有”真如“自相,但”此诸法中之真如自相,“非”是“无”真“我”(不见真我)之“愚夫之所能知”,何以故?“以”愚夫为自心“妄想”分别之所蔽“故”。我所说之法无我义既“如是”,则“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自性”,悉亦如是。(一切法无我,而如来有真我;一切法空,而如来之性不空;一切法无生,而如来之性乃生;一切法无自性,而如来有常住真性),“当如是”了“知”。
【如是如来与阴,非异非不异: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若异者,方便则空,若二者,应有异,如牛角相似故不异;长短差别故有异,一切法亦如是。】
【注释】
“如是如来与阴,非异非不异”:如来法身与五阴,亦复如是,非一非异。
“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如来法身若不异于五阴,则应是无常,以无常是所作法,而所作法即是生灭无常之法。因此法身与五阴非一(非不异)。
“若异者,方便则空”:“方便”,指度生方便之相。谓若如来法身为异于五阴者,则如来一切智慧方便即空,则无全体起用,方便益物之相,所以法身与五阴非异。又,方便亦可指修行之方便。此则谓,若法身与五阴是异者,以法身无相,而五阴有相,即成二法,互不相干,则五阴虽自修行,而于法身终无所益,因此说“方便则空”。
“若二者,应有异”:如来法身与五阴若是二而非一者,彼此应有绝然相异之处。
“如牛角相似,故不异”:如牛之二角,本一体之所生,互相类似,故不异。法身与五阴亦如是,本乎一真,互相类似,故是不异。
“长短差别故有异”:牛之二角虽相似而不异,然其长短等相,确有差别,故亦是有异。法身与五阴亦如是,法身无相,五阴有相;法身常住,五阴无常,故有异,是故非不异,如牛之二角,确有差别之相。
“一切法亦如是”:一切法亦如是,本乎一真,非一非异。
【义贯】
“如是如来”法身“与”五“阴”亦是“非异、非不异:”如来法身“若不异”于五“阴者”,法身“应是”与五阴一样“无常;若”如来法身“异”于五阴“者”,则如来无量劫来一切自修利他之“方便则”落“空”,毫无所成,以二者不相干故。又,法身与五阴“若”是“二”而非一“者”,彼此“应有”绝然相“异”之处。然法身与五阴二者,却“如牛”之二“角”,本一体所生,互“相”类“似,故”是“不异”(法身与五阴亦如是,本乎一真,互相类似故不异)。然牛之二角“长短”等相,各有“差别,故”是“有异”,(法身与五阴亦如是,法身无相、常住,五阴有相、无常,故是有异,非不异,如牛之二角)。“一切”诸“法”悉“亦如是”,本乎一真,非一非异,而有一异。
【大慧,如牛右角异左角,左角异右角,如是长短种种色,各各异。大慧,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
【义贯】
“大慧,如牛”之“右角异”于“左角,左角异”于“右角,如是长短”及“种种色”相,“各各”互“异”,然以左右角形像相似,故亦不异;是故左右角非异非不异。“大慧,如来”法身之“于”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亦如是,“非异、非不异”。
【诠论】
前面谈如来法身与五阴为非一、非异,此节则更引申而言:法身不但与五阴、乃至与十二入、十八界亦非一非异。
【如是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以解脱名说:若如来异解脱者,应色相成,色相成故,应无常;若不异者,修行者得相,应无分别,而修行者见分别,是故非异非不异。】
【注释】
“如是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解脱”,即涅槃。谓如来法身与涅槃亦如是,非异非不异。
“如是如来以解脱名说”:以如是故,如来法身乃以涅槃解脱之名,而说名为如来。亦即:以得涅槃解脱故,而称如来。
“若如来异解脱者,应色相成”:若如来法身异于涅槃者,法身应由色相所成,以涅槃是无相故,而法身既与之相异,应是由色相所成。
“若不异者,修行者得相,应无分别”:“得相”,得果之相。“应无分别”,与修因应无分别。谓若法身与涅槃不异者,则无能无所,因果不分,修因证果应无分别。
“而修行者见分别”:而修行者现见有修因与得果之分别,有能证所证之分别,是故法身与涅槃非不异。
【义贯】
“如是如来”法身与涅槃“解脱,非异、非不异”,以“如是”(非异非不异)故,“如来”法身得“以”涅槃“解脱”之“名”而“说”名为如来:“若如来”法身“异”于涅槃“解脱”之无相“者”,如来法身“应”是由“色相”所“成”,法身既由“色相”所“成故,应”是“无常”,然法身非是色相所成,亦非无常,是故如来法身与涅槃非异。“若”法身与涅槃解脱“不异者”,则无能所之分,因果不分,修因证果应无分别,因此“修行者得”果之“相”与其修因,“应无分别,而修行者”现“见”有能证所证、修因与得果之“分别”,故知法身与涅槃非不异,“是故”法身与涅槃“非异、非不异”。
【诠论】
此节之前,说明如来法身与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世间法,非异非不异;此节开始,为说明如来法身与出世间无为法,非异非不异。首先阐明的是如来法身与涅槃解脱非一非异,亦即是说,法身德与解脱德,非一非异。下一节则阐明法身德与般若德,非一非异。
【如是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
【注释】
“智及尔焰”:“智”,为能知,指始觉,乃般若之智。“尔焰”,为所知,在此指本觉,乃法身。以始觉觉知本觉,即得始本契合,证唯一究竟觉体。
【义贯】
“如是”能知之始觉“智,及”所知之“尔焰”(本觉),始本契合,唯一究竟觉体,故“非异、非不异”。
【诠论】
如前所说,上节谈解脱与法身不一不异,本节谈始觉与法身(本觉,在此称尔焰)非一非异。以得解脱,故能证入本觉:盖以始觉智,发明心地,觉至心源,始本契合,证唯一究竟觉体,了无能所之相,所以始、本非一、非异。此节乃为省文,按照前面经文,全文大致应为:“若谓本觉之法身与始觉之智异者,则始觉虚功,本觉无证;今既有证,且知始本本一体,故非异。若始觉智与本觉法身不异者,应无能所,今既有能证之智,证于所证之本觉,故非不异。是故始觉与本觉法身,非异非不异。”这是回答前面大慧所提“觉所觉”之难;这也是佛一项一项分别解答大慧之难的最后一项。以下是总结。
【大慧,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者,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阴非异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故,悉离一切量;离一切量,则无言说;无言说,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灭,则寂灭;寂灭则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离一切根量。】
【注释】
“非相非所相”:非能赋与相者,亦非所赋与之相。
“非阴非异阴”:非即是五阴,亦非异于五阴。
“悉离一切量”:“量”,一切言思所及者,皆称为量。离一切量,即是言思路绝,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离一切量,则无言说”:以离一切言思之量,则事量灭;事量灭,则真妄两忘,故无言说。
“无言说,则无生”:无言说,则入离言境界,证离言法性;以法性无生,故证无生之智。
“自性涅槃,则无事无因”:诸法既自性涅槃,则不更涅槃,否则即是古人所谓:“头上安头”,或:“将佛求佛”;是故无事无因可说,无有少法可得。
“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以一切虚伪皆由众生自妄想心攀缘而生。“虚伪”,指一切戏论之法。
“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出过一切虚伪”,即是离妄,离妄则证真;真者真如也——既证真如,故是如来。
“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此处“佛陀”两字重复,其义为如来之觉,不可复极,已到了穷微尽化的绝妙之处。亦即:如来之觉,已至极处。
【义贯】
“大慧”,若始觉“智及”本觉“尔焰”(法身)究竟一体,而“非异非不异者”,则此体“非常非无常,非”能“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能“觉非所觉,非”能赋与“相”者,亦“非所”赋与之“相,非”即是五“阴”,亦“非异”于五“阴,非”能“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以“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离于一异、俱不俱等四句之量“故”,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悉离一切”言思之“量”;以“离一切”言思之“量,则无言说”;以“无言说”故,“则”证“无生”;以证“无生”故,“则无灭”;无生“无灭,则”本自“寂灭”;本自“寂灭,则”证“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则”彻见“无事无因”等相;见“无事无因,则无”有“攀缘;无”有“攀缘,则”超“出过”于“一切虚伪”不实戏论之法;以超“出过”于“一切虚伪”故,即达于真如实在之性,“则是如来”法身;“如来”法身“则是三藐三佛陀”正等觉体。“大慧,是名”为“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则是永“离一切”心意意识诸“根”度“量”境界。
【诠论】
此节最后又再重言:“三藐三佛陀佛陀者,离一切根量”的原因为:菩提涅槃,今既已显,恐行人仍用心推度,而堕在正位之中,故佛再一次咐嘱其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悉离诸根量,无事亦无因,已离觉所觉,亦离相所相。
阴缘等正觉,一异莫能见,若无有见者,云何而分别?
非作非不作,非事亦非因,非阴非在阴,亦非有余杂;
亦非有诸性,如彼妄想见;当知亦非无,此法法亦尔。】
【注释】
“悉离诸根量”:此指如来法身,悉离一切诸根度量。“根量”,亦即见闻觉知之境界。
“阴缘等正觉,一异莫能见”:“阴”,五阴。“缘”,界入等攀缘之缘。“等正觉”,即法身。谓正觉法身与阴界入生死苦道,无有一异之相可见。
“非作非不作”:指诸佛如来之三德秘藏,乃非作法,亦非不作法。
“非阴非在阴”:非离阴、非在阴。
“亦非有余杂”:“余杂”,邪小过咎之法。
“当知亦非无”:法身虽离一切相,然而亦非无实相可见。
“此法法亦尔”:“法法”,各各法,诸法。“尔”,然,如是。谓法身如是,而此诸法亦然,皆离于相,而亦非是无,以染净皆是一如所现故。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法身“悉离”一切“诸根”度“量”境界:于中“无事”果“亦无因”(非果亦非因),“已离”能“觉、所觉,亦离”能“相、所相”,离一切诸相。
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等众能“缘”所缘之生死苦道,及如来“等正觉”之法身,其“一”与“异”,实“莫”有“能见”者;既无能见,何有所见?“若无有”能“见”及所见“者”,愚夫“云何而”凭空起种种妄计“分别”?
诸佛如来三德秘藏乃“非作”法、“非不作”法,“非事”果“亦非因,非”离五“阴、非在”五“阴,亦非有”邪小“余杂”过咎之法,究竟清净,离一切相,以三德本净故。
“亦非有诸”妄计之有无、一异等“性,如彼”愚夫自心“妄想”所“见”者;虽离诸相,然而“当知亦非无”实相可见。如来法身如是,“此”世间之“法法亦尔”,皆离于相,而亦非无,以染净皆一如所现故。
【以有故有无,以无故有有;若无不应受,若有不应想。
或于我非我,言说量留连,沉溺于二边,自坏坏世间。
解脱一切过,正观察我通,是名为正观,不毁大导师。】
【注释】
“以有故有无,以无故有有”:以有“有”,故有“无”;以有“无”,故有“有”。亦即:若成立有,即是成立无;若成立无,即是成立有,以有无相待而成故,是故有无二见相待而成,皆无自体。
“若无不应受,若有不应想”:以有与无相待而成,皆无自体,是故若见愚夫建立无见,则不应摄受;若见其建立有见,亦不应作想。“想”者,念也,分别也。
“或于我非我,言说量留连”:“非我”,无我。谓凡愚或以不了法性,而于如来所说之真我与无我,取著言说之量,而留连不舍。
“解脱一切过,正观察我通”: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察我所通之一切法唯心现量。
【义贯】
愚夫“以”妄建立“有”见,“故有‘无’”见,“以”妄建立“无”见,“故有‘有’”见,以有与无相待而成故,是故有、无皆无自体,因此“若”闻“无”见,则“不应”摄“受,若”闻“有”见,亦“不应”随而起念作“想”。
诸凡愚“或”以不了法性,而“于”如来所说之“我”与“非我”,虚妄取著“言说”之“量,留连”不舍,因而“沉溺于二边”之见,“自坏”且“坏世间”人之善根。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察我”所“通”之一切法唯心现量,“是名为正观”,如是则能“不毁”谤如来“大导师”,以言如来为有为无,为常无常、一异等,皆是谤于如来故。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修多罗,摄受不生不灭;又世尊说: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云何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为是如来异名?
佛告大慧:我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
【注释】
“如世尊说修多罗,摄受不生不灭”:“摄受”,指摄取的动作而言;若说指能摄取及所摄取者,亦可通;然依经义,以前说为胜。此谓:如世尊于诸经中,处处诠说“摄受”这一事,本身即不生、不灭。亦即:既然摄受之事不生不灭,则能摄受及所摄受之根尘等一切法,亦皆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如来”,指法身。
“云何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谓世尊是否因为根尘诸法皆是无性,而说不生不灭?若如是而说不生不灭者,则不生不灭即堕于无见。“无性”,即无法。
“为是如来异名”:此句是节文。谓抑为由于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而说不生不灭?若如是者,则不生不灭便堕有见。在此句与前句,大慧之意为:无性即是无法,而如来异名即是有法,若依无性(无法)而说不生不灭,即落断见;若依如来异名而说,即堕有见,岂非佛之不生不灭,便堕于有无见了吗?
“我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我所说的不生不灭,其境界是有无二品皆不现。“现”,显现,生起。以有与无皆不生起,故是究竟的不生不灭。“有”不现,则不生;“无”不现,则不灭,故是真不生不灭。又,不生则不是有,不灭则不是无,因此非是有无。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之“修多罗”中,处处分别诠释能“摄受”之根、所摄受之尘,及摄受之动作,皆“不生不灭;又世尊说:不生不灭是如来”法身之“异名。云何世尊”作如是说?是否“为”由于根尘诸法“无性故”,而“说不生不灭”?若如是者,则不生不灭即堕于无见;抑“为是如来”之“异名”,而说不生不灭?若如是者,则不生不灭即堕于有见。
“佛告大慧:我”所“说”之“一切法不生不灭”,其境界为“有无”二“品”皆究竟“不现”起,故是真不生不灭,是故不堕有无见。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则摄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愿为说。】
【注释】
“摄受法不可得”:能摄受及所摄受之法,皆不可得。大慧之意为:若能摄受及所摄受之法皆不可得,便不得言有一切诸法,既无一切诸法,便是无性。
“若名字中有法者”:此谓:既然一切法皆无实性,便是但有名字,则如来之名,亦将如是,但有名字,并无其实。若如来之名字中,为有实性,则此实性又将是什么?
【义贯】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诸“法不”曾“生”起“者,则”能“摄受”及所摄受之内外诸“法”皆“不可得”,如是则不得言有一切诸法,因此,一切法皆是无性,以根尘等“一切”诸“法”皆“不”曾“生故”;是故一切法便无实,但有名字,而如来之名字亦如是,并无其实;“若”如来之“名字中”为“有”实“法者”,此实法为何?“惟愿”世尊“为”我解“说”。
【诠论】
大慧在此所说的要义为:既然一切诸法不生,则于其中定无少法可得;若一切法中无有少法可得,则又说谁是如来之异名?亦即:名字之下,并无所名之实;若如是者,则如来法身同彼根尘,皆悉无性。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非无性,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亦不待缘故不生不灭,亦非无义。】
【注释】
“我说如来非无性”:我说如来之法身非是无性。“无性”,即无法。
“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法身亦非同于由不生不灭所摄之其他一切法。因为不生不灭有二种差别:法身之不生不灭,及诸法之不生不灭。法身以自体亘古湛然灵常,而称不生不灭。诸法以缘生无性,而称不生不灭。此二种不生不灭名虽同,而其内涵则大异其趣。质言之,即诸法以无常而言不生不灭,法身以有常故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名同,而所代表之意义不一样。
“亦不待缘故不生不灭”:法身亦不待余缘而显,故不生不灭,以法声绝待、离缘故。
“亦非无义”:法身亦非空无义,乃有其自体。
【义贯】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作是问,“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其义。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法身,“非”是“无性,亦非”同于由“不生不灭”所“摄”之其他“一切”诸“法”;法身“亦不待”余“缘”而显“故不生不灭”,以法身绝待离缘故;法身“亦非”空“无义”,乃有其自体。
【大慧,我说意生法身如来名号,彼不生者,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住菩萨,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来异名。大慧,譬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无自性。】
【注释】
“我说意生法身如来名号”:“意生法身”,即意生身。以如来法身如意自在,故意生身即是如来法身之名号。
“彼不生者”:“不生”,指不生而生。谓意生法身实不生而生,生而实不生。
“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住菩萨,非其境界”:谓意生法身不生而生,生而不生之境界,不但凡、外、邪、小不能了知,即七住地之菩萨亦不能知。“七住”,即七住地,亦即七地。以意生身,乃八地菩萨证无生忍后,而现之微妙意生身,其实则是无生示生,生即无生,此境界,七地犹不能了,何况凡愚邪小?
“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此为帝释天之诸异名。帝释天之名有多种,其中之一为:释迦、提桓、因陀罗(Sakra Devānām Indra),简称释提桓因。释迦义为能,或能仁。提桓,又译为提婆,义为天。因陀罗义为主、或帝。合起来之义为:能仁天主、或能仁天帝。“不兰陀罗”,与憍尸迦同为帝释昔为人时之名。《大涅槃经》曰:“如帝释,亦名憍尸迦,亦名富兰陀罗。”
【义贯】
“大慧,我说意生法身”即“如来”之“名号”,以如来法身如意自在故。“彼”意生法身“不生”而生,生而不生之深密微妙境界“者”,于“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乃至“七住”地“菩萨”皆不能了,以“非其境界”故。“大慧,彼不生”不灭因此“即”是“如来异名”之一。“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皆“各有多名”,然“亦非”因有“多名而有多”体“性,亦非”因有多名而“无自”体“性”;如来法身亦然,非因有多名而有多性,亦非因有多名而无自体性。
【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
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纽者,有知自在者,有知胜者,有知迦毗罗者,有知真实边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主者,有知无生者,有知无灭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谛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无相者,有知解脱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
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不增不减,此及余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
【注释】
“娑婆世界”:即娑婆世界。义为堪忍。以此世界众生堪忍痛苦,不求出离故。
“阿僧祇”:梵语Asamkhya,译为无数或无央数。“阿”,为无;“僧祇”,为数。阿僧祇为数之极,若以万万为一亿,以亿万为一兆来计算,则一阿僧祇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以数学方式表之,即为∶1047,亦即10后面再加四十七个零。
“而不解我如来异名”:而不了解彼等诸名,皆为我如来之异名;亦即,名虽无数,而我如来体实一。
“毗纽”:梵名Visnu,又作韦纽,微瑟纽,为那罗延天或自在天之别名。
“迦毗罗”:佛生于此城,故以城为名。
“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不增不减”:如是多之名号,只要举出一名,便摄诸法名;而名号虽多,体无增减:在多不增,在一不减。
“如水中月,不出不入”:月比喻为佛应身,水比喻众生之心:若众生心净,如来即应现,如月出现于水;然而月实在空,而其影相却普现于一切净水中,月实不从空而下,故是“不入”,亦不离水而能得见,故是“不出”。
【义贯】
“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诸“愚夫”虽“悉闻”,亦悉“各说我”之“名”号,然“而”却“不”知“解”彼等诸名皆系“我如来”之“异名”。
“大慧”,其中“或有众生,知我”名为“如来者,有知”我名“一切智者,有知”我名“佛者,有知”我名“救世”间“者,有知”我名“自觉者,有知”我名“导师者,有知”我名“广导者,有知”我名“一切导者,有知”我名“仙人者,有知”我名“梵者,有知”我名“毗纽者,有知”我名“自在者,有知”我名“胜者,有知”我名“迦毗罗者,有知”我名“真实边者,有知”我名“月者,有知”我名“日者,有知”我名“主者,有知”我名“无生者,有知”我名“无灭者,有知”我名“空者,有知”我名“如如者,有知”我名真“谛者,有知”我名“实际者,有知”我名“法性者,有知”我名“涅槃者,有知”我名“常者,有知”我名“平等者,有知”我名“不二者,有知”我名“无相者,有知”我名“解脱者,有知”我名“道者,有知”我名“意生”身“者”。
“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如来名号虽多无量,法体实一,在多“不增”,在寡“不减”,于“此”土“及”其“余世界”众生,“皆悉知”见“我”之应化,而我实“如水中”所现之“月,不出、不入”,不来不去。
【诠论】
佛之所以如是多名者,以诸佛如来,及诸大菩萨,皆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化之,如《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等经中皆广说。
是故众生皆以己所见者,而名如来,故如来有如是多异名,然其体乃一,亘古湛然,圆明寂照,此则佛之不可思议境界也,唯佛及诸大菩萨方能了知。
【彼诸愚夫,不能知我,堕二边故;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知辞句义趣,不分别名,不解自通,计著种种言说章句,于不生不灭作无性想,不知如来名号差别,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不解自通,会归终极,于一切法,随说计著。】
【注释】
“不解自通”:不解如来法身之自性宗通。
“会归终极”:种种差别之名实皆会归于终极之一体。
【义贯】
“彼诸愚夫”之所以“不能”了“知我”者,为由于“堕二边”邪见“故;然”彼亦“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能“善解知”如来所说“辞句”之“义趣,不”能善“分别”众“名”,而不知多名一体之义,“不”能“解”了如来法身“自”性宗“通”,而但“计著种种言说章句”,取著差别名字之相,然“于”究竟“不生不灭”之法体竟“作无性想,不”能了“知”佛“如来”种种“名号差别”之相,实为一体,“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等,乃帝释之种种差别名,而帝释体实一,以诸凡愚“不解”如来法身“自”性宗“通”,“会”种种差别名“归”于“终极”之一体,愚夫以不解此,故“于一切法,随”言“说”而“计著”其各自差别之相,不了一实相。
【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者何?谓义无身故,言说之外更无余义,惟止言说。
大慧,彼恶烧智,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义不生灭。
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
【注释】
“义说无异”:义与言说无有别异。
“义无身故”:“身”,身相,体相。
“言说之外更无余义”:除言说本身外,更无余处有义可得。
“惟止言说”:“止”,住也,在也。谓义只在于言说之中。以有如是妄见,故彼愚人惟执言说,因此不能了义。
“恶烧智”:以恶见烧灭正智。
“不知言说自性”:不能了知言说之自性本空。
“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性非性”,即有、无。以义离有无,故无受生,既无受生,即无生,若无生,则亦无体相可执,是故义不在有体相、生灭之言说中。
【义贯】
“大慧,彼诸”愚“痴人作如是言:义”正“如言说,义”与言“说无异;所以者何?谓义无身”相(体相)“故”,是以除“言说”本身“之外,更无余”处有“义”可求,义“惟”住“止”于“言说”之中,故彼愚人惟执言说,反为言说所障,不能了义。
“大慧,彼”愚夫以“恶”见而“烧”毁正“智”,故“不”能了“知言说”之“自性”本空,“不知言说”音声之相为无常、“生灭”之法,而“义”乃“不生灭”。
“大慧,一切言说”皆“堕于文字”,而“义则不堕”任何处,以义为“离”有“性非”有“性故”,本“无受生,亦无”有为之“身”相可执,是故实义不在有体相、生灭之言说中,是故不应于言说中取著、虚妄分别。
【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
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
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
【注释】
“除不堕文字”:然此文字之有无不可得,离于有无之深义,唯除不堕于文字妄执之菩萨外,其余权小之人皆不能了知。
“法离文字故”:法性本离于文字。
“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诸佛及菩萨,究竟无有说示,故不曾说一字,亦不曾答一字,法体离言故。
“非不饶益义说”:法虽离言,不可以言语道,然诸佛菩萨亦非不为饶益众生,随义而说。
“言说者,众生妄想故”:然此等无说之说者,乃为破众生之妄想分别故。若众生无妄想,则如来亦无言说。
“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若诸佛菩萨绝然不说一切法者,则圣教*轮便断坏。
“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圣教*轮断坏,则无诸佛与三乘圣人得出兴于世。此谓:理本绝言,然当机对缘可说,说即成教:若有缘而不说,则教法不立;教若不立,则大小乘人皆无修证之分,云何有人得开悟、出离生死,乃至成佛?
“若无者,谁说为谁”?:若无佛与三乘圣人出兴于世,则谁能说法?为谁而说?以无三乘人,则不但无人能说,即有所说,亦无人能听,以法皆由人而兴故。
【义贯】
“大慧,如来不说堕”于“文字”之“法”,以“文字”之“有无”乃“不可得”,离于有无“故”。然此深义,唯“除不堕”于“文字”之菩萨外,其余凡小皆不能了。
“大慧,若有”人“说言:如来说堕”于“文字”之“法者,此则”为虚“妄”之“说”,以“法”性本“离”于“文字故”,是故如来说即无说,因此如来说法,不堕文字。
“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实“不”曾“说一字”,亦“不”曾“答一字;所以者何?”以一切诸“法”之性本“离”于语言“文字故”;法虽离言,不可以言语道,然诸佛及诸菩萨亦“非不”为“饶益”众生,随“义”而“说”一切法。然此等无说之“言说者”,乃为破“众生”之“妄想”分别“故”。
“大慧”,法虽离言说相,然诸佛菩萨“若”绝然“不说一切法者”,圣“教法”轮“则”断“坏”;若圣“教法”轮断“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得出兴于世;“若无”佛与三乘圣人出兴于世“者”,则“谁”能“说”法?“为谁”而说,而建立圣教,度脱有情哉?(以无法则无人,无人则无法故。是故若不说法则无圣人兴,无圣人兴则*轮断灭;*轮断灭,则众生沉沦!)
【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便广说经法,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
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
【注释】
“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希望”,即欲乐。“不一”,有多种。
“异解众生”:以众生根机不同,所能知解法之深浅广狭,亦皆不同,因此众生之解异,由根机异故。
“令离心意意识”:令其渐能远离依心意意识之种种妄想,因此如来有所言说。
“不为得自觉圣智处”:然并非为已证得自觉圣智之菩萨而有此等言说。因为已证圣智之菩萨,则已见法性离言,不著言说。
“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这是指已得自觉圣趣的大菩萨之境界。谓彼已达于一切法性本无所有,离一切相,了一切境界唯自心现量,离于有无二见妄想。
【义贯】
“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取“著言说,”应“随”机“宜方便”而“广”为众生“说”诸“经法,以”诸“众生”心之“希望”欲乐与“烦恼”皆“不一故”,是故“我及诸佛”亦“为彼种种”差“异”信“解”之诸“众生,而”宣“说诸法”,为“令”其能渐远“离”依于“心意意识”所起之种种妄想“故”,而有言说;然彼等言说并“不”是“为”已证“得自觉圣智处”之菩萨而说。
“大慧”,已得自觉圣趣之菩萨,由于已了达“于一切法”性本“无所有”,离一切相,离言说相,“觉”了一切境界唯“自心现量”,已“离”于有无“二”边邪见“妄想”,是故“诸菩萨摩诃萨”皆“依于义”,而“不依”于“文字”言说,说而无说,如是听受圣教,如是教化众生。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
【注释】
“具足性义”:“性”,自性,本性。“义”,谛也,理也。谓具足自性之义理。
【义贯】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著于“文字”言说“者”,则“自”身“坏”失“第一义”谛,“亦”坏他人,而“不能”开“觉他”人。甚且令自他“堕”于“恶见相续”,计著不断;若依此计著,“而”妄“为”大“众”宣“说”,则令众生“不”能“善了知一切法”、菩萨“一切地、一切”修行之“相,亦不”能了“知”文字“章句”,唯心现量,致令执文成害。“若”依于义,不依文字者,则能令自他“善”了知“一切法、一切”菩萨“地、一切”修行之“相,通达”文字“章句”,知唯心现量,“具足”自“性”第一“义”之理;尔时“彼”菩萨“则能以正无相”之妙“乐而自娱乐”,且能以究竟“平等”之“大乘”妙法,“建立”成就诸“众生”,同乐此乐,此则为妙通宗说二通。
【诠论】
此节明依文字与依义之功过差别。盖依义则能达实相,而利及自他;执文字则唯溺于邪途,而害及彼此,故如来诫云:应依于义,而不依文字。
【大慧,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如实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息,是名如实。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真实者,离文字故。】
【注释】
“了知得殊胜入处”:“入处”,为入自觉圣智之处。魏译作:“胜妙生处”。
“十自在力”:即十力,以其使用自在,故谓。
“如实者,不异”:“不异”即不别异,无异相,始终如一,是故是实;且若如一者,则无有生灭、来去等相,以一相故。
“一切虚伪息”:“虚伪”,指戏论妄想。
【义贯】
“大慧,摄受”安住“大乘者,则”为“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能“摄受一切众生”;若能“摄受一切众生者,则”能“摄受”一切“正法”;若能“摄受正法者,则”能令“佛种不断”;若能令“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自觉圣智之“处”;了“知得殊胜入”自觉圣智“处”之“菩萨摩诃萨,常得”于十方国土“化生”,而“建立大乘”,以“十自在力,现众色相,通达众生”一切“形类”、一切“希望”欲乐、一切“烦恼诸相”,而随其所宜,“如实说法”,所言“如实”法“者”,即“不异”不别,无有异相,始终为一如相;“如实”法“者”,即“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不实之戏论妄想皆悉“息”灭,“是名”为“如实”。
“大慧”,是故“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言“说”而“计著”文字音声,以“真实”之法“者”,为“离文字故”。
【诠论】
此段承上文而言。既摄受大乘之法,则一切凡圣无不尽摄,正法、佛种、殊胜之入自觉圣处,亦莫不尽赅。既得入自觉圣处已,便能起用化他、建立大乘,十力无畏,随类现形,满足渴望,消诸烦恼,演说如实之法。而此如实之法,则无异别之称,绝去来之相,一切戏论皆悉息灭。又,于此如实之法,不应随说计著,以离文字者名为真实。
【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
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
大慧,如是不生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修方便,莫随言说,如视指端。】
【注释】
“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譬如有人为愚夫以手指指示某物,而彼愚夫但观其指,不观其所指之物,故不能知其所表达之义。此谓佛说法示人,而人若能忘言,方能得义。如指月示人,人若能忘指,方能见月。若复执指,即不得见月。此即随顺之义,随顺者,即不执著之义;以随顺故,故能顺着所指的方向看去,便能看到指示者所指之物。又,随顺者,不但是随顺如来所教义,且是随顺法性,以随顺法性,故能见法性。是故,若必执言说,定不入理。所以下句云“终不能得离言说指”。
“如是不生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方便”,指善巧智慧,于言离言之大方便。盖不生不灭虽不在言,然犹必因无言之言,方能令人善入无言之际,如月本非指,而却因指而方能识月,如是了知、如是行,可谓善修智慧方便。
【义贯】
“大慧,”譬“如”有人“为”一“愚夫以”手“指指”示某“物”,而彼“愚夫”却但“观”其“指”,而不视于所指之物,故终“不得”所要表达的“实义。如是,愚夫”但“随言说”之“指”而“摄受”妄“计”执“著”,如是乃“至”其命终“竟”之时,犹“不”能“舍”其执著,故“终不能得离”于“言说”所意“指”之“第一实义”。
“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煮“熟”之“食”物,“不应食”用“生”谷生粟等,“若食生”物“者,则令”之“发狂”,以“不知次第方便”成“熟”其食物“故”。
“大慧,如是,不生不灭”亦然,若“不”以善巧智慧,于言离言之大“方便”教令“修”习,“则“反”为不善”,增彼迷闷,或令发狂,不得实利,“是故应当善修方便,莫”但“随言说,如视指端”,而不视所指之物。
【是故大慧,于真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
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应当远离。】
【注释】
“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以真实义,乃离心意意识,故不生不灭,微妙寂静;以此寂静、常乐,故是涅槃之因。又,此真实义理若完全显现,即是涅槃果,未全显之时,名为涅槃因。
“妄想合”:与妄想和合。因为言说与妄想相应,故与妄想和合一体。
“妄想者,集生死”:而妄想者,乃是集聚流转生死之因。
“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真实义者,乃离心意意识,寂静常乐之妙境,此非妄执名言者所能测知,唯多闻离言者乃得默证。此所谓多闻之“闻”者,乃离言返闻自性不生不灭之闻,而非聆听记取随逐生灭之语言音声,名之多闻。
“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于义者,非徒多闻而已,要在忘言得义;若随言生见,则何异外道?
“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此则是妙善宗说二通,故能名为大德多闻。“身自不随”,即是宗通,以自宗通故,不为外道一切虚妄法所惑,恒住正法,不摄受亲近邪法。“亦不令他随”,则是说通。自宗通后,依真实义,随众生欲解,种种方便开示,令知迷返悟,离于一切虚妄,渐入正真,故是说通。以有此宗说二通,“能令自他离于妄法,自他皆得大利”,故得名为大德多闻。
【义贯】
“是故大慧,于真实义,”应“当”以巧智离言之“方便修”习。“真实义者”,乃离心意意识,故“微妙寂静”常乐,“是涅槃因”。而“言说者”,乃为与“妄想”和“合”;而“妄想者”,是为“集”聚流转“生死”之因。“大慧,真实义者”,为“从”离言“多闻者得”。
“大慧,多闻者,谓善”通达“于义”,并“非”指“善”于文字“言说”戏论;“善”通达“义者”,则“不随”逐于“一切外道经论”邪说,“身自不随,亦”以种种善巧方便“不令他随”,能令自他离于妄法,自他皆得大利,“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真实“义者”,应“当亲近多闻”智者,亦即“所谓善”通达实“义”者,而“与此相违”之“计著”文字“言说”者,“应当”速疾“远离”。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外物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性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是故我言无有奇特。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注释】
“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一切外道所说之作者等因,亦言是不生不灭。
“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谓此为三无为不生不灭。“虚空”,即虚空无为。“非数缘灭”,为非择灭无为。“涅槃界”,即择灭无为。若此三无为法不生不灭者,则无为法究竟清净,离能所取,以既无生相,亦无灭相可得故。
“外道说因,生诸世间”:外道说由作者、神我、微尘、胜性等因,而生诸世间。
“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彼因”,指外道作者等能生之因。“此缘”,指佛所说之无明业爱等缘。此谓:外道之种种能生之因,与佛所说之无明业爱等缘,只是名字有别而已,其实是同,以皆能生一切世间法故。
“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众生主”,即神我。外道所执之九物不生不灭为:一、时,二、方,三、虚空,四、微尘,五、四大种,六、大梵天,七、胜妙天,八、大自在天,九、众生主(神我)。
“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以一佛世界为一佛所化之世界,是故一时唯有一佛出世;譬如一国亦应只有一国王,不应有二王,若一国有二国王者,亦无有是处。法王亦如是。
“如向所说”:“向”,方才。如我方才所说者。
“无差别故”:以外道既皆是佛,则外道与佛便无差别。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所“显示”之“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此有四原因。
第一,“一切外道”所说之作者、微尘等“因,亦”言是“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无为、“非数缘灭”(非择灭)无为、“及涅槃界”(择灭)无为,此三种无为法,为“不生不灭”;既然同是不生不灭,是故世尊所说无有奇特之处,此其一。
第二,“世尊,外道说”由作者等“因”而“生诸世间”一切法,而“世尊亦说”由于“无明爱业妄想”等“为缘”,而“生诸世间”一切法;“彼”外道之生“因”,与我佛所说“此缘”,但“名”字上有“差别耳”,其实质则同,且佛与外道皆说依“外物因缘”而生诸法“亦如是”,二说无有差异;是故“世尊”所言“与外道”之“论”实“无有差别”,此其二。
第三,诸外道又说:“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神我)“等,如是九物”为“不生不灭”;而“世尊亦说一切”诸法之“性不生不灭”,若“有”若“无”皆“不可得”,此则为与外道所说相同,此其三。
第四,“外道亦说四大”种“不坏”不变,以其“自性不生不灭”故,“四大”性是“常”,以外道计“是”等“四大乃至周流”至“诸趣”,亦“不舍”其“自性”,是故外道言四大性常住不坏;而“世尊所说”法“亦复如是,是故我言”佛法“无有奇特”,以同于外道故。
“惟愿世尊为说”其中“差别”,说佛法之“所以奇特胜诸外道”之处:
“若”佛法与外道法“无差别者”,则“一切外道皆亦”应“是佛,以”其法亦“不生不灭故——而世尊”常“说:一世界中”若有“多佛”同时“出世者,无有是处。”假“如向”者(方才)我“所说”者为实的话,则“一世界中”同时,“应有多佛”出现,以外道皆佛故,佛与外道“无差别故”。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者何?
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我不如是堕有无品。大慧,我者,离有无品,离生灭,非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
云何无性?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
【注释】
“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不变”,即不坏、不灭。谓外道妄计诸法皆有其定实之性,且计此等定性为恒久于住不生不变不坏之相。此即妄计之常见。譬如彼计四大之性恒常,且其坚、湿、暖、动之性皆不坏不乱,以其皆为已得不生不变之相故。
“我不如是堕有无品”:以计执诸法有定实之自性相,即为堕于有见,而佛不如是,故不堕有无品见。
“非性、非无性”:非有性,亦非无性。
“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谓云何诸法非无性,以见一切诸法如种种幻化及梦中所现之色:以因缘妄现,其相不无,故非无性。这是破堕无见者。
“云何无性?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前句破无见,此为破有见。谓如幻之色等一切诸法,本无自性相可摄受(摄取),故非有。而以诸众生依于自心妄想所见,而有现与不现,而其要则在于摄取与不摄取:若妄见妄取则妄有,不见不取则实无。复次,梦幻之色等诸相本非实有,以愚夫自心妄想故现,而实不现;愚夫妄心摄取,而实不可取,以无体相故。故知一切诸法非有、亦非无,离于有无。故下文佛云:但能觉了诸法唯心,心外无境,则妄想自灭,安住无上涅槃至乐,永息生死之事,亦即二死永亡,然非度生事。
【义贯】
“佛告大慧:我”所“说”之“不生不灭,不同”于“外道”所说之“不生不灭”。
“所以者何”?以“彼诸外道”妄计诸法皆各“有”其定实之“性自性”,且此等定实之性皆已获“得不生不变”之定“相”,不可改异,因而称不生不灭。而此即堕于有见。“我”则“不如是堕”于“有无”二“品”之见。
“大慧,我”所说之法“者”,为“离”于“有无”二“品”之见,远“离生灭”之妄相,彻见诸法实“非”有“性”、亦“非无性”。云何说非无性?以知见一切诸法“如种种幻”化及“梦”中所“现”之色等境,以因缘妄现,其相不无,“故非无性”,非同外道妄计之断灭为不生。
“云何”而言法“无”自“性”(非有性)?“谓”如幻之“色”等一切诸法,本“无自性相”可“摄受”,是故非有性。然其妄相皆因众生自心妄想而有“现”与“不现故”,以及众生妄想心“摄”取“不摄”取“故”。若自心妄见、妄取则妄有,不见、不取则实无。“以是故”,我说“一切性”(一切法)实皆“无”自“性”,亦“非”都空“无性,但觉”一切诸法乃至有无皆唯“自心现量”,则“妄想”当体“不生”,即得出世“安隐快乐,世”间生死之“事永息”。
【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诸贤圣,不实妄想,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
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
【注释】
“愚痴凡夫妄想作事”:“作事”,所作之事。谓愚痴凡夫以妄想分别,而见有种种所作之事。
“不实妄想,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谓愚夫妄想所见之境界不实虚妄,如闼婆城,及幻术所化现之人,皆无实体。
“而实无有出者入者”:“出”与“入”,比喻生灭。谓城本无体,故实无商人及诸众生于其中出入。此喻诸法本无自性,何有生灭与不生灭,但由凡愚妄计而成生灭与不生灭,若离于妄计,则一切寂静。
“但彼妄想故”:但彼愚夫自心妄想分别故,而计著有出入相。
“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愚痴凡夫由计法有生灭,复依之而起实有不生不灭之迷惑。此谓计其自心所现之种种妄想相为不生灭,这便是以有为之生灭法为不生灭,故称为“惑”。前面是讲愚夫计生灭为实有,此处是言凡愚转计不生灭为实有。而法实无生灭与不生灭。
“彼亦无有‘有为’、‘无为’”:“有为”,指生灭。“无为”,指不生灭。“彼”,指诸法实相,亦即如实处,指真不生不灭之体而言。以真不生不灭,故无有“有为”或“无为”之相,亦无生灭与不生灭之相,离一切诸相,故言:不生亦不生,是真不生。
“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如愚夫见幻人生起之际,而幻人其实无有若生若灭,唯愚夫自心妄想:幻人实不曾生,不曾灭。
“性无性,无所有故”:谓幻人亦无若有性、若无性可得,以幻体本无所有,唯是愚夫自心妄想。比喻诸法从缘而起,本无生灭。但诸凡愚分别有无,故成为生、灭。此亦是言于无生灭中,以计著故,而妄成生灭。然此生灭,亦全是妄计而有,不生灭之体实无二相,而愚夫为妄计覆心,故不能亲睹此不生灭之体。
“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愚痴凡夫以不见真如,故堕不如实见,而对诸法起有生灭、有无之妄想计著。
【义贯】
“愚痴凡夫”由不实之“妄想”分别,而见有种种所“作”之“事”,此“非诸贤圣”所为。愚夫依“不实妄想”所见之境界,犹“如揵闼婆城,及幻”术所“化”之“人。大慧,如”彼所见“揵闼婆城及幻”术所“化”现之“人”,以及“种种众生、商贾”,于其城中“出”出“入”入,然彼“愚夫”于此等相,“妄想”分别,“谓”彼幻人“真”有“出入,而”城与幻人,本无实体,“实无有”商人等于其中或“出者”,或“入者,但彼”愚夫自心“妄想”分别“故”,而计实有出入。
“如是大慧”,生灭与不生灭法亦然,“愚痴凡夫”先计法实有生灭,复依之而“起”实有“不生不灭”之迷“惑”,然“彼”如实处,真不生不灭之体,“亦无有‘有为’”生灭,或“‘无为’”不生灭。正“如”愚夫见“幻人生”起之际,而幻人“其实无有若生若灭”,幻人不曾生,亦不曾灭。幻人亦无有“性”、或“无性”可得,以幻体本“无所有故”,故无有少法可得。“一切法亦如是”,本无自性,“离于生灭”,无法可生,无法可灭,而“愚痴凡夫”以“堕不如实”见故,而“起”诸法实有“生灭”、有无之“妄想”计著,如是皆“非诸圣贤”所为。
【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
【注释】
“不如实者不尔”:“尔”,如是。谓堕不如实见者,则不能如是如实而知性自性寂灭之理。
“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真如实性之自性及妄想,二者亦本不异。亦即:真妄本不异。
“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若见真如异于妄想者,则必计著一切法之自性为有为无、为一异、断常等,而不能亲见一切法本来寂静之真体。
“无相见胜,非相见”:谓若欲见寂静者,则以无相见为胜,非著诸相见;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今若见诸相非相,而见寂静真体,故称为胜。
“相见者,受生因”:若取相见者,则是三界受生死之因;以“相”有牵心之业用,能引心起惑造业,而成三界受生之因。
“无相者,妄想不生”:若洞见寂静无相者,则一切妄想当下不生。
“不起不灭”:“起”,亦即生。承上句,既不生即不起,不起即不灭,而契乎不生不灭。
“涅槃者,如真实义见”:所言涅槃者,亦非别有,但于诸法之中,当体如其真实之义而了了知见寂静无生之体。
“离先妄想心心数法”:“先”,先前,指未见真体之前。“心心数法”,即心、心所法,亦即心王、心所有法。谓远离以前未见如实义时,无始劫来依妄想所起之心心所法。
【义贯】
堕“不如实”见“者”,则“不尔”(亦即:不能如是如实而知性自性寂灭之理)。真“如”实“性”之“自性”,与“妄想”二者本“亦不异;若”见真如“异”于“妄想者”,则必“计著一切”法“性”之“自性”为有为无、为一异、断常等,而“不”能“见”一切法本来“寂静”之真体;“不见”诸法本来“寂静”之真体“者,终不”能“离”于“妄想”分别。
“是故大慧”,若欲见寂静者,以“无相见”为“胜,非”著诸“相见”;若取诸“相见者”,是三界“受生”死之“因,故不胜。大慧”,若洞见寂静“无相者”,则一切“妄想”即当下“不生”,不生则不灭,而契乎“不起不灭”之无上境界,“我说”此名为究竟“涅槃。大慧”,所言“涅槃者”,亦非别有体,但于诸法之中,当体“如”其“真实义”而了了知“见”寂静无生之真体,远“离”于“先”前未见如实真体时,依于“妄想”分别所起之“心心数法”,如是修行,乃至“逮得”诸佛所证之“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为究竟“涅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灭除彼生论,建立不生义,我说如是法,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无性无所有,揵闼婆幻梦,有性者无因。
不生无自性,何因空当说:
以离于和合,觉知性不现,是故空不生,我说无自性。】
【注释】
“灭除彼生论,建立不生义”:为灭除外道妄计诸法为实有生之邪论,而建立真不生之义。外道虽亦自言有不生不灭,而其实乃属妄想分别,是生死因,所以称为“生论”,亦即:其所谓之生与不生,其实皆是生,以其虽言不生,然计不生为实有法,如是则其不生之法亦炽然生矣,因此其不生亦堕为生论,亦即堕于有论,非真不生。而佛所说之不生不灭,乃中道实义,不堕于有、亦不堕于无,双离有无;以双离有无故,有亦不生,无亦不生,是真不生,此是佛所建立之真不生义。此不生义既建立,则外道一切堕有无之邪论,皆灰飞烟灭,犹如干草遇火。
“我说如是法,愚夫不能知”:此真不生不灭之境界,乃八地以上菩萨证无生忍后所得之智方能照了,因此唯有证圣智者方得了知之,至其究竟,则唯佛能了,故愚痴凡夫绝无法了知。
“一切法不生,无性无所有”:一切诸法本不曾生,虽无自性,然亦非空无所有。亦即,虽不生,亦非断灭空,以所言不生者,乃当体不生,非都无妄相现起,名之为空。既有相现起,则非空无所有,然此诸相,本无自性,当体即空,故相即无相,生即非生。
“揵闼婆幻梦,有性者无因”:承上二句,如是不生而生之诸法,如揵闼婆城、及幻术与梦事,虽有法现起,而却无能生此诸法之因,离于能生所生,非同外道所计之有种种能生之因,生此诸法。又,“无因”,在此亦是无生之义。
“不生无自性,何因空当说”:我说一切法不生,其意义是谓法无自体性;以无自体性,故称不生——若法无自体性,怎能说法有生?是故所谓不生,即为对无自体性而言;相反的,若有自体性,一定是有生,以其自体性不会凭空而来;既有体性现起,则此自体性现时,便是此法生。今既见法实无自体性,因此说法不曾生。此句又谓:既说不生是指法无自体性,然而以何因缘,又说一切法空?此道理,我今当说。
“以离于和合,觉知性不现”:“觉知”,见闻觉知,此包括能、所二者,亦即能见所见、能闻所闻、能觉所觉、能知所知,亦即是一切生灭之法。“现”,现起。此谓:若离于因缘和合,则一切见闻觉知、能所之性,皆不得现起,以一切法缘生故;因此离于众缘诸法本无自性,无性即空,空即是无有法现起,无法现起即是不生。
“是故空不生,我说无自性”:是故说空即是不生,因此我说一切法皆无自体性,以缘生、空故。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为“灭除彼”外道妄计诸法为实有“生”之邪“论”,而“建立”真“不生”之“义。我说如是”究竟之“法”,此唯圣智之境,“愚夫不能”了“知”。
“一切”诸“法”本“不”曾“生”;法虽“无”自“性”,然亦非一“无所有”;一切诸法之生,其性不实如“揵闼婆”城及“幻”术与“梦”境,虽“有性”(法)现起“者”,而却并“无”能生之“因”,及离于能生所生,是故实无生。
我说一切法“不生”者,是谓:诸法“无自”体“性”;然而以“何因”缘我又说一切法“空”?其道理我今“当说”:
“以”若“离于”因缘“和合”,则一切见闻“觉知”及一切能所之“性”皆“不”得“现”起,以诸法因缘生故;因此离于众缘即无性可现,无性即空,空即无有法现起,无法现起即是不生;“是故”我说不生即空,“空”即是“不生”,因此“我说”一切法皆“无自”体“性”,以缘生、空故。
【谓一一和合,性现而非有,分析无和合,非如外道见,梦幻及垂发,野马揵闼婆,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炽然无因论,恐怖诸外道。】
【注释】
“分析无和合”:若分析诸法,则实无一和合之相可得。即经云:“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而凡夫之人贪著其事。”是也。
“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无因”,无能生诸法之因。此谓世间一切事皆如是,无有能生法之因,而有相妄现。
“法流永不断”:正法之流永不断绝。
“炽然无因论”:谓如来炽然建立无生因之论。既无能生,即无所生,无能生所生,即是无生。此正破诸外道计有能生之因,如作者、神我、自在、微尘等;既有能生,必有所生;有能生所生,则一切炽然生矣!因此彼虽复执彼法亦为不生不灭,实不可得矣,但妄想耳。
【义贯】
“谓一一”诸法皆由内外缘“和合”而有。然虽有“性”(法)显“现,而”亦“非有”实体可得。若“分析”诸法至于微尘,实“无”一“和合”之相可得,“非如外道”之所妄“见”者。
一切诸法犹如“梦”境、“幻”事、“及”翳眼所见之“垂发”五色毛轮,亦如春之“野马”(阳焰)与“揵闼婆”城等,其体本无生,然却不妨有幻相现起,以幻相实亦无生,故不相碍;“世间种种事”亦皆如是,“无”有能生彼等诸法之生“因,而”却有诸“相”妄“现”。
佛为“折伏”外道妄立诸法“有”生“因”之邪“论”,而“申畅”究竟“无生”之实“义”;若“申畅无生”之义,令广宣流布“者”,则可使正“法”之“流永不断”绝;如来如是“炽然”建立诸法“无”生“因”之正“论,恐怖诸外道”,令断妄说,归趣正道。
【诠论】
有因与无因有邪正两种,其意义必须仔细辨别:外道计有作者,能生诸法,称为有因,亦即,有作者之因;因此彼谓人天三界苦乐等,皆为彼能生之作者所生,一切皆彼所作,由彼决断;因而成为并非由于善恶业因,令众生感六道苦乐果。如是则其“有因”,反变成拨无因果之无因,坏一切法;故彼有因名为邪因。又,外道之计自然者,亦是属无因论。如是,计有、计无,皆成邪见、邪因,以破坏诸法故,令众生迷惑不得解脱故。佛所说法则以起惑、造善恶业为因,而招苦乐之果,称为“有因”,有正因故;然而即此惑业因之性,当体无生,是名佛所说之“无因”,此乃即“有”为“无”,非是断灭而无。所以经云:“炽然无因论”。“无因”,即无生之义,如上注中所述。盖以亲见无生,邪正情忘,凡圣见尽,如猛火聚,凡入皆成灰,无有少法可得,所以说无生之论,则炽然恐怖诸外道,烧毁世间愚夫一切恶见故也。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云何何所因,彼以何故生?于何处和合,而作无因论?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观察有为法,非无因有因,彼生灭论者,所见从是灭。】
【注释】
“云何何所因”:“何所因”,即是何所与何因。“何所”即何处。此谓:世尊云何而说无因(无生)论?于何处、及由何因缘而作是说?
“彼以何故生”:彼一切诸法以何故而生?
“而作无因论”:既是有诸法生,世尊云何而作此无因论?
“观察有为法,非无因有因”:谓如来由观察一切有为诸法,体本无生,而说无因;非同外道之无因,或自然而生,亦非有作者等因而生,以法本离有无。
【义贯】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世尊“云何”、于“何所”、以何“因”缘,而说无因(无生)论?既言无生,而“彼”一切诸法却“以何故”而见有“生”?彼一切法“于何处”而现“和合”?既有诸法生,世尊云何“而作”是“无因”(无生)之“论”?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由以正智“观察”一切“有为”诸“法”,彻见当体不生,而说无因、无生。一切诸法“非”是外道所计之“无因”生,或自然而有,亦非“有”作者等能生之“因”,为其所生,以法本离有无。由我此正无生论,则“彼”计著“生灭”有无二见邪“论者”,其“所”妄“见从是”而“灭”。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
云何为无生,为是无性耶?为顾视诸缘?有法名无生?名不应无义,惟为分别说。】
【注释】
“为是无性耶”?:“无性”,无法。是否因为一切法皆空无,而言无生?
“为顾视诸缘”:“顾视”,观待,即对待义。此谓还是因为观待诸因缘,(从诸缘来看)而说无生?诸缘指外道种种能生之缘,非指佛说之正缘。
“有法名无生”:或是别有一法名为无生?
“名不应无义”:既有无生之名,不应无其义而但有其名。
【义贯】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
“云何为无生?”是否因“为是”一切法空“无”有“性”而言无生“耶”?抑或因“为”一切法须“顾视”观待“诸”因“缘”而后方生,故言无生耶?或是别“有”一“法名”为“无生”耶?既有无生之“名”,则“不应无”其“义,惟”愿世尊“为”我“分别”解“说”。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非无性无生,亦非顾诸缘,非有性而名,名亦非无义。
一切诸外道,声闻及缘觉,七住非境界,是名无生相。】
【注释】
“非无性无生”:“性”,法。并非空无一法,而名为无生,以诸法当体空寂,名为无生。若执空无一法而名为无生,则必取断灭见,而计断灭为真不生不灭。邪正之别,关键在此,不可不慎。此为破无见、断见。
“亦非顾诸缘”:“诸缘”,此指外道种种能生之缘,如上说。谓亦非顾待诸能生之缘,而称无生。此为破有见、常见。
“非有性而名”:“性”即法,指无生之法。谓亦非实有无生之法,而名无生。此即,无生亦无生,非有一法名为无生。以若有一法,即是有生,非无生矣。此即无有少法可得,名为无生;非是有无生之法可证得,名为无生。
“名亦非无义”:谓虽无一实法名为无生,然无生之名亦非无其义。
“七住非境界”:“七住”,七住地,即七地菩萨。以此无生境界,为第八地菩萨,证无生忍后,方得彻见,故非七地,乃到邪小所能知之。以八地菩萨,方破生相无明,离生住灭见,彻见一切法无生无灭,究竟寂静,无来无去,故称不动,以亲见法无动摇故,故其心亦不动,是故八地称不动地,以不复为一切生灭、烦恼境界所动故。又,以其亲见法无生灭,故证无生法忍。以其甚深,故非下地、凡小境界。
【义贯】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并“非”空“无”一“性”(法)而名为“无生,亦非顾”待“诸”能生之“缘”方得生,而称为无生,亦“非”实“有”无生“性,而名”为无生,而无生之“名亦非无”其“义”。
此无生者,无上甚深,“一切诸外道,声闻及缘觉”,乃至“七住”地菩萨皆“非”其“境界,是名”为“无生”之“相”。
【诠论】
佛在此答说:无生之名亦非无其义;从此以下,佛解释无生的三个意义。
在此节所示的是无生的第一个意义:即,以所证位来显示,无生法,甚深微妙,唯八地以上菩萨,方得亲证,七地及凡小,皆非境界。
【远离诸因缘,亦离一切事,唯有微心住,想所想俱离,其身随转变,我说是无生。】
【注释】
“唯有微心住”:唯有微妙寂静之心,如是安住。
“其身随转变”:妄心既成为妙心,则其身随之而转变殊胜。
【义贯】
若体无生者,则“远离诸因缘,亦离一切事”果,因缘事果皆不著,故“唯有微”妙寂静之“心”,如是而“住”,所以能“想、所想”悉“俱”远“离”,妄心既成为妙心,则“其身随”之而“转变”殊胜,如是之境界,“我说是无生”。
【诠论】
这是无生的第二个意义:无生是离诸缘,故非顾待诸缘,以离缘故离于生死事果;因缘业果既离,则其心微妙寂静,无想所想,因而身心转变,此为证无生法忍的第二个殊胜意义。
【无外性无性,亦无心摄受,断除一切见,我说是无生。
如是无自性、空等应分别,非空故说空,无生故说空。】
【注释】
“无外性无性”:“性无性”,有性、无性,亦即有无。谓外法离于有无,此为境空。
“亦无心摄受”:亦无能摄受之心,可摄受彼外一切法。此即心寂。上句言境空,此句言心寂:境既空,故心亦寂,能所皆泯。
“如是无自性、空等应分别”:谓于佛所说之一切法无自性,乃一切法空等,应能善分别。
“非空故说空,无生故说空”:并非因一切断灭空而说诸法空,乃以一切法当体无生,故说一切法空。
【义贯】
若彻见“无”一“外”法有“性、无性”可得,了外法离于有无,“亦无心”能“摄受”彼外一切诸法,是故境空心寂,能所俱泯,因而“断除一切见”,如是之境界,“我说是无生”。
“如是,”一切法“无自性”,及一切法“空等应”能善“分别:非”因一切断灭、“空”无,“故说”诸法“空”,乃是以一切法当体“无生故说”一切法“空”。
【诠论】
此为无生之第三个意义:即是离于能所、内外俱忘,了了知,无所见,是为无生之深妙境界。是故无生并非没有意义,只是其义深闳,非凡愚所能知而已。接着佛说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皆是依一切法当体无生而言,因此,若未达无生之旨,则无法真正了一切法无自性及一切法空之意义。
【因缘数和合,则有生有灭;离诸因缘数,无别有生灭;舍离因缘数,更无有异性,若言一异者,是外道妄想。有无性不生,非有亦非无,除其数转变,是悉不可得。
但有诸俗数,展转为鉤鏁,离彼因缘鉤,生义不可得。】
【注释】
“因缘数和合,则有生有灭”:“数”,属也。谓以众因缘之数频相和合,则有生灭之相显现。
“舍离因缘数,更无有异性”:若舍离因缘之数,则诸法更无有一异之性可得,离于一异性。
“有无性不生”:“性”,法也。有无二法皆实不曾生。
“除其数转变,是悉不可得”:除了只有因缘之数本身在转变外,于其中有无二法实悉不可得。亦即:生即缘生,非法有生;灭即缘灭,非法有灭;故于其中,实无少法可得,更无“有无”二法之性可得。
“但有诸俗数”:“俗数”,俗谛之数,指十二缘。
“展转为鉤鏁”:“鉤”同“钩”,“鏁”同“锁”。谓十二缘之数展转而为三世之钩锁。
“离彼因缘鏁,生义不可得”:若离于十二因缘之钩锁,则生灭之义实了不可得。
【义贯】
以众“因缘”之“数”频相“和合,则有生有灭”之相现起。若“离”于“诸因缘”之“数”,则“无别有生灭”可得;若“舍离因缘”之“数”,则诸法“更无有”一“异”之“性”,离于一异,“若言”法离于缘而自体实有“一异者,是”为“外道妄想”计著。“有无”二“性”皆实“不”曾“生”,一切诸法本“非有、亦非无”,离于有无,“除其”因缘之“数转变”外,“是”有无二法皆“悉不可得。但有诸俗”谛之十二“数,展转”而“为”三世之“鉤鏁”(钩锁),若“离彼因缘”之“鏁,生”灭之“义”实了“不可得”。
【生无性不起,离诸外道过,但说缘鉤鏁,凡愚不能了。若离缘鉤鏁,别有生性者,是则无因论,破坏鉤鏁义。如灯显众像,鉤鏁现若然;是则离鉤鏁,别更有诸性。无性无有生,如虚空自性,若离于鉤鏁,慧无所分别。】
【注释】
“生无性不起,离诸外道过”:“生”,缘生之法。“无性”,无因缘之性。谓缘生之法,若缺乏因缘之性,则不得生起;我说此法,则能令众生远离诸外道所计作者等为能生之过。
“但说缘鉤鏁,凡愚不能了”:然而此十二因缘,三世循环,其相深密,若非证正性离生,则不能了,故说凡愚不能了知。
“若离缘鉤鏁,别有生性者,是则无因论,破坏鉤鏁义”:若言离于十二因缘钩锁,而别有法生者,则堕于无因之恶论,而破坏正因缘钩锁之义,如是一切世间法则坏。
“如灯显众像,鉤鏁现若然”:正如以灯照射,便能显现众色之像;同样的,由十二因缘之钩锁,即有诸法相现,亦然。此即:以灯照物,物虽非灯,必假灯照方能显物像;用以比喻缘生之法,法本身虽非缘,然必藉众因缘,方能生此等诸法,亦如是。
“是则离鉤鏁,别更有诸性”:谓因此若离于十二缘之钩锁,而别更有诸法生,则是无因之邪论。
“无性无有生,如虚空自性”:是故一切法,由于是缘生,故并无实自性,且亦实无有生,以生即是缘生,非法自生故。若了法无生,则知一切缘生法之体相,犹如虚空之自性,不可捉持——不可得。
“若离于鉤鏁,慧无所分别”:若离于十二因缘钩锁而求于法者,则智慧亦无一法可得而分别者,以离于十二缘,则是无相、无所有,无所有则无分别。
【义贯】
我说一切缘“生”之法,若“无”众因缘和合之“性”,则“不”得生“起”,此正理则能令众生“离”于“诸外道”妄计作者等为能生之“过。但”我所“说”之十二“缘鉤鏁”,其相深密,“凡愚”之人则“不能”尽“了”。
“若”言“离”于因“缘鉤鏁”,而“别有生”法之“性者,是则”为堕于“无因”之恶“论”,而“破坏”正因缘“鉤鏁”之“义”,坏世间一切因果法。
正“如”以“灯”照射,便能“显”现“众”色之“像”,由十二因缘之“鉤鏁”而“现”起之诸法相亦“若然”:灯虽非色,由灯显色;缘虽非法,必假因缘,方能生法。“是则”若计“离”于十二“鉤鏁”,而“别更有”生“诸”法之“性”者,则为无因邪论,以离正因缘,故邪。
是故一切法以缘生故“无”实自“性”,亦实“无有生”,若了法无生,则知一切缘生法之体相,犹“如虚空自性”,不可捉持。“若离于”十二“鉤鏁”而求于法者,则智“慧”亦“无所分别”,以离于钩锁则是无相、无所有,无所有则无分别。
【复有余无生,贤圣所得法,彼生无生者,是则无生忍。
若使诸世间,观察鉤鏁者,一切离鉤鏁,从是得三昧。】
【注释】
“复有余无生,贤圣所得法”:“余”,其他,别的。“贤圣”,指三乘人。谓除了前面所说之邪见无生外,尚有其他的无生,此为三乘贤圣所得之法,然犹非佛之真无生;因为三乘人所行为断尽生法,方名无生,此为于生法外以求无生,非真无生。
“彼生无生者,是则无生忍”:若彼证得即生而无生者,方是佛所说之无生忍。亦即于生法之中,了得当体本来不生,便是即生而无生。
“一切离鉤鏁,从是得三昧”:若即生无生,则一切法自离钩锁,由此而得无生三昧(无生忍定)。
【义贯】
除前所说之邪见无生外,“复有”其“余”之“无生”法,此即是三乘“贤圣所得”之“法”,然此犹非佛所说之真无生。“彼”即“生”而“无生”之境界“者,是则”方为佛所说之“无生忍”。
“若使诸世间”之人,皆能以正智“观察”十二“鉤鏁”本来无性“者”,则“一切”法自“离鉤鏁,从是”而“得”无生“三昧”。
【痴爱诸业等,是则内鉤鏁;钻燧泥团轮,种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而从因缘生,彼非鉤鏁义,是则不成就。
若生无自性,彼为谁鉤鏁?展转相生故,当知因缘义。
坚湿暖动法,凡愚生妄想;离数无异法,是则说无性。】
【注释】
“痴爱诸业等,是则内鉤鏁”:“痴”,即无明。无明业爱名为内钩锁,诸有情乘之而流转诸趣。
“钻燧泥团轮,种子等名外”:钻燧、泥团与轮绳,及种子等是为外钩锁。其中钻燧、泥团与轮绳,是人工因缘,用以成诸器;种子是自然界因缘。而此等外钩锁即是无情界成坏之由。
“若使有他性,而从因缘生,彼非鉤鏁义,是则不成就”:若仍有他法为从因缘而生,然而言彼等因缘并非属于十二钩锁,如外道所言之作者、微尘、胜性等因缘即是。若如是者,则彼说不得成立,以不合道理故。“成就”,即成立。
“若生无自性,彼为谁鉤鏁”:若了知诸生法实无有自性,则彼因缘能为谁之钩锁?
展转相生故,当知因缘义:诸法于三世展转而相生故,当知此即是正因缘之义。
“坚湿暖动法,凡愚生妄想”:坚湿暖动四大之性,外道计其性常,妄想分别其能生一切诸法。
“离数无异法,是则说无性”:若离于十二缘之数,则实无其他之法能生诸法,此即是说一切法缘生而无自体性。
【义贯】
无明“痴爱诸业等,是则”为“内鉤鏁;钻燧、泥团、轮”绳,及“种子等名”为“外”钩锁。
“若使有他”法之“性,而”为“从”某“因缘生”,然而却言“彼”等因缘并“非”属于十二“鉤鏁”之“义”所摄,如“是”之言“则不”得“成就”,以不合于理故。
“若”了知“生”法实“无”有“自性”者,则“彼”因缘能“为谁”之“鉤鏁”?诸法于三世“展转”而“相生故,当知”此即是十二“因缘”钩锁之“义”。
外现“坚湿暖动”相之四大“法,凡愚”于此而“生妄想”分别,计其性为常,能生一切无常诸法。若“离”于十二缘“数”则实“无异法”(他法)能生诸法,以诸法从缘生,“是则说”一切法“无”自体“性”。
【如医疗众病,无有若干论,以病差别故,为设种种治。
我为彼众生,破坏诸烦恼,知其根优劣,为彼说度门;
非烦恼根异,而有种种法;唯说一乘法,是则为大乘。】
【注释】
“如医疗众病,无有若干论”:“论”,医论。谓医论只是一个。“众病”,种种病。
“以病差别故,为设种种治”:“治”,对治之方。
“破坏诸烦恼”:“破坏”,灭除。
“为彼说度门”:为彼说种种度脱之法门,因此而有三乘之立。
“非烦恼根异,而有种种法”:然而并非说由于众生之烦恼与根器有种种差异,而法就有多种——法实唯一,无有差别,以众生根别,故方便有异,令其渐次调伏,逐渐成熟;权机若熟,还归一实。是故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此也。
“唯说一乘法,是则为大乘”:我虽广说三乘之法,教化接引众生,然此皆是权说,非真实在此。故我实唯说究竟一乘之法,令大乘菩萨乘之,优游法界,广运众生入妙庄严域。此即是如来之大乘。
【义贯】
“如医”师为人治“疗众病”,并“无有若干”种医“论”,然“以病”有种种“差别故”,而“为设种种”对“治”之方。
“我为彼”诸“众生,破坏”灭除“诸烦恼”病亦如是。以“知其根”器之“优劣”,故“为彼”之堪能而“说”种种“度”脱之法“门”,因而有三乘法之立。
然而并“非”由于众生之“烦恼”与“根”器有种种差“异,而有种种法”——法实唯一种,无有差别,而以众生根别故,方便随之有异;
然此皆是权立,是故我实“唯说”究竟“一乘”之“法”,令大乘菩萨乘之,以广运众生入妙庄严域,“是则为”诸佛如来之“大乘”。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无常妄想,世尊亦说一切行无常,是生灭法;此义云何?为邪为正?为有几种无常?】
【注释】
“为有几种无常”:大慧问有几种无常的用意,在于希望世尊将外道邪计之无常,全部提出示知,令法众知而不堕。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
世尊,一切外道皆起”诸法“无常”之“妄想”,不见真常;而“世尊亦说一切”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此”言之“义云何”?究竟诸法无常“为邪”说、抑“为正”说?“为有几种无常”?
【诠论】
前面佛阐明不生不灭是真常之义,已破外道邪计之生论,而未辨明无常亦有邪正之殊,所以大慧再请问,以令法众知所抉择。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何等为七?彼有说言:作已而舍,是名无常;有说形处坏,是名无常;有说即色是无常;有说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无间自之散坏,如乳酪等,转变中间不可见,无常毁坏,一切性转;有说性无常;有说性无性无常;有说一切法不生无常,入一切法。】
【注释】
“作已而舍”:“作”,生也。谓四大作诸法已,即不再作,称之为舍;已生不复更生,前有生,而今不复生,故称无常,以不能常生故。
“形处坏,是名无常”:有说一切法之形相、处所坏灭,称为无常。此为计能造之四大之性,与其所造物之性,二者皆毕竟不坏,只是形相与其所在之处所转变不常,称为形处坏无常。
“即色是无常”:上面一项是计形相、处所变灭为无常,此为计诸法之颜色变迁为无常。
“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无间自之散坏”:“色”,四大所造色。“转变”,指生、住、异、灭相。“无间”,无有间断。谓四大所造色,于转变为其他物之中间,以其生住异灭四相密移,无有间断,而其一切性却于此无有间断之变化中趣于散坏。此为计四大造色,前后密移,中间转变,无有一个定常之相,称为转变无常。亦即:计色成之时,及色灭之后,其相皆定,只是在其生与灭之中间,其相转变无常,而称无常。换言之,即是此派外道,不计生相或灭相为无常,而是计生住异灭四相中的“异相”为无常。
“如乳酪等,转变中间不可见,无常毁坏,一切性转”:譬如由乳成酪或酥等之变化,其转变中间之行相虽不可见,以变异之相,念念有异,故在转变过程中,尚非有一定相出现,因此尚无定相可见,一直要到变成之后方有定相。在此转变之际,虽无一定相可见,然无常却于其中,不断地毁坏改变牛乳之一切性,令其一切性皆转变,由于此转变之相,无一定常,故称“转变无常”,亦即“异相无常”。
“有说性无常”:“性”,法也。有计实有一法,名为无常,而此无常之自性得永不坏,然却能令一切法变坏。亦即:此派外道,不计生住异灭四相为无常,而计实有一法名为无常,却又转计此“无常”之自性本身为常!以其性常,故恒能令一切法无常变灭,无有休止。
有说性无性无常:“性无性”,有性无性,即有与无。有说一切有性与无性,皆悉无常,归于断坏,此为究竟之断灭论者。
“有说一切法不生无常”:此为计“有无”二法,无有生法之常,称为不生无常。
“入一切法”:“入”,遍入,遍于。谓此无常法,遍于一切法中,令一切法无常变坏。
【义贯】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说“有七种无常”,皆“非我法也。何等为七?”
一者,“彼有说言:”四大造“作”诸法,“已,而”即“舍”其能作之性,不复更作,(亦即:生已,即不复有能生性),“是名”为“无常”(此为于生相上计无常者)。
二者,“有说”诸法之“形”相、“处”所变异“坏”灭,不得常住不变,“是名”为“无常”(此为于灭相上计无常者)。
三者,“有说即”诸法之颜“色”变迁“是无常”(此为于异相上计无常者)。
四者,(有说)四大造“色转变”成为他物之过程“中间”,无有定相可得,“是名”为“无常”,以其变异之相,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一切性却“自之”趣于“散坏”,例“如”由“乳”成“酪”、酥、醍醐“等”,其“转变中间”之相虽“不可见”,然“无常”却于其中“毁坏”一切乳性,令乳中之“一切性转”变,称为转变无常(此为于相续不断之异相上计无常者)。
五者,“有说”实有一法“性”,名为“无常”,而此无常之自性本身却是常,且能令一切法无常变灭(此为计无常是常者)。
六者,“有说”一切有“性”与“无性”者,皆悉“无常”,归于断坏(此为在灭相上计无常者)。
七者,“有说一切法不生”是“无常”,而此无常,遍“入”于“一切”诸“法”之中,令其无常(此亦为于生相上计无常者)。
【诠论】
此七种无常,其计著虽有种种差别,然而主要的还是不出有无二见,而计四大性是常,能作诸法,成为无常。
【大慧,性无性无常者,谓四大及所造自相坏。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
【注释】
“性无性无常”:此即是第六种无常,谓一切有性、无性皆归于无常坏灭。
“四大及所造自相坏”:谓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之四微,其自相皆归坏灭。
“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以坏灭故,因此能造之四大其坚湿暖动四种自性,皆不可复得,是故不能再生诸法,故称为“性无性无常”。
【义贯】
“大慧,性无性无常者,谓”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色之“自相”,皆归于“坏”灭。以其自相坏灭故,则“四大”之坚湿暖动四种“自性”皆“不可”复“得”,是故“不”能再“生”诸法,故称为性无性无常。
【诠论】
七无常总归不出于断常二见。此处的“性无性不生”,而称无常,即是断见;其余六种皆是常见。因为断见之过较重,为害较大,所以佛最先提出解释,令离重过。
【彼不生无常者,非常无常,一切法有无不生,分析乃至微尘,不可见。是不生义非生,是名不生无常相。若不觉此者,堕一切外道生无常义。】
【注释】
“彼不生无常者,非常无常”:此为第七种无常。谓彼外道所说之“不生无常”者,乃谓计一切法非是常,而是无常。
“一切法有无不生,分析乃至微尘,不可见”:此谓一切法之有无,皆不能生他法,分析诸法乃至于微尘之细,以求其生义,亦不可见有法生;以无法生,故非是常,而是无常,故称不生无常。
“是不生义非生,是名不生无常相”:谓外道如是不生之理本身亦实非有生;亦即:彼不生之理,亦不曾生,本无所有,唯自心计著。是名为外道所计之不生无常相。
“若不觉此者,堕一切外道生无常义”:谓若不觉知此义者,则与一切外道同堕于生中妄计不生,而称之为无常义。盖外道妄于有生之中,坚执为其不生之法,故有此堕。
【义贯】
“彼”外道所计之(第七种)“不生无常者”,为计一切法“非”是“常”,而是“无常”,且言“一切法”之“有”与“无”皆“不”能“生”他法,称为不生;以彼谓“分析”诸法“乃至”于“微尘”之细,于其中推求生法之义,亦“不可见”有一法从其中生。以一切法无常,又是不能生他法,故称不生无常。“是”外道“不生”之“义”,其本身亦实“非”有“生”,本无所有,唯是自心妄计,“是名”为外道所计之“不生无常”之行“相,若不觉”知“此”义“者”,则“堕”于“一切外道”妄于“生”中计不生之“无常义”。
【诠论】
外道计有生为常,这是落于常见;反之,若计不生为无常,便是落于断见。现在这一派,为计有无俱无生法之常,称为“不生无常”。
【大慧,性无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无常性;所以者何?谓无常自性不坏。大慧,此是一切性无性无常事,除无常,无有能令一切法性无性者,如杖、瓦、石破坏诸物。】
【注释】
“性无常”:这是第五种无常论,此为计有一法,名为无常,且计此无常法之性为常,能令诸法成无常。
“是自心妄想,非常无常性”:“非常无常性”,即非常、非无常性。谓此乃是外道自心妄想,而于一切法本非常、非无常性中,妄计无常之性为常。亦即,既然一切法本非常非无常性,则怎能说有一法名为无常?此为违理之言。更怎能说此无常法,其性为常?此不但违理,且是自语相违(自相矛盾)——既是无常法,怎会是常?如果是性常,即不应名为无常,应名为常才对!既名为无常,其性即不应是常,应是无常。外道如是自心妄想,颠倒妄说,诳惑众生。
“谓无常自性不坏”:外道谓此无常本身之自性不坏,而却能破坏诸法。
“此是一切性无性无常事”:“性无性”,有性无性。此即是言:一切法从本来之有性变成无性,皆是“无常”所作事。
“除无常,无有能令一切法性无性者”:外道计除了此无常之外,更无任何一法能令一切法从有性变成无性。
“如杖、瓦、石破坏诸物”:譬如木杖、瓦、石等能破坏诸物,而其自身却不坏。
【义贯】
“大慧,外道所计之(第五种)“性无常者,是”外道“自心妄想”,而于一切法本“非常”非“无常性”中,妄计无常之性为常;“所以者何?谓”彼立“无常”之“自性”为常,为“不坏”,而却能坏一切诸法。
“大慧,此”即“是”言“一切”法之从有“性”变成“无性”,皆是“无常”所作“事,除”了此“无常”之外,更“无有”其他任何一法“能令一切法”从有“性”成为“无性者”,譬“如”木“杖、瓦、石”等能“破坏诸物”,而自身不坏,亦如是,此为外道所计者。
【现见各各不异,是性无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别:此是无常,此是事。作所作无异者,一切性常;无因性。】
【注释】
“现见各各不异,是性无常事”:虽然外道计无常之自性为常,能坏一切诸法,然而吾人却现见能坏之无常,与所坏之诸法,各各无有差异:不能分别此是无常自性能坏,彼是无常所作事(所坏者)。以诸法无常,其中实无有能作与所作者,以一切法皆缘生无性故。
“非作所作有差别:此是无常,此是事”:并非能作与所作有差别之相,而能定言:此是无常自性因,彼是无常事相果。若有差别之相,吾人即能作如是之指陈;然诸法本如,无有作与所作差别之相,离作所作;若仍于其中起能作与所作分别者,则全是自心妄想。
“作所作无异者,一切性常”:假如能作与所作无差异者,则一切法之性应皆是常;以有异相,方成无常,若无异相,则皆是常;若皆是常,则外道之无常论即破。
“无因性”:谓无常既与诸法不异,则不能成为诸法变坏之因,令一切诸法成为无常坏灭。简之,无常无有为物作因之性,以同于物故。
【义贯】
虽然外道计不坏之无常性,能坏一切诸法,然而吾人“现”前却“见”能坏之无常与所坏之诸法,“各各不异”,无有异相,于缘生法中,实无有能坏与所坏之别,因此不能指陈出:此“是”无常自“性”,彼是“无常”所作“事”;并“非”能“作”与“所作有差别”相现,而就能定言:“此是无常”自性因,“此是”无常“事”相果,是故不应于一法中,作种种妄想分别。若知能“作”与“所作”实“无异”相“者”,则“一切”法“性”应皆是“常”;既然无常亦是常,则“无”法成为其他诸法无常之“因”,而令诸法有无常坏灭“性”。
【大慧,一切性无性,有因,非凡愚所知。非因,不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无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无有别异,而悉见有异。】
【注释】
“一切性无性,有因”:“一切性”即一切法。“无性”,成为无性,亦即变异、坏灭。此谓:一切诸法成为无性,而成无常者,实亦有因。
“非凡愚所知”:然诸法缘起甚为深奥幽隐,故非凡愚所能知。
“非因,不相似事生”:“非因”,即非相似因,亦即异因。“不相似事”,“事”即是果,“不相似事”,即不相似果,亦即异果。此谓:“不相似因”不能生“不相似果”,亦即“异因”不生“异果”;反言之,即因果应一致,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不应此因,彼果。此为指外道计无常自性为常,而能令诸法成无常,这便是“因”常而“果”无常,是名为异因生异果,所以佛责斥之曰:“非因不相似事生”,以因与果不类似,所以称不相似。此言义涵:未有因与果种类不同,而能生相似果的。譬如由豆之种子能生出豆来,便是“相似因”生“相似果”;由豆种生麻,便是因果不相似;然而未有以豆为因,而能生出麻之果的;是故外道之无常自性既常,决不能作为诸法无常之因,以其本身常故。
“若生者,一切性悉皆无常,是不相似事”:若异因能生异果者,则一切法都能成为无常因,不一定要外道所说的无常法才能成为无常因,因为只要是不相似之因,都能产生无常果故。这有点类似说龟毛、兔角、榨沙能出油之类。
“作所作无有别异,而悉见有异”:若一切法皆能作为他法无常之因,则能作与所作便无有差异,混杂莫辩,以能作所作皆是一切法故。而今却悉见因与果实有差异,是故异因不能生异果;是故无常之性既是常,则不能令他物无常,其所作物,应与其自性一样是常。
【义贯】
“大慧,一切”诸法之“性”转为“无性”,而现无常者,实亦“有因”,然诸法缘起甚为深奥幽隐,“非凡愚所”能“知”。当知“非”相似之“因”则“不”能令不“相似”之“事”果“生”(异因不能生异果);“若”异因能“生”异果“者”,则“一切”法之“性”应“悉皆”能成为令他法“无常”之因,以“是不相似”之“事”果能从不相似之因生故。若如是者,则能“作”之因与“所作”之果便“无有别异”,而令因与果混杂莫辨;然“而”吾人今“悉见”因与果确实“有异”,由是可知异因不能生异果;(异因生异果之论不得成立);是故无常之自性既是常,则不能令他物无常。
【若性无常者,堕作因性相;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
【注释】
“若性无常者,堕作因性相”:若言法性是无常者,则堕于有作因之性相,非是无作。以凡言“性”,必须是究竟无作,无作即常;现在既说是无常,则堕于有作诸法,非是究竟之义。因此若以此为因,则堕为有作因之性相,而失本性之义。
“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若堕有作法者,则彼外道所言之一切性,皆不得究竟之常,以有作故。
【义贯】
“若”言法“性”是“无常者”,则“堕”于有“作因”之“性相”,非是无作,而失本性之义,以言性者,必是无作。“若堕”有作法“者”,则彼所言之“一切性”皆“不”得“究竟”之常,因此彼无常性,自体应非常,以有作故。
【一切性作因相堕者,自无常应无常,无常无常故,一切性不无常,应是常。】
【注释】
“一切性作因相堕者,自无常应无常”:“一切性”,指无常法本身之一切性。“自无常”,指无常自体之无常性。“应无常”,亦应与其所作法一样是无常,不应是常。“一切性作因相堕者”,此句为倒装,谓无常之一切性若堕于有作因相者,则其自体之无常性,亦应与其所作法一样是无常,以其已堕于有作故,而一切有作皆是无常,不得是常。
“无常无常故,一切性不无常,应是常”:“一切性”,此指无常所作一切法之性。此谓:以无常自性是无常故,非如外道所计之为有常,则其所作之一切法之性便不应是无常,而应是常。因为“无常”之“无常”,负负得正,否定的否定变成肯定,因此无常所作变成是常。
【义贯】
若无常法本身之“一切性”系于有“作因相”之处“堕者”(无常法堕于有作因相),则其“自”体之“无常”性亦“应”与其所作法一样是“无常”,以有作之法皆是无常故。能作之“无常”其自性既为“无常故”,则其所作之“一切”法之“性不”应是“无常”,而“应是常”,以无常之无常却是常故。
【若无常入一切性者,应堕三世:彼过去色与坏俱,未来不生,色不生故,现在色与坏相俱。】
【注释】
“若无常入一切性者,应堕三世”:若如彼外道所言,无常为遍入于一切法之中,而令诸法坏者,如是,无常应与诸法一样堕于三世,以一切法不出三世所摄故。
“彼过去色与坏俱”:无常若是如彼外道所言,为入于过去色中,则应与彼过去色一样,已经坏灭(与坏相共俱。“共俱”者,即一体之义;既与坏相一体,亦即是已经坏灭之义。)如是则无常之常性不可得。
“未来不生”:若无常如彼外道所言,为入于未来色中,则应与未来色一样,尚未生起;如是则无常之常性亦不可得见。
“现在色与坏相俱”:若无常如彼外计,为入于现在色中,则无常应与现在色一样,念念不住,刹那变灭;如是则无常之常性亦不可定。
【义贯】
“若”如彼外道所言“无常”为遍“入”于“一切性”(一切法)之中,而令诸法坏灭“者,应”同诸法一样“堕”于“三世”:若无常为入于过去色中,则与“彼过去色”一样“与坏”相共“俱”,皆已坏灭,如是则无常之常性不可得;若无常为入于未来色中,则与“未来”色一样“不生”,以未来“色”仍“不生故”,如是则无常之常性不可见;若无常为入于现在色中,则与“现在色”一样,念念不住,刹那迁谢,亦“与坏相”共“俱”而不得为常,如是则无常之常性亦不住。因此于三世中推求,求一无常之常性,俱不可得,由此可知无常实不入于一切法中,而却能自维持常性,令三世诸法无常。
【色者,四大积集差别,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坏,离异不异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坏。】
【注释】
“色者,四大积集差别”:外道邪计:所谓色者为无常入于四大,积集而成种种差别之相。
“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坏,离异不异故”:外道计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色之自性,俱不坏,以其离于异与不异故:因为能造及所造之自性皆不坏,故离于异;然其形相皆可坏,故离于不异。
“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坏”:一切外道皆计一切四大之性为常住不坏,唯其形相有坏。此为邪计,以佛智观之,则一切法,本无自性,唯心现故,何有常住之四大性可得?
【义贯】
外道邪计所谓“色者”,乃无常入于“四大”之中,“积集”而成种种“差别”之相。且计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色”之“自性”皆得常住“不坏”,以其为“离”于“异”与“不异故;一切外道”皆计“一切四大”之性为常住“不坏”。
【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灭。离四大造色,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性无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坏故。】
【注释】
“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灭”:于十方一切三有之中,所有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之色,凡在所知所见之内,都是有生有灭,没有不生不灭的四大及其所造色。
“离四大造色,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性无常,四大不生”:离此有生灭之四大所造色外,并别无不生不灭之四大造色可得。然而一切外道竟于何处所见闻、思惟,而执实有一法名为无常,其自性为常;且执四大之性相从来不生不灭。佛言外道从何处见闻思惟而得此无常之常,而前面说虽于十方世界求此种无常之常亦不可得,故知外道此说纯为自心妄想。
“自性相不坏故”:以外道计无常与四大之自性相皆不坏故。
【义贯】
于十方世界“一切三有”之中,所有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色”,凡“在所知”所见之范围内,皆具足“有生”有“灭”之法。
若“离”此有生灭之“四大”及其所“造色”之外,并别无不生不灭之四大及所造色可得,不知“一切外道”究竟“于何”处“所”见闻、“思惟”,而执有“性”(法)为“无常”,转计无常之自性是常,又计“四大”之性相从来“不生”不灭,以其妄计无常与四大之“自性相”皆常住“不坏故”。
【离始造无常者,非四大,复有异四大;各各异相、自相故,非差别可得;彼无差别,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当知是无常。】
【注释】
“离始造无常者”:此为第一种无常:“作已而舍无常”。“离”,即是舍。“始造”,即是作已。
“非四大,复有异四大”:非于最初始之四大外,更有异于此最初之四大,来造色尘。
“各各异相、自相故,非差别可得”:以四大各各差异之相,及其自相,皆于造成诸法时即失,非有差别相可得。
“彼无差别,斯等不更造”:以彼四大无复差别相可得,因此斯等四大即不更再造诸法。
“二方便不作,当知是无常”:“二方便”,指能造及所造。“作”,生起。谓能造及所造二种方便既不再产生,因此便不再有造作之事。前既有造作,今造作已,则能造及所造之性,不复更有,因此是无常。所以称此为:离于最初始之造作,即成无常。
【义贯】
(此为外计之)第一种无常,在“离”于最初“始”之“造”作后,便不复更作,而成“无常者”,此即是谓“非”于最初始之“四大”外,“复有异”于此最初之“四大”,来造色尘,因此不复再造;以四大“各各”差“异”之“相”、及其原来之“自相”,皆于造成诸法时即告失去“故”,因此四大已“非”再有“差别”相“可得”(已和合成为一色相);以“彼”四大“无”复“差别”相可得,故“斯等”四大即“不更”再“造”诸法;如是,能造、所造“二方便”既“不”再“作”(生起),因此外道言:“当知”此即“是无常”。
【彼形处坏无常者,谓四大及造色不坏,至竟不坏。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尘观察坏:四大及造色形处、异见、长短不可得,非四大;四大不坏,形处坏现,堕在数论。】
【注释】
“彼形处坏无常者”:此为第二种无常。
“谓四大及造色不坏,至竟不坏”:为计能造之四大及所造之四尘之自性皆不坏灭;且推穷乃至于终竟,其性亦不坏,只是其形状、处所坏,故称形处坏无常。
“竟者,分析乃至微尘观察坏”:然而所谓至竟不坏者,其实吾人若分析四大,乃至于微尘之细,而观察之,便见四大之性相皆有坏。“微尘”,为色体之极少者。一金尘有七微尘,一微尘有七个极微。极微又称邻虚。金尘者,为得游履金中之间隙者也。
四大及造色形处、异见、长短不可得:谓若析色至于微尘,则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色之形状、处所、种种异见、长短俱不可复得。“异见”者,以色法之形像、颜色等,众人所见各异,故称异见。
“非四大”:此时已不复再有四大之性可得。
“四大不坏、形处坏现,堕在数论”:是故说四大之性不坏,只是其形状处所有坏相显现,如是之言,即堕在数论之邪说中。以数论师立二十五谛,而计冥性不坏,余谛皆坏,此计四大之性不坏,既同于彼,故名同堕在数论邪见之中。
【义贯】
“彼”外道所计之第一种“形处坏无常者,谓”计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色”之性“不坏”灭,如是推穷乃“至”于终“竟”,其性亦“不坏”失,只是其形状、处所坏,故称形处坏无常。
“大慧”,然而彼所谓至“竟”不坏失“者”,其实吾人若“分析”四大“乃至”于“微尘”之细,而“观察”之,便见四大之性相皆“坏”失不存:能造之“四大及”其所“造色”之“形”状、“处”所、种种“异见、长短”俱“不可”复“得”,因此四大已“非”有“四大”之性相,(以一切色法皆依其形相、长短等形质而得名为色,若离于形相、长短等性,而称仍有色法之性,则是不可得;此即,色法之性与相是不可分的,是一不是二,而外道妄见有二,故有此妄执)。是故若执“四大”之性“不坏”,而只是其“形”状及“处”所有“坏”相显“现”,则“堕在数论”师之邪见中。
【色即无常者,谓色即是无常,彼则形处无常,非四大;若四大无常者,非俗数言说;世俗言说非性者,则堕世论,见一切性,但有言说,不见自相生。】
【注释】
“色即无常者”:此为第三种无常。“色”,指颜色。
“彼则形处无常,非四大”:彼则与前述之形处无常一样,只是计颜色为迁改无常,非说四大之性为无常。然不知物之颜色乃由光而显,光异则色异,光之大小、强弱、明暗、色泽,皆影响颜色之变化,因此所谓色,实由缘而生,非有自性,而外道于此妄想分别,而计其为常、无常,实昧理之极,自惑惑人,实可怜愍!
“若四大无常者,非俗数言说”:若谓四大之性为无常,则为诸佛唯心之说,非外道俗数之言说所及。
“世俗言说非性者,则堕世论”:以世俗之言说,若谓四大为非有自性者,即堕于世论之邪解,执为断灭。
“见一切性,但有言说,不见自相生”:以世论者,见一切法,但有言说,而不能如实知见诸法有实自相生。
【义贯】
外道所计之第三种“色即无常者,谓”颜“色”之迁改不常,“即是无常,彼则”与前述之“形处无常”一样,只是计物之颜色为无常,而“非”说“四大”之性为无常;至“若”谓“四大”之性“无常者”,则为诸佛唯心之说,“非”彼“俗数”之“言说”所及;以彼“世俗”之“言说”若谓四大为“非”有自“性者,则堕”于“世论”之邪解:而执为断灭,以其“见一切性”(一切法)“但有言说”,而“不”能如实知“见”诸法有实“自相生”。是故世论者不言四大之性无常,而皆言其性常。执常、执断,俱是自心妄计,皆非正说。
【转变无常者,谓色异性现,非四大,如金作庄严具,转变现,非金性坏,但庄严具处所坏;如是余性转变等,亦如是。】
【注释】
“转变无常者”:此为外道所计之第四种无常。
“谓色异性现,非四大”:“色”,四大所造色。谓四大所造色之体有别异之性显现,然非能造之四大种之性有变异。
“如金作庄严具,转变现,非金性坏”:譬如以金作庄严具,唯金器有种种转变现起,而非金性有坏失。
“如是余性转变等,亦如是”:“余性”,其余之法。
【义贯】
外道所计之第四种“转变无常者,谓”四大所造“色”之体有别“异”之“性现”起,因而无常现,而“非”能造之“四大”种之性变,譬“如”以“金”来“作”种种“庄严具”,唯金器有种种“转变现”起,而“非金性”有所“坏”失;是故“但庄严具”之“处所坏;如是”其“余”法之“性转变等,亦如是”。
【如是等种种外道无常见,妄想火烧四大时,自相不烧,各各自相相坏者,四大造色应断。】
【注释】
“妄想火烧四大时,自相不烧”:彼外道人,依于妄想而言:火烧四大之时,四大种之自相并不为火所烧毁。
“各各自相相坏者,四大造色应断”:四大种之各各自相,其一一相若能为火所烧坏者,则一切四大及其所造色,早应已归于断灭尽。这是指劫坏时,三灾坏尽世界,后来又成,外道人见如此相,便谓是四大性不坏,而不知劫坏、劫成,皆是众生业力所致。
【义贯】
“如是等种种外道”虚妄分别而起“无常见”,彼以依于“妄想”,而言“火烧四大”之“时”,四大种之“自相”并“不”为火所“烧”毁;且言若四大之“各各自相”其一一“相”如实能为火所“坏者”,则一切“四大”及其所“造色应皆”已归于“断”灭。而今却仍有诸法,是故知四大之性不坏。
【诠论】
此节为总结前述外道所计之七种无常见,皆是邪见妄想。佛说种种外道之邪计,不出以能造四大之性不坏,而以所造四尘之相为有坏,如火烧四大时,其形相被烧则有坏,而四大之各各坚湿暖动自相不为所烧,则为不坏。此实自心妄想所见。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无常;
所以者何?谓外性不决定故,唯说三有微心,不说种种相有生有灭,四大合会差别,四大及造色故,妄想二种事摄所摄。
知二种妄想,离外性无性二种见。】
【注释】
“我法起非常、非无常”:“起”,超出。谓如来之法为超出常与无常。因前面七种无常,皆不出断常二见,故佛如是说。
“外性不决定故”:“外性”,外法。谓一切外法非有决定之自性。
“唯说三有微心”:“微心”,微妙真如一心。我唯说三界为微妙真如一心所现。
“不说种种相有生有灭”:不说心外之种种相为实有生、灭。
“四大合会差别”:谓如来亦不说四大因缘合会之时,所生之种种差别之境为实。
“四大及造色故”:亦不言四大及其所造色为实有法。
“妄想二种事摄所摄”:“二种事”,即根与尘。“事”,即果。以妄想为生因,根与尘二种事则为其果。此谓:众生依于自心妄想,而有根尘二种事果产生,复于其中妄执有能摄与所摄。
“知二种妄想,离外性无性二种见”:若能如实知能摄所摄二种法,皆是自心妄想所生,则能离于外法之有性及无性(断常)“二种”邪“见”。
【义贯】
“大慧,我”所说“法”为“起”于“非常、非无常”(超出常、无常);
“所以者何?谓外”法之“性不”是有“决定”之自性“故”。我“唯说三有”乃“微”妙真如一“心”,而“不说”心外“种种相”为实“有生有灭”,或说“四大”因缘“合会”之时所生种种“差别”之境为实,亦不言“四大及”其所“造色”为实有法,以是之“故”,我所说法超出常、非常。如来知众生由依于自心“妄想”之因,而有根尘“二种事”果于心妄现,复于其中妄执能“摄、所摄”。
若能如实了“知”能取、所取“二种”法皆是自心“妄想”所生,则能“离”于“外”法之有“性、无性”(断常)“二种”邪“见”。
【觉自心现量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离心性无性妄想;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不觉自心现量,堕二边恶见相续。
一切外道不觉自妄想,此凡夫无有根本,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从说妄想生,非凡愚所觉。】
【注释】
“觉自心现量妄想者,思想作行生”:“行”,观行。谓觉了一切诸法有性无性,皆是自心所现妄想,如是之唯心境界,必须由于念念中思想作意起观行而生。
“非不作行,离心性无性妄想”:并非不作观行,而得离于自心所现之有性无性(有无)二种妄想。谓非不起观行,而能得离心意识境界,以众生业识,无始劫来,久远积习,难于去除、脱离,若不假观行,则于理虽解,不行,则犹不得契证。
“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世间”,指凡外境界之法,以一切凡夫、外道所依行之法皆不出于世间生死,故名世间法。“出世间”,指二乘法,以二乘人依欣厌心,其所行旨在出离世间,故称为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上上”,此为诸佛及大菩萨所行境界,以其超出一切世间与出世间,非一切凡外权小境界,故称上上。此二句谓:若得离于自心有无二种妄想,则能证知世间、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一切法,皆为非常、非无常,一如之体所现。
“一切外道不觉自妄想,此凡夫无有根本”:一切外道皆不能觉知诸法为自心妄想所现,此即凡夫不能觉知诸法所起根本之因。“根本”,指诸法所起之根本。
“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从说妄想生”:“说”,言说,指外道之有无等戏论。由于不知诸法所起之根本故,而谓世间、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一切法,皆为从彼言说妄想所计之有无二法所生。
“非凡愚所觉”:佛意谓此三种法(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法)为离于常无常,乃无上甚深;且一切众生之妄执,乃无始深细幽远,唯圣方知,非凡愚所能觉。
【义贯】
能够“觉”了一切诸法有性无性皆是“自心现量”之“妄相”相“者”,如是甚深之唯心境界,必须于念念中“思想作”意起观“行”方得“生”起,“非不作”观“行”,而得“离”于自“心”所现之有“性、无性”二种无始“妄想”;若离于自心有无二种妄想,则能证知“世间、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一切法”皆为“非常、非无常”一如之体——若“不”能“觉”知妄想诸法唯是“自心现量”,而执心境为有其实体,或计有无、常无常等,即“堕”于“二边”之“恶见,相续”不断。
“一切外道”皆“不”能“觉”知诸法为“自”心“妄想”所现相,“此”即是“凡夫无有”能觉知诸法所起之“根本”原因,由不知故,而“谓世间、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法,为“从”彼言“说妄想”所计之有无、常无常等二法所“生”,然此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三种法离于常无常,乃无上甚深,且愚夫之妄执断常等法,亦复无始深细幽远,唯圣方知,“非凡愚”之“所”能“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远离于始造,及与形处异,性与色无常,外道愚妄想。
诸性无有坏,大大自性住,外道无常想,没在种种见。
彼诸外道等,无若生若灭,大大性自常,何谓无常想?】
【注释】
“远离于始造,及与形处异,性与色无常,外道愚妄想”:此偈总颂七种无常,皆为外道愚痴妄想所计。
“诸性无有坏,大大自性住,外道无常想,没在种种见”:此偈为别颂转变无常。“大大”,诸大种。“住”,常住。谓一切诸法之性实无有坏灭,诸大种之自性本自常住,无转变者,而诸外道不了此,妄起无常之想,盖为没在种种邪见所致。
“彼诸外道等,无若生若灭,大大性自常,何谓无常想”:此偈为颂不生无常,及计四大为常,能造色无常。谓彼诸外道既言“无常”本身并无若生若灭,果如是者,则诸大之性应是常,以无生灭故;既然是常,云何还起无常想?岂非自心妄想?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外道人说四大若“远离于始造”,即不再造作诸法,而成无常;“及与”四大“形”状“处”所有变“异”,而成无常,或言四大之“性与”颜“色”皆为“无常”,凡此邪论皆是“外道愚”痴“妄想”所生。
以佛智观之,一切“诸”法之“性”实“无有坏”灭,而“大大”(诸大种)之“自性”本自常“住”,无转变者,然而诸“外道”不了,妄起“无常”之“想”,盖由沉“没在种种”邪“见”之中所致。
“彼诸外道等”,既言无常并“无若生若灭”,则“大大”(诸大)之“性自”应是“常”,若如是者,云“何”得“谓无常”为正“想”耶?
【一切唯心量,二种心流转,摄受及所摄,无有我我所。
梵天为树根,枝条普周遍;如是我所说,唯是彼心量。】
【注释】
“二种心流转”:“二种心”,即有无二种妄心。谓此二种妄心相续,令愚夫虚受流转。
“梵天为树根,枝条普周遍”:谓又有外道执梵天为常,能生一切诸法,故如树根,而其所生之众生与一切诸法,有如枝条,遍布三界之中。
“如是我所说,唯是彼心量”:然而依佛所说,则常与无常,皆为彼妄想心所现之量。
【义贯】
“一切”诸法“唯心”现“量”,有与无“二种”妄“心”相续,令愚夫虚受“流转”,能“摄受”之心“及所摄”受之境,实皆“无有我”与“我所”可得。
除无常外,又有一种执常之外道,妄计“梵天为”常,有如“树根”,能生三界一切诸法,故其所生之众生及一切法,有如“枝条普”及“周遍”三界之中;然而外道所作“如是”常与无常之邪论,若依“我所说”之, 正智如实观察,则了知“唯是彼”妄想“心”所现之“量”。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一切菩萨、声闻、缘觉灭正受次第、相续;若善于灭正受次第相续相者,我及余菩萨终不妄舍灭正受乐门,不堕一切声闻、缘觉、外道愚痴。】
【注释】
“一切菩萨、声闻、缘觉灭正受次第、相续”:“正受”,即三昧,一切受不受,谓之正受。所谓“一切受”者,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若于此三受有所受者,则非正受,以此三受是有为故,若受此三受,即堕有为,不得正受。“灭正受”,即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以于此定中,受与想皆不现行,故名。“次第、相续”,为问此定之修行次第与相续之相。“次第”,亦即等级之义。“相续”,亦即这些等级如何互相衔接。此问菩萨及二乘之灭尽定,是为了显示究竟涅槃真常之妙乐。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解“说一切菩萨、声闻、缘觉”所行之“灭正受”之境界“次第”,及其上下“相续”衔接之相;“若”能“善于”了知三乘行人“灭正受”之“次第”及“相续相者”,则“我及”其“余菩萨,终不妄舍”离如来无上“灭正受乐”之“门”,亦“不堕”于“一切声闻、缘觉”及“外道”之“愚痴”错乱迷惑之法。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
佛告大慧:六地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缘觉,入灭正受。】
【义贯】 本节从略。
【诠论】
此节言六地菩萨与二乘,皆是同入灭正受,以六地菩萨及二乘,皆同断三界见思惑尽,烦恼心息,厌于劳虑,且以染境未忘,故欣于寂灭,而灭心入寂;所以六地菩萨与二乘同入灭定。然而六地菩萨所行,与二乘亦有差别:二乘但入人空定,六地则双入人法二空,惟《华严经》云:六地之人空已臻无间,而法空仍属有间。
【第七地菩萨摩诃萨,念念正受,离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声闻缘觉。诸声闻缘觉,堕有行觉,摄所摄相灭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无差别相非分:得种种相性,觉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无善念正受。】
【注释】
“念念正受”:菩萨至第七地,即得恒入法空定,无有间断,故说念念正受。
“离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声闻缘觉”:谓七地菩萨所入之正受,为离于一切法自性相有无之正受,此非声闻缘觉之境界。
“诸声闻缘觉,堕有行觉”:“有行”,即有为。谓二乘人以不了法空,而堕于有为欣厌之偏知。
“摄所摄相灭正受”:谓二乘所得者,为仍有能取所取相之灭尽定。
“七地非念正受”:“非念”,即无念。谓七地所得者为无念之正受。
“得一切法无差别相非分”:以七地得无念正受,无念故无分别,无分别故亦得一切法无差别相之正受,然此境界非二乘之分。
“得种种相性,觉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这是解释为何七地所得之无念正受及无差别相正受,非二乘之分的原因。以二乘人以有得心及欣厌心,而得种种差别相之法,是故其所得者,为觉知一切法善与不善性相之正受,而犹未能离于善恶、染净之取著分别。
“七地无善念正受”:七地所得为无善恶念之正受,以七地菩萨善恶两忘,故其所得者名为无善念正受。为何但说无善,而不兼云无恶?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善念且无,何况会有恶念?
【义贯】
“第七地菩萨摩诃萨”,于“念念”中恒入“正受”,而其所入者,为“离”于“一切性”(一切法)“自性相”有无之离相“正受”,此“非声闻缘觉”之境界,以“诸声闻缘觉”不了法空,而“堕”于“有”为欣厌“行”之“觉”知,故不离能“摄”取及“所摄”取“相”境界之“灭”尽定“正受”。
“是故七地”菩萨所得“非”有“念”(无念)之“正受”,及“得一切法无差别相”正受之境界,“非”为二乘之“分”内所有,以诸二乘人,系以欣厌有得之心,而“得种种”差别“相”之“性”,故其所得者,乃为“觉”知“一切法善”与“不善性相”之“正受”。然而七地菩萨见一切法无差别相,故不再有欣厌心,“是故七地”菩萨所入者,为“无善”恶“念”之“正受”。
【大慧,八地菩萨及声闻缘觉,心意意识妄想相灭。】
【义贯】
“大慧”,第“八地菩萨及声闻缘觉”,同证“心意意识”之“妄想相灭”之正受。
【诠论】
这是说八地所断之惑,与二乘同,亦即,八地菩萨得无功用行,故常在三昧,灭心意意识妄想相,故与二乘之取证类近。然亦有不同,因为二乘灭六识,而说是永灭不起;八地菩萨则离于藏识,而证于寂灭。所说寂灭,字同而义实有异,下文佛将分别之。
【初地乃至七地菩萨摩诃萨,观三界心意意识量,离我我所,自妄想修,堕外性种种相。
愚夫二种自心摄所摄,向无知,不觉无始过恶虚伪习气所熏。】
【注释】
“观三界心意意识量”:谓菩萨以人法无我智,观三界一切法唯是自心心意意识所现之量。
“离我我所,自妄想修”:以达唯心故得离于我我所计著,及离二乘依自心妄想之修习。
“堕外性种种相”:并得离于堕外性有无等种种相之取著。
“愚夫二种自心摄所摄,向无知,不觉无始过恶虚伪习气所熏”:这是解释二乘以自妄想修的原因,谓愚夫由于依能所二种自心妄想,而见有能摄取、所摄取之法,此乃由于一向无知,不能觉了系由无始世来,过恶虚伪习气所熏,而生诸法,却于其妄相上种种计著。
【义贯】
“初地乃至七地”之“菩萨摩诃萨”,以人法无我智,“观三界”一切唯是自心“心意意识”现“量”分别所起,故“离”于“我我所”计著,并离于二乘依“自”心“妄想”之“修”习,而“堕”于执“外性”有无等“种种相”之取著。
二乘之所以依自妄想修者,以“愚夫”皆依于能所“二种自心”妄想,而见有能“摄、所摄”之法,此乃由于一“向无知,不”能“觉”了系由自心“无始”世来,为“过恶虚伪习气所熏”而生诸法,却于其中妄计执著。
【大慧,八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涅槃。
菩萨者,三昧觉所持,是故三昧门乐,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来地不满足,弃舍一切有为众生事故,佛种则应断;诸佛世尊为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
声闻缘觉三昧门,得乐所牵故,作涅槃想。】
【注释】
“八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涅槃”:谓八地菩萨所得之三昧,与二乘之涅槃类近。
“菩萨者,三昧觉所持”:然第八地菩萨由诸佛如来三昧觉力所加持。
“是故三昧门乐,不般涅槃”:是故八地菩萨虽得三昧门之乐,而亦不入于般涅槃。
“若不持者,如来地不满足,弃舍一切有为众生事故”:诸佛若不加持者,则菩萨于如来地之功德便不能满足,以不加持,则不得三昧觉,不得三昧觉即落不觉,而醉寂灭酒,昏然不醒,因而入于涅槃,若入涅槃,即弃舍一切有为度化众生之事。
“诸佛世尊为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因此诸佛为八地菩萨开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令其不入究竟涅槃。
“声闻缘觉三昧门,得乐所牵故,作涅槃想”:诸二乘人,以内无胜愿,故外乏胜缘,因此于三昧门,为其乐所牵,且于彼寂灭之境,妄作究竟涅槃之想。
【义贯】
“大慧,八地菩萨摩诃萨”所得之三昧,类同于“声闻缘觉”之“涅槃”。然八地“菩萨者”,以有诸佛如来“三昧觉”力“所”加“持,是故”虽得“三昧门乐”,而亦“不”入“般涅槃”,诸佛“若不”加“持者”,菩萨于“如来地”功德便“不”能“满足”,以不加持即入般涅槃,入般涅槃即便“弃舍一切有为”度化“众生”之“事故”,如是“佛种则应断”绝;是故“诸佛世尊”即“为”八地菩萨开“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而令其不入究竟涅槃,起菩萨行,进证佛果。
然而诸“声闻缘觉”以本不发大愿,故不能感得胜缘,因此于灭尽之“三昧门”,自“得”其“乐”,而为其乐“所牵”系“故”,于彼三昧乐妄“作涅槃想”。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识相,善修我我所,摄受人法无我,生灭自共相,善四无碍,决定力三昧门,地次第相续,入道品法。不令菩萨摩诃萨不觉自共相,不善七地,堕外道邪径,故立地次第。
大慧,彼实无有若生若灭,除自心现量。
所谓地次第相续,及三界种种行,愚夫所不觉;愚夫所不觉者,谓我及诸佛说地次第相续,及说三界种种行。】
【注释】
“我分部七地”:“部”,即分布义;“分部”,即分别布类。谓如来分别布类菩萨第七地之功德境界。
“善修心意意识相,善修我我所”:谓令其善修观察心意意识相,及善修离我我所相。
“生灭自共相”:谓令不堕生灭之自相共相(同相异相)。
“决定力三昧门”:而得决定神通力之三昧门。
“地次第相续”:于诸地次第渐阶,相续而入。
“入道品法”:“道品”,即三十七助道品,亦即菩提分法。
“不令菩萨摩诃萨不觉自共相,不善七地,堕外道邪径”:谓诸佛为不令菩萨摩诃萨由于不觉知一切修行之自相共相,不善通达七地境界,而堕入外道邪径。
“彼实无有若生若灭”:彼诸地次地及相续相者,实无若生若灭。
“愚夫所不觉者,谓我及诸佛说地次第相续,及说三界种种行”:以其为愚夫所不能觉知者,故谓我及诸佛,为实有说诸地次第及相续相,及实有说三界种种往还等行相。不知诸佛实无所说,亦不立一法。
【义贯】
“大慧,我”为菩萨“分”别“部”类“七地”修行之境界功德,而今其能“善修”行观察“心意意识相”,及“善修”离“我我所”相之执,“摄受”通达“人法”二种“无我”,不堕“生灭”之“自”相“共相,善”能通达“四无碍”智,得“决定”神通“力”之“三昧门”,俾令定慧均等,善萨依此而得于诸“地次第”渐阶,“相续”而入,证“入”菩提“道品法”。我及诸佛为“不令菩萨摩诃萨”由于“不觉”知一切修行之“自”相“共相,不善”通达“七地”境界,而“堕”入“外道邪径”中,“故”建“立”诸“地次第。
大慧,彼”诸地次第及其相续之相者,“实无有若生若灭,除自心现量”外,实无少法可得;
且“所谓”圣人诸“地次第”与“相续”之相,“及”凡夫于“三界”中“种种”往来之“行”相者,皆是自心所见,然凡此皆为诸“愚夫所不”能“觉”知者;以其为“愚夫”之“所不”能“觉”知“者”,故而彼“谓我及诸佛”为实有“说”诸“地次第”及其“相续”之相,以“及”实有“说三界种种”往来“行”相。而诸佛如来,实无所说。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第八菩萨地,灭三昧门乐醉所醉:不善自心现量,自共相习气所障,堕人法无我,法摄受见,妄想涅槃想,非寂灭智慧觉。
大慧,菩萨者,见灭三昧门乐,本愿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别十无尽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离摄所摄妄想,觉了自心现量,一切诸法妄想不生;不堕心意意识,外性自性相计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随智慧生,得如来自觉地。如人梦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觉,觉已思惟,为正为邪?非正非邪。
余无始见闻觉识,因想种种习气,种种形处,堕有无想,心意意识梦现。】
【注释】
“声闻缘觉,第八菩萨地”:谓二乘人,达到与第八菩萨地相近的境界中。
“灭三昧门乐醉所醉”:便为灭尽定三昧门乐之所昏醉。因为二乘人,灰身泯智,饮寂灭酒,睡无为床,长劫不醒,故说昏醉。
“不善自心现量,自共相习气所障,堕人法无我,法摄受见,妄想涅槃想”:此为解释二乘之所以为灭尽三昧门乐之所昏醉的原因。“自共相习气所障”,以二乘人,执五阴之自共相,其习气深厚,故其智为此习气所覆障。“堕人法无我”,堕于人法无我之执。“法摄受见”,执有法为其所摄受之妄见。“妄想涅槃想”,妄想计著灭尽之法为得涅槃想。
“非寂灭智慧觉”:此非菩萨寂灭之智觉。
“菩萨者,见灭三昧门乐,本愿哀愍”:此为明示八地菩萨,不住涅槃,以别于二乘之行。谓八地菩萨,以无功用智,而得亲见寂灭三昧之乐,于此,随即忆念本愿,哀愍一切众生。
“知分别十无尽句”:以成就大悲故,因而修行十无尽句之行,广化有情。
“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以八地菩萨已证知如来之无上大涅槃,故一切妄想分别皆不生起,亦无已得涅槃之想。
“非佛法因不生,随智慧生”:然并非于佛法中修行之正因不生,而是随本觉智慧而生。
“如人梦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觉”:此为比喻第八地超越前七地之行相。谓第七地住于梦幻三昧,度所知之爱水,以涉于功用,所以称为“方便度水”。从第七地登入第八地后,所知障虽已断八品,然尚余二品未断,故称“未度而觉”。
“觉已思惟:为正为邪?非正非邪”:此为比喻已登入八地后,追念于七地中,断障契真,其中真与妄二者迢然有别,未达浑然一体,因此自问:此为正为邪?然后复以八地所得之任运断证,契于即妄即真,全体无二,不涉功用,因此自答:前此一切境界,实乃非正非邪,无有一法可得,离于言诠。此即所谓无明者,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便是如是境界。
“余无始见闻觉识,因想种种习气,种种形处,堕有无想,心意意识梦现”:此为第八地菩萨,于观自身后,复观其余未能契证之在迷者,皆由依无始世来所经之见闻觉知事,以彼为因而起妄想执著,熏成八识中种种习气,故见种种形相、处所,复于此等自心所现相,起分别计较,堕于有无之妄想,凡此皆为心意意识梦中妄现之相耳。
【义贯】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行人,达到与“第八菩萨地”相近之境界中,即为“灭”受想“三昧门乐醉”之“所”昏“醉”:所以然者,以其“不”能“善”了知一切诸法唯“自心现量”,故为执五阴“自”相“共相”之“习气所”覆“障”,因此虽破五阴自共相,然却“堕”于“人法无我”之空执,及堕实有涅槃“法”为其所“摄受”之妄“见”,是故“妄想”计著其所得灭尽之法,作为实得“涅槃”之“想”,此则“非”菩萨“寂灭”之“智慧觉”。
“大慧”,八地“菩萨”摩诃(此外疑有个“萨”字)所行“者”,为以无功用智,亲“见”寂“灭三昧门乐”,即忆念“本愿,哀愍”一切众生,“大悲成就”,因而修行了“知分别十无尽句”之行,广化有情,是故“不妄想”而将三昧门乐作“涅槃想”——以“彼已”证得一切法本自涅槃之无上大“涅槃”,一切“妄想”分别皆“不生故,离”于能“摄、所摄妄想”境界,以如实智,“觉了”一切诸法唯是“自心现量”,故对“一切诸法”之“妄想”分别“不”复“生”起,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堕心意意识”之取著,不堕“外”法“性自性相”为实有之“计著妄想”;然而只是妄想不生,并“非”修行“佛法”之正“因”亦“不”再“生”起,而是“随”顺根本(本觉)“智慧”而“生”,生即无生,如是展转修行,逮“得如来自觉”圣智之“地”。菩萨由七至八地,犹“如人”于“梦中”,以种种“方便度”大海“水”,于尚“未”完全“度”过之时,忽“而”从梦中“觉”醒,“觉已”,便如是“思惟”:梦中所见,“为正为邪?”彼复以觉醒人之智,作是观察:如是之相,实“非正非邪”,以梦中之境,唯心所现,本无所有,宁有一法可得而说为正、为邪乎?
然此为八地菩萨境界,其“余”在迷众生,皆依“无始”世来,所经“见闻觉识”(见闻觉知)之事,以彼为“因”,而起种种妄“想”,此诸妄想便于八识中,熏成“种种习气”,故妄见“种种形”相、“处”所,复于彼等自心所现相,起种种分别,而“堕”于“有无”之妄“想”,然而凡此种种,皆是“心意意识”之“梦”中妄“现”之境界耳。
【大慧,如是菩萨摩诃萨,于第八菩萨地,见妄想生。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见一切法如幻等方便,度摄所摄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
大慧,此是菩萨涅槃,方便不坏,离心意意识,得无生法忍。
大慧,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
【注释】
“见妄想生”:亲见妄想生起之相。
“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从初地展转升进至于第七地。
“度摄所摄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作”,起也。谓度脱能摄所摄心之妄想,如是修行已,能所双亡,即得登入第八地,入八地已,即起一切佛法方便,广度有情,未证得者皆令证得。
“此是菩萨涅槃,方便不坏,离心意意识,得无生法忍”:此是菩萨所证之无住大涅槃,虽居于如来之无上大涅槃,而依然于种种度生之方便不坏不断。以下两句为解释菩萨之所以能处涅槃界,而犹不坏度生方便的原因。谓以菩萨摩诃萨已远离心意意识,一切虚妄之相,得无功用道,证无生法忍之故,故能如是无住而住,无行而行。
“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谓依于世谛,则有十地浅深,若于第一义谛之中,则无次第或相续之相。
“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即说此名为无所有、一切妄想寂灭之无上法门。
【义贯】
“大慧,如是菩萨摩诃萨,于第八菩萨地”了了亲“见”无始“妄想”心“生”起之相。菩萨在入八地之前,“从初地”展“转”升“进至第七地”,于其中,照“见一切”诸“法”犹“如幻”化“等方便”,而“度”脱能“摄、所摄心”之“忘想”,如是修“行已”,能所双亡,即得登至第八地,证八地已,即“作”一切“佛法”之“方便”,广度有情,“未”证“得者”皆“令”证“得”。
“大慧,此”即“是菩萨”摩诃萨所证之无住“涅槃”,虽居如来无上涅槃,而依然于种种度生“方便不坏”不断,其所以能如是者,以菩萨摩诃萨已远“离心意意识”一切妄想生灭之相,而证“得无生法忍”,故能无住而住,无生而示生,非同二乘之以坏灭为涅槃也。
“大慧”,依于世谛,则有十地浅深之行相,若“于第一义”中,则“无”有诸地“次地”或“相续”之相,离于一切境界分别,如来即“说”此名为无相“无所有”、一切“妄想”分别皆悉“寂灭”之无上“法”门。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心量无所有,此住及佛地,去来及现在,三世诸佛说。
心量地第七,无所有第八,二地名为住,佛地名最胜。
自觉智及净,此则是我地;自在最胜处,清净妙庄严,
照曜如盛火,光明悉遍至,炽焰不坏目,周轮化三有。
化现在三有,或有先时化,于彼演说乘,皆是如来地。
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
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
【注释】
“心量无所有,此住及佛地,去来及现在,三世诸佛说”:“此住”,指第八地菩萨所住之地。此偈为颂一切法唯心现量,本无所有,乃至八地及佛如来地,亦是唯心现量,此是三世诸佛所共说究竟之理。
“心量地第七,无所有第八,二地名为住,佛地名最胜”:此偈颂第七、第八二地,虽是真修,然犹未灭心量,仍属因位,不名为最胜,唯有佛地证得自觉圣智,方名为最胜。
“自在最胜处”至“皆是如来地”:此为颂法报化三身证真成佛,普化众生之事。
“炽焰不坏目”:谓若是毒龙放光,便会伤人眼,而如来之光明,清凉悦豫,不伤人目。“皆是如来地”,谓凡此诸胜行,皆是如来地之境界。
“十地则为初”至“无所有何次”:最后这两偈颂第一义无次第及相续之相。谓若依世谛,则有相续次第之名数,今依第一义谛言之,则一切既是心量所现,本无所有,有何次第可言?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法唯“心”现“量”本“无所有”,乃至“此”第八菩萨“住”地“及佛地”,亦皆如是,此是过“去”、未“来及现在,三世诸佛”所共“说”之不二之理。
犹存“心量”之“地”者为“第七”地,达无影像“无所有”境界者为“第八”地。此“二地名为”菩萨所依“住”之地,未为最胜,唯有“佛地名”为“最胜”。
内身自证“自觉”圣“智及”清“净,此则是我地”:如来处于“自在最胜”之“处”,其处“清净”殊“妙庄严”,其地之光“照曜如盛火,光明悉遍至”于十方,其光虽“炽”,然其“焰”则清凉悦豫,“不”伤“坏”众生之“目,周”游十方三界转大法“轮”度“化三有”,或度“化现在三有,或有先时”(过去)度“化”,普入三世十方无有障碍,“于彼演说”三“乘”之法,凡此“皆是如来地”所行境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