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9 March 2021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05《勉居心诚敬》

五、勉居心诚敬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
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
(chéng) = 诚实,真诚[sincerehonest](真实[real]/确实,的确[indeed])
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
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而欲飞,其可得乎。
(正)致弘一大师书一
 
############################################################
 
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
必须恳切志诚之极,印大师示寂之晚,语真达师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见永思集。
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
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懈怠 = Kusita,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
(xiè) = 贴身的内衣[underclothes](轻慢,轻佻地亲近[be disrespectfultreat with irreverenceslight]/肮脏[dirty])
不堪设想(bù kān shè xiǎng) = 不能想象,多指事情发展到极坏的地步[be deadful to contemplatebe most disastrousa inconceivable]
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正)复邓伯诚书一
 
############################################################
 
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
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
若无诚敬,则与唱戏相同。
其苦乐悲欢,皆属假妆,不由中出。
(zhuāng) = 梳妆打扮[apply makeup](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woman's personal adorn ments]/假装。同“装”[pretend])
纵有功德,亦不过人天痴福而已。
痴福(chī fú) = 愚痴之福。
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恶业,其将来之苦,何有了期。
(正)复高邵麟书二
 
############################################################
 
曰诚,曰恭敬,此语举世咸知,此道举世咸昧。
印光由罪业深重,企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每寻求古德之修持懿范,由是而知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yì) = 美好[fine]
(fàn) = 古代遇大事出车,先辗过祭坛及祭牲的一种祭祀活动,祭路神[a ceremony of sacrifice to the Road God](假借为笵。法则[rule]/典范[model])
故常与有缘者谆谆言之。
(zhūn) = 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earnestly and sincerely]
(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
 
夫如来灭度,所存者唯经与像。
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视作真佛,即能灭业障而破烦惑,证三昧而出生死。
若以土木金彩视之,则亦土木金彩而已。
又土木金彩,亵之则无过。
若以亵土木金彩之佛像,则其过弥天矣。
弥天大罪(mí tiān dà zuì) = 所犯的罪,与天一样的大。比喻极大的罪过。
读诵佛经祖语,直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忽,能如是者,我说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彻证一真。
否则是游戏法门,其利益不过多知多见,说得了了,一丝不得真实受用,乃道听途说之能事也。
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 = 路上听来的消息。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古人于三宝分中,皆存实敬。
不徒泛泛然口谈已也。
泛泛之谈(fàn fàn zhī tán) = 泛泛:浮浅不深入。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
今人口尚不肯谈一屈字,况实行乎。
(qū) = 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弯曲[bend](委屈;冤屈[feel wrongedput sb. to great inconvenience]/屈服[subdueyield])
(正)复尤惜阴书
 
############################################################
 
礼佛仪式,极忙之人,不便特立。
但至诚恳切,口称佛号,身礼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诚则可矣。
(正)复张云雷书二
 
############################################################
 
舍利不能礼拜,丛林不能亲炙,有何所欠。
丛林 = 指僧众聚居之寺院,尤指禅宗寺院。昔时印度多于都城郊外选择幽静之林地,营建精舍;故僧众止住之处,即以兰若(空闲)、丛林等语称之。经典中对‘丛林’一语之解释颇多。
(zhì) = 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broilroast](受熏陶[be nurtured])
亲炙(qīn zhì) = 亲承教诲[be taught directly]。《孟子.尽心下》:「非圣人而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但能见佛像,即作真佛想。
见佛经祖语,即作佛祖面命自己想。
必恭必敬,无怠无忽。
则终日见佛,终日亲炙诸佛菩萨祖师善知识,舍利丛林云乎哉。
云乎哉(yún hū zāi) = 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
(正)与谢融脱书
(róng) = 炊气上升[belch smoke](融化;消溶 [meltdissolve]/和乐;恬适[harmonious and happycomfortable])
 
############################################################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
大觉尊/大觉世尊 = 大觉与世尊之合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称大觉;为世中之尊,故称世尊。
显密/显露秘密/显示秘密/显密二教 = 指显教与密教。自言语文字上明显说出教法者,称为显教;若秘密说,不可由表面得知者,则称为密教。其分类法,或就说教之方式而别,或就教义之内容而别。
历三世而不易,举十界以咸遵。
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
归化/归真/归寂/归本/归空/归去/归元 = 即指人之死亡,或特指僧侣之示寂。归元一语,原谓出离生灭无常之此世,而还归真寂本元(即涅槃)之悟界,故转指僧侣或一般证道者之死亡,而与圆寂、入寂、示寂等用语同义,如称佛陀入灭之日为归寂日。至后世,亦用来作为常人死亡之称词。
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
若能竭诚尽敬,礼诵受持。
则自他俱蒙胜益,幽显同沐恩光。
(mù) = 洗头发[wash one's hairshampoo]
犹如意珠,似无尽藏。
无尽藏 = 意谓含藏无穷之德。又作无尽藏海、无尽法藏。即真如法性之理海广阔无边,包藏一切万象。/寺院将信徒奉献之财物或剩余之财物贷与他人,以所得之利息充作伽蓝之修缮、维持等费用。又称无尽财、长生钱、库质钱。
取之不匮,用之无穷。
(kuì) = 柜子[dung's basket](缺乏,空乏[deficientshort of]/guì = 古同“柜”。)
随心现量,悉满所愿。
(正)持经利益随心论
 
############################################################
 
欲得佛法实益,须办十分诚心。
持经念佛之事虽同,心之诚有浅深泛切之不同,则其利益便大相悬殊矣。
悬殊(xuán shū) = 相差很远[great disparityfar apart]
世间事事,均须以诚而成。
况持经念佛,欲以凡夫身,了生脱死,超登佛国,不诚而能得乎。
(续)复理听涛书一
(tāo) = 大波[billowbig wave]
 
############################################################
 
持诵经咒,贵在乎诚。
纵绝不知义,若能竭诚尽敬,虔恳受持,久而久之,自然业消智朗,障尽心明,尚能直达佛意,何况文字训诂与其意致。
竭诚(jié chéng) = 十分诚恳。
(xùn) = 教育,教导[instructteachlecture](典式、法则[coderule]/解说,注释。用通俗的话解释词语的意义[explain])
(gǔ) = 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训诂(xùn gǔ) = 解释古文字义。
否则纵能了知,由不至诚,只成凡夫情见,卜度思量而已。
(bǔ) = 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divine](选择[choose]/推断;预料[predict]/bo = 萝卜。)
经之真利益,真感应,皆无由得。
以完全是识心分别计度,何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一超直入,顿获胜益也。
(三)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序
 
############################################################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 大般涅槃经《第2卷》:佛出世难,人身难得;值佛生信,是事亦难;能忍难忍,是亦复难;成就禁戒,具足无缺,得阿罗汉果,是事亦难,如求金沙、优昙钵花。
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
然如来所说,实依众生即心本具之理。
于心性外,了无一法可得。
但以众生在迷,不能了知。
于真如实相之中。
幻生妄想执著。
由兹起贪嗔痴,造杀盗淫。
迷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
经尘点劫,莫之能反。
幸遇如来所说大乘显密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即彼客作贱人,原是长者真子。
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处。
实报寂光,乃为本有家乡。
回思从无始来,未闻佛说。
虽则具此心性,无端枉受轮回。
真堪痛哭流涕,声震大千。
心片片裂,肠寸寸断矣。
此恩此德,过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万倍。
(chì) = 仅仅,只有[only]
纵粉身碎骨,曷能报答。
(hé) = 何,什么[what](何日,何时[when])
(正)竭诚方获实益论
 
############################################################
 
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又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即为是塔。
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何以令其如此。
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
(nòu) = 锄草,耕作[weed]
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Anuttara-sammasambodhi,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而诸大乘经,处处教人恭敬经典,不一而足。
良以诸大乘经,乃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三世如来之法身舍利,九界众生之出苦慈航。
虽高证佛果,尚须敬法。
类报本追远,不忘大恩。
慎终追远(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 终,父母之丧。远,祖先。指依礼慎重办理父母丧事,祭祀要诚心的追念远祖。语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故涅槃经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
大方便佛报恩经《优波离品第八》: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
三世如来,皆供养法。
况博地凡夫,通身业力,如重囚之久羁牢狱,莫由得出。
(qiú) = 拘禁、囚禁[imprison](犯人,被逮捕或被捕入狱的人[convictprisoner])
(jī) = 马笼头[bridle](系,捆绑;束缚,拘束[bindrestrain])
何幸承宿世之善根,得睹佛经,如囚遇赦书,庆幸无极。
(shè) = 宽免罪过[remitpardon]
固将依之以长揖三界,永出生死牢狱。
(yī) = 古代的拱手礼[make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
三界 = 欲界、色界、无色界。
亲证三身,直达涅槃家乡。
无边利益,从闻经得。
岂可任狂妄之知见,不存敬畏,同俗儒之读诵,辄行亵黩。
(dú) = 污浊[dirty](污辱[humiliate])
(正)同上
 
############################################################
 
至于阅经。
(yuè) = 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examine](察看;视察,考查[inspectcheck]/看;阅读[read])
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
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
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力,虚丧岁月。
(wǎng) = 渔猎用的网。同“网”[net]([notno]/无;没有[not]/欺骗;蒙蔽[hoodwinkdeceive]/诬,无中生有[slander]/结网[net]/迷惑。失意。通“惘”[puzzle])
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
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
(qīng) = 头不正[inclined to side](少顷,短时间[momentinstanta little while]/近来;刚才[just now])
(níng) = 结冰[freeze](集中;注目;注视[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fix ones eyes on]/停止;静止[stop])
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
朗诵(lǎng sòng) = 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read aloud with expressiondeclaim]
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
(líng) = 细听[hear]
圆音 = 圆妙之声音,指佛语。
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
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
(huì) = 会合[get togetherassemble](晤见[meetsee]/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meetinggatheringpartyconference]/领悟,领会[comprehendunderstandgrasp]/必然,一定[certainlydefinitely]/时机[opportunityoccasion])
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
我法二空/生法二空/人法二空 = 即人空、法空。无人我之执,以身为五蕴假和合,实无常一主宰之我体,称为人空,观此真理,则称人空观。无我法之执,以色等诸法亦归于空而无实性,称为法空。一般而言,小乘主张法为实有,故仅立我空,然成实论则说诸蕴之法亦空,即并说二空。
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
= 六祖坛经《行由第一》: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
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
(fú) =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符信[tally](盖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种[document]/符合;相同[accord with])
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
智者诵经,豁然大悟。
(huò) = 空缺;露出缺口;缺损[crack](裂开;割裂[slitbreakcrack]/开通、开阔。)
豁然大悟(huò rán dà wù) = 一下子开通领悟了某种道理。
寂尔入定,岂有分别心之所能得哉。
(ěr) = 窗格花纹[figuredecorative pattern]([that]/[you]/如此;这样/近。通“迩”[near]/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寂尔(jì ěr) = 犹寂然。
一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遂得念极情亡。
至天黑定,尚依旧写。
侍者入来,言天黑定了,只么还写。
(dìng) = 安定;安稳。与“乱”或“动”相对[stablesmooth and steady](镇静;宁静[quiet])
随即伸手不见掌矣。
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
话头(huà tóu) = 说话的端绪[thread of discourse]
话头禅 = 又称看话禅,禅宗术语,以一种被称为看话头的方式来进行禅修。这种禅修方式最早始于南宋大慧宗杲禅师,由公案禅发展而成,盛行于临济宗之中。与曹洞宗的默照禅法并称。
明雪峤信禅师,宁波府城人。
(qiáo) = 本指高而尖的山。泛指高山或山岭[high mountain]
圆信 = 1571年-1647年,俗姓朱,号雪庭、雪峤、语风老人,世称云门圆信,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朝临济宗高僧。
府城(fǔ chéng) = 旧时府级行政机构所在地[prefectural city]
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 =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
中年出家,苦参力究。
(cān) = 加入[jointake part in](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refer to]/检验[examineinspect]/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call to pay one's respect]/sān = 通“叁”。即三[three])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其苦行实为人所难能。
久之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
犹不识字,不能写,久之则识字矣。
又久之则手笔纵横,居然一大写家。
此诸利益,皆从不分别专精参究中来。
参究 = 即参学究办。在禅宗,即指参访师家,致力体得佛法。禅家排斥单方面之知解,以亲至师父处参学,求其开示之参禅为一生之大事,亦即强调在正师之处参禅学道。散见于碧岩录中之参寻、参问、参叩、参玄、参学、参详等语,皆与参究为同义语。
阅经者亦当以此为法。
(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
 
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体睡,须穿衫裤。
(chì) = 火的颜色,即红色[red](忠诚;真纯[loyalpure]/裸露[bare])
(shān) =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sleeveless jacket with vent in the sides of a jacket]/衣服的通称[clothing]
以心常如在佛前也。
吃饭不可过度。
再好的饭,只可吃八九程。
若吃十程,已不养人。
吃十几程,脏腑必伤。
(zàng) = 脏的本字是藏。中医学以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后因以为身体内脏的通称[viscus <pl. viscera>internal organs of luman body]
(fǔ) = 中医以胃、胆、膀胱、三焦、大小肠的总称[internal organs of the body]
常如此吃,必定短寿。
饭一吃多,心昏身疲。
行消不动,必至放屁。
(xiāo) = 消除;消灭[get rid ofeliminate](减削[decrease])
放屁一事,最为下作,最为罪过。
下作(xià zuò) = 鄙贱、下流。
佛殿僧堂,均须恭敬。
若烧香,不过表心。
究无什香。
(jiū) = 穷;尽[limit](谋划;研究;探求[planstudy carefully])
(shí) = 集体的十[ten](shén = 什么。)
若吃多了放的屁,极其臭秽。
以此臭气,熏及三宝,将来必作粪坑中蛆。
(qū) = 蝇类的幼虫。亦指似蝇蛆的虫[maggot]
不吃过度,则无有屁。
若或受凉,觉得不好,无事,则出至空地放之。
待其气消,再回屋中。
如有事不能出外,常用力提之。
不一刻,即在腹中散开矣。
有谓不放则成病,此语比放屁还罪过,万不可听。
吾人业力凡夫,在圣中圣、天中天之佛殿中,三宝具足之地,竟敢不加束敛,任意放屁。
(shù) = 捆绑[bindtie](约束;限制[restraincontrol])
(liǎn) = 收集,聚集[gather](停止[stop]/收敛,约束言行[restrain oneself]/赋税[taxes])
此之罪过,极大无比。
许多人因不多看古德著述,当做古德不说。
不知古德说的巧,云泄下气。
他也不理会是什么话,仍不介意。
光三四十年前,常说此事。
后试问之,人不知是何事,以故只好直说放屁耳。
唱戏骂人说放肆,就是说你说的话是放屁。
凡有所畏惧,气都不敢大出,从何会放屁。
由其肆无忌惮,故才有屁。
(jì) = 憎恨[hate](嫉妒[be jealous of]/顾忌[scruple]/禁忌;忌讳[tabooavoidshun])
(dàn) = 畏难,怕麻烦[be afraid of difficultybe unwilling to borrow trouble]
肆无忌惮(sì wú jì dàn) = 恣意妄为,毫无顾忌[without scruplewith impunity]
你勿谓说放屁话,为不雅听。
我实在要救人于作粪坑之蛆之前耳。
(续)诫初发心学佛者书
 
############################################################
 
晨起,及大小解,必须洗手。
凡在身上抠,脚上摸,都要洗手。
(kōu) = 抓,提[lift up]([dig or dig out with a finger or sth. pointedscratchpick])
夏月裤腿不可敞开,要扎到。
裤腿(kù tuǐ) = 裤子穿在两腿上的筒状部分[trouser legs]
(chǎng) = 将高起的土地筑成平台,用以远望[build terrace](张开,敞开[open wide])
(zā) = 捆绑;缠束;拴;系[tiebindfasten]
(dào) = 到达,达来,去到[arrive](颠倒。通“倒”[put upside downreverse]/周到;周密[thoughtfulconsiderate])
随便吐痰擤鼻,是一大折福之事。
(xǐng) = 按住鼻孔出气,借以排出鼻腔内的粘液[blow one's nose]
清净佛地,不但殿堂里不可吐擤,即殿堂外净地上,也不可吐擤。
净地上一吐,便现出污相。
有些人肆无忌惮,房里地上墙上乱吐。
好好的一个屋子,遍地满墙都是痰。
他以吐痰当架子摆,久久成病。
(jià) = 棚架[shed frame](框架[frame])
摆架子(bǎi jià zi) = 骄傲夸张,故意显出自己的身分比别人高贵[put on airs]
天天常吐,饮食精华,皆变成痰了。
(续)同上
 
############################################################
 
看经论,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须多看。
(diǎn) = 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重要的文献、典籍[work of standard scholarshipclassics](典礼,仪节[ceremony]/主持;主管[be in charge of]/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decrees and regulations])
急躁不能凝静,必难得其旨趣。
后生稍聪明,得一部经书,废寝忘餐的看。
(cān) = [eat]
废寝忘餐(fèi qǐn wàng cān) = 因专心于某事,以致于忘了饮食,也不睡觉。形容专心努力工作或学习。
一遍看过,第二遍便无兴看。
即看,亦若丧气失魂之相。
此种人,均无成就,当力戒之。
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孔子乃生知之圣,读易尚至韦编三绝。
生知 = 谓不待学而知之。语本《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
(wéi) = 违背[disobeyviolate](熟皮,去毛熟治的皮革[leather])
(jué) = 把丝弄断[break off]。引申为断,断绝[severcut off](割断;切断[cut off]/绝对;全然[absolutely]/超过[surpass]/横渡;穿越[cross])
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 = 韦,熟皮。旧时用以串联竹简成册。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典出《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
以孔子之资格,当过目成诵,何必又要看文而读。
(sòng) = 背诵、朗读[reciteread aloud]
故知看文,有大好处。
背诵,多滑口诵过。
看文,则一字一句,悉知旨趣。
吾人当取以为法。
切不可显自己聪明,专尚背诵也。
当孔子时无纸。
凡书,或书于木板,或书于竹简。
亦竹板也易之六十四卦,乃伏羲所画。    
易经 = 是汉族最为古老的古典文献之一,为古代中国巫师用以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卜筮书,自汉代开始尊奉为“五经”之一;《易经》用一套符号形式系统描述事物的变化,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当代的学者怀疑周文王、孔子并非《易经》的全部作者,部分学者更认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学者比较过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和周朝的钟鼎文之后,认为《周易》不是周文王一人所著,最可能的成书日期应是西周后期,大约公元前九世纪末。现时一般认为《易经》是集体创作,《周易》的起源并非任何一个传说或历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时期占筮用的文字编纂而成。
六十四卦 = 记载于《易经》,每一卦的图像均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每一卦各有六个爻。
伏羲(fú xī) =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
六十四卦开首之彖,乃文王所作。
(tuàn) =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
周文王 = 1125年-前1051年,又称西伯昌。姬姓,名昌,中国商朝末期诸侯国周国君主,后世视之为道统的传人之一。
每卦之六爻,乃周公所作。
(yáo) = 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故爻表示交错和变动的意义[interwinled](《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line in eight trigrams])
此外之上经彖传,象传,下经彖传,象传,并乾坤二卦之文言,及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所谓十翼者,皆孔子所作。
象传(xiàng zhuàn) = 《易经》十翼之一,是解释爻象的文辞。相传为孔子所作。
十翼 = 亦称为《易传》,是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及〈文言传〉等文篇,因〈彖辞〉、〈象辞〉、〈系辞〉各分上下两篇,所以统共为十篇,旧称《十翼》。传是对经的解释。古人说的《易经》,常把“易传”也涵括在内。
十翼(shí yì) = 《易》的《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篇,相传为孔子所作,总称“十翼”。翼,辅助。
若约字说,孔子所作者,比文王周公所作,当多十余倍。
而孔子读文王周公之易,竟至将编书之熟皮绳,磨断过三次,可以知读之遍数不可计也。
吾人能以孔子之恒而读佛经、持佛名,必能以佛之言之德,熏己之业识心,成如来之智慧藏也。
(续)同上
 
############################################################
 
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
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
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
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则沈,不致漂于两岸。
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
小沟小河,断不可投。
(三)复如岑法师代友人问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